第四百零三章 祸起萧墙(1 / 1)
北桑国主共有六个皇子,其中大皇子性情中庸懦弱,四皇子幼时不知是意外还是遭人暗算伤了条腿,六皇子骄奢**逸不得人心,这几人自然是一早就被排除了能够问鼎那个继承人位置的资格。
剩下较为出色的皇子之中,除了哈顿外,便当属三、五皇子。
先前由于哈顿的设计,三五皇子一并被国主下了狱。
许是在他重掌兵权领兵出征之后,北桑国主忽然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一切或许是最终渔翁得利的哈顿的阴谋。
因此,在哈顿出兵不久之后,三五皇子便都都被从原本戒备森严的大狱之中被提了出来,集中软禁在了一处。
这几乎已经释放出了对于哈顿而言十分危险的信号,也表明了北桑国主对他的忌惮和不信任了。
只可惜,皇城中的消息被人拦下来了。
哈顿直至兵败那日,都还没有得知这个消息。
之后,哈顿除了前两次攻其不备取得了胜利却也并未攻下临照之外,后面久攻不下,也让北桑国主再次对他生出了怀疑。
加之皇城之中忽然开始传播了一些流言,声称哈顿此次带兵回来便将会成为北桑储君的不二人选。
更使得北桑国主雷霆震怒,认为哈顿是有意贻误军情打了败仗而想要对自己示威,皇城之中的这些流言更是他散布出来,为了给自己造势的。
在这样的愤怒之下,北桑国主对于哈顿的不满日趋强烈,于是开始下诏书命哈顿返回北桑。
然而,这封诏书却被人暗中扣了下来。
诏书一去杳无音信,哈顿却仍旧滞留边境持续攻城,无疑更点燃了北桑国土是怒火。
尤其令这位君王暴怒以至险些晕厥过去的是,第二封诏书发出的当夜,三皇子和五皇子被幽禁的别院发生了一场火灾。
两位皇子安详地在大火中丧生。
看上去像是一场意外,可两位皇子过于安详的遗容却引起了仵作的怀疑。
仵作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从两位皇子的腹中验出了安眠之物。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精心预谋的谋杀。
而能有这样的动机和手段的,除了哈顿没有第二个人。
哈顿所率的北桑军在被陆晏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之后,很快便收到了一同而至的三封诏书。
三封诏书之所以会一起来到哈顿手中,据说是因为战事导致驿站关闭,其中一封诏书的传令官途中发了急病去世,这诏书险些流失,后才被追回送来。
哈顿不明白,自己的父上为何会突然对他如此疾言厉色,直到听闻了三五两位皇子的死讯。
瓜田李下的嫌疑令他十分惊惶,却到底没有想得太过于严重。
事情毕竟不是他做的,他相信清者自清,父上定然会查明原委,给他一个公道的。
可来传诏的人,却不这么认为。
“殿下,您或许不记得小的了,可小的永远感念于您的恩德,五年前您率军经过沙勿时,您手下的士兵曾救助过小的一家老小,小的从那时便发誓,此生若有机会定然会为您效力,死而后已。所以今日有些话即便殿下您会恼怒甚至是要了小的的命,小的也一定要说。”
哈顿回忆了一下,五年前的事已经太过久远,想不起来了。
他自己是肯定不会做这种事的,若是他手下的士兵,也说不定会有哪个二愣子去做了这么一件在他看来愚蠢可笑的好事。
如今这好事的后果竟然给到了他,也不知他是不是该暗叹一声幸运。
当听完传诏的人说的话后,哈顿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才真正开始庆幸并由衷感谢起当年那个做好事的不知名士兵起来。
这个传诏的小兵,将皇城之中发生的一切都如实告知了哈顿,包括两位皇子的死,包括城中的传言,包括国主的雷霆震怒。
以及皇城之中处处流传着的“哈顿王子挟兵自重令君王”的流言。
哈顿听到这里,便知道坏了。
以他那位父上多疑暴虐的性子,如今的他,只怕在父上那里,早已经是个死人了。
早前的功高盖主,如今的不遵父命,再加上手足相阋残杀兄弟,以及发兵不还意图不轨...
无论随便拎出哪一条,父上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哈顿心中的惊惶逐渐演变成了恐惧。
“你说,我的王府也被人看管起来了?”
传诏者不敢一口承认下来,只犹豫着嗫嚅道:“这个,小的实在是不知。小的只知道,您王府的门前的确是多出了好多身份不明的人,那些人看似普通商客,但却个个都是有深厚的内功底子的,小人眼拙,实在是看不出他们那些人的身份来...”
哪里还用他猜,哈顿自己早已猜出了这些人的身份。
除了自己那位高高在上的父上,还有谁敢,又有谁能安置这么多的高手在自己的王府之外呢?
难怪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过王妃的来信了。
尽管哈顿对陆曼并无太深的感情,这个时候也知道她和自己必定是荣辱一体的。
父上这么做,究竟是想干什么?
打算等自己一入皇城,便将自己控制起来,和他的王妃以及王府中人一道悉数下狱,或是问斩?
“不会的,我要去向父上解释清楚,三皇弟和五皇弟的死,和我没有关系!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拥兵自重!”
那传诏的小兵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语气却仍旧是十分急切。
“殿下请三思!如今君上对殿下疑虑甚重,只怕不是殿下您一句话便能解释清楚的,若是君上肯给殿下您解释的机会,又当如何?”
哈顿不信。
他不相信自己的父上真会对他这般无情狠心。
怎么说,他也是那个从小在父上腿上长大的孩子,正是父上的恩宠使得他成长为了如今的汉子,父上在众兄弟之间一向是最疼他的。
虎毒还不食子呢,三弟五弟是他的孩子,他也是,父上怎么会为了他们,而杀了他?
然而,在随后的日子里,哈顿的不肯置信终究还是变成了不得不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