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见面(1 / 1)

加入书签

李嬷嬷被她安置在外面的宅子里,考虑到李嬷嬷膝下无子女,肖暄本想找两个丫鬟伺候它,没想到李嬷嬷却说:“我当了一辈子的奴才,没那么娇气。”

见她态度强硬,肖暄便由着她了。这些日子回扬州她就是想多待些时日再走,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她就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公子...门外来了一个从长安来的人,说是镇国公世子......”

扬州这边的丫鬟小厮大部分都是新买的,看到昨天那一幕之后,府里的所有人都对肖暄有心理阴影了。

“沈斯年?”

瞳孔骤然一缩,肖暄第一反应就是沈斯年发现了他的身份!

但是想到自己好像又没暴露什么,她还是冷静下来对丫鬟说道:“让他直接来我这吧。”

没过多久,丫鬟就领着沈斯年进来了。

“好久不见。”

耐下性子,肖暄率先站起身跟他打招呼。

三年前两人不欢而散,连最后一面都是不愉快的。

沈斯年也不生疏,直接在一旁坐下,笑着道:“三年,是挺久的。”

“听说你在雁门关已经封了军衔,还未来得及恭喜你。”

把玩着桌上空荡荡的茶杯,沈斯年轻笑一声:“我这算什么,云中那边才是真的出了一匹黑马,叫做邵云,你认识她吗?”

肖暄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如果点头,她能猜到对方势必要问她说是如何认识邵云的的,但是若说不认识,水云间的玉佩也无法解释。

“几年前的事还未与你说声抱歉呢,如今你这主动来找我,我心里还挺过意不去的。”

再傻的人都听得出来,肖暄转移话题太过僵硬。

她的本意也是希望沈斯年能意识到,不再过问。

没想到他却故意装傻。

“没事,我见那邵云拿出水云间腰牌......莫不是你与他私定终生了?”

眼里划过一丝不易擦觉的笑意,沈斯年脸上还是带着疑惑的表情。

肖暄面色一变:“不该说的话还请沈世子慎言!”

见她已经沉不住气。沈斯年在心里叹息一声,主动道了个歉,并说道:“毕竟认识了这么久,好歹也赏脸一起吃个饭吧?”

听到沈斯年终于开了窍,这点要求肖暄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约好了明日一起吃午饭。

沈斯年走后,肖暄闲着没事,就打算去书房走走。

她的东西还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只是看到最下方那本露出一个角微微泛黄的本子,肖暄心里微微一颤,弯下腰把它抽出。

印入眼帘的是两个字“《礼记》”

字迹苍劲有力,是当初吕书亦亲手写上去的。

三年前的那件事终究不可能当做没发生,三十万大军不是儿戏。

就如司宸所说,皇上找了一个替罪羔羊,那个人就是吕书亦。

他把一切的罪责全都推到对方身上,声称他好胜心强,把吕书伦迷晕了,仗着自己是他的双胞胎弟弟,便伪装成他的样子去往云中。

最后的结果便是严惩他,砍头之罪。

原本是诛九族,但是吕书亦家中除了一个吕书伦就无亲属了,父母双亡。

这事还是她回了扬州不久后才得知的,那时吕书亦已经被斩首示众了。

第二天一早,肖暄去跟蒋老太太请安的时候,又被她留下仔细的询问一番。

肖暄回答得滴水不漏,这些年蒋老太太虽然对她不算极好,但却跟上辈子有很大的差别。

仔细想想,肖暄觉得上一世的蒋老太太心里应该还是爱她的,只是不善于表达也拉不下脸吧。

巳时的时候,沈斯年就主动上门来找肖暄。

“扬州我可不熟悉,你若是有什么想吃的便跟我说,我们一同去。”

虽然搬迁来扬州三年,但说句实话,肖暄对这里也不算熟悉。

想起早晨无意间听到丫鬟们讨论的一家饭馆,名字似乎叫做落雪阁,这么不一般的名字,应当不会差到哪去。

想了想,肖暄面色淡然的开口道:“去落雪阁吧。”

沈斯年面色古怪一阵,也就随着她。

于是两人一起站在一家装饰一般的饭馆门口。

虽然说这家饭店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在扬州这种富庶之地,真的只有平民百姓才会来这里吃饭。

沈斯年转过头一言难尽的看着肖暄,仿佛在询问肖府如今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

干咳两声,肖暄自然而然的走进去,边走边说:“这家店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菜做的却是很好的。”

进到里面之后,肖暄脸色更尴尬了,因为里面比外面还破,唯一能说的上好的估计就是干净吧。

要了一间雅间,随便点了几个扬州的特色菜,两人就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不知这三年你在扬州过得如何?以你的本事让你屈从在这里,实在有些屈才。”

沈斯年说得认真,不然的话肖暄真的怀疑他在讽刺自己。

“在云中也是过,扬州也是过,我汉国儿郎数都数不清,差我一个不多不少,只是...三年前我跟你说的那件事其实是真的,我父亲就是死于丹药之下。”

肖暄的口无遮拦让沈斯年微微皱眉。

会这么说,肖暄自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还是想把沈斯年拉到自己的阵型。

镇国公府如今已经日渐起来了,沈斯年这一世没有像上一世那样风光,早早就被封平南将军。

但是她知道眼前这个人的实力绝对不止于此。

想到她话中的意思,沈斯年才沉声道:“至从你那时与我说了那件事后,我就让我爹和我爷爷停了那丹药了,只是那丹药似乎有瘾,不过一段时间没服用,他们就会四肢发软,牙齿发痒。”

肖暄点点头:“当初我父亲也存有一颗在书房,我让人提炼了一些丹药的成分,里面竟有毒。”

听到最后那个字,沈斯年眸光微眯,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他终究没跟肖暄说,而是岔开话题道:“北燕如今已经按耐不住了,我猜想两月之内必会有一场恶战。”

虽然一直在云中,雁门关的消息肖暄也有在关注。

犹豫了一下,肖暄想起上一世沈斯年拿下北燕时也是十分坎坷,若是能让他提前知道一些消息.......

罢了,就当赔罪吧。

“北燕的兵马如今想与我们抗争,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若是到时候要防,你们倒是可以防防河道,据我所知,药王谷的谷主已经被请去北燕皇室了。”

沈斯年若有所思的瞥了眼肖暄,手指不紧不慢的在桌角处敲了敲。

“我知道了。”

等两人分别了以后,肖暄回了肖府,蒋老太太主动找上她,说要商讨肖玉婷婚嫁之事。

“暄哥儿,你是府里的嫡长子,如今我也只能找你商量此事。”蒋老太太叹了一口气,那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让肖暄有些不忍直视。

发鬓上的白丝,只有一支简单的步摇固定,和三年前她刚从天灯寺回来的样子大相庭径。

“婷姐儿如今年纪不小了,是时候为她寻一门亲事。”

当初在长安时,蒋老太太心里还希望肖玉婷去嫁高门,没想到不过短短几个月过去,肖府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出了这么大的变动,三年前不是没有人给她们下绊子,只不过后来不知道肖暄用什么方法解决了。

就像昨日那般,那些黑衣人她也一头雾水。

“这件事我会着手去办的,祖母不必担心,只是...我怕二妹妹......”

虽然肖暄话没说完,但是蒋老太太也知道她指的是什么。

“她那边我会跟她好好说说的。”

第二日一早,肖暄就象征性的去肖玉婷的院子里询问她的意思。

“你可有心上人?”

肖玉婷摇摇头,淡然的说道:“你看着选吧。”

两人头一次这么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交谈,肖玉婷心里还是有一些不适应。

这些年肖玉婷对肖暄并不是没有恨意,只是这么久不见,心中的恨意也逐渐变淡了。

临走前,肖玉婷还是扯住肖暄的袖子,眼神有些不敢直视她:“其实当年把你丢在竹林的人是我,不是肖茂。”

说完这句话,肖玉婷心里才如释重负,只是目光仍然小心翼翼的看着肖暄。

肖暄轻笑一声,摸了摸她的头顶:“我知道。”

直达肖暄走后,肖玉婷整个人都还愣在原地,许久,她的脸上洋溢起一丝笑容。

头上仿佛还残留着肖暄手心的温度,肖玉婷不禁感叹,若是她是肖暄,真的会有如此胸襟吗?

这三年肖家人搬到扬州以后,云姨娘就彻底自由了。

被洛清光明正大的养成外室,除了肖奕以外,肖玉婷和肖茂她都没有再联系过。

肖奕在岁试取得榜首的成绩,皇上给了他一个四品的官职。

虽然是四品,听起来很风光,但是只有肖奕知道,这个官职没有任何实权。

不过三天的时间,肖暄就找出了五十名青年才俊。

肖玉婷不过随便看了一眼,就选了一个名叫陈熠的男子。

那男子没什么出挑之处,家境殷实,只有一个父亲,母亲病逝。

定下了以后,自然要抓紧筹备婚礼,对了八字以后,媒婆定在年尾十二初五。

“我明日就要走了,家里若是出什么事,您便让人拿着玉佩去玉阁,他们会帮您的。”

玉阁,顾名思义是卖一些玉石的地方,也是水云间的暗桩。

手中拿着肖暄递过来的玉佩,蒋老太太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平安回来。”

肖暄伸手在蒋老太太的手背上轻轻握了握,笑着道:“定会平安回来的。”

第二日一早肖暄就返回长安了,那三百人被他留在了扬州以备不时之需。

扬州到长安也要一日的时间,马不停蹄的赶到长安以后,见到田强他们都完好无损,肖暄才算真正放下心来。

“下午就要回云中了,我还以为你赶不回来呢。”

一见到她,田强见肖暄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不禁笑道。

伸手从胸襟拿出五百两的银票递给肖暄:“这是剩下的。”

肖暄爽快接过:“这几日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只是弟兄们不习惯待在这,都嫌无聊,还不如回云中练习场锻炼。”

这倒是事实,因为田强自己也闲的慌。

收拾好行装,本来打算下午就走,没想到沈斯年预测的消息来的这么快。

皇上下了道圣旨,把她升为中领军,并声称她有勇有谋,让她前去协助雁门关与北燕的战事。

既然是圣旨,那就没给她拒绝的机会。

肖暄知道刘帝是在考验她,若是此次她能立下大功,皇上定会提携重用她。

想起三年前梦中的那一幕,肖暄并没办法忠于这个自私的君王。

所以,她想换个人来当,又不让天下大乱,唯一的人选就是太子。

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她为父亲报仇的路上就能更近一步。

接旨以后,周围的人看向肖暄的目光都带着羡慕。

“你要辉煌腾达了可别忘记弟兄们!”

田强笑着说道,伸出去拍拍肖暄的肩膀。

皇上给的机会也伴随着危险,战争之中,若是肖暄不幸死了,那这些身外之物也都会烟消云散。

“放心吧。”

肖暄还是随着他们一起走,云中离雁门关不远,她在中途就与他们分别,一人独行。

到雁门关之后,肖暄拿出自己的腰牌给门卫,认清她的身份,守门的士兵连忙打开大门让她进去,目光充满敬畏。

肖暄没来过雁门关,对这里也不甚了解,便让那个给她开门的士兵带路。

“带我去沈斯年的营帐吧。”

一听这个名字,士兵目光更炽热了一些,一路把肖暄带到最里面的那个帐篷处,恭敬的说道:“这里就是。”

听到帐篷外的动静,沈斯年掀开帐帘,就看到肖暄那张黑漆漆的脸。

强忍着笑意,沈斯年偏过头对那士兵说道:“多谢了。”

肖暄跟着沈斯年一起进了营帐,帐篷里的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

“邵将军,不知有何指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