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1 / 1)
海萍给澳大利亚的哥哥潘天浩发了邮件。
一个星期以后,天浩电话过来说,可以的,自己家周围还刚好有三所高中招国际学生,有住校的,住homestay的,朵儿当然不用住校或homestay,就住我们家里好了,条件不是太好,在客厅里可以搭一张小床。
海萍捧着那只电话,她听见哥哥的小孩在家里嬉闹的声音,她好像看见了远方那个自己未曾到过的客厅,凌乱,原木色,阳光从窗户透进来,所以很温馨。
海萍这边的好消息,像一阵突然而至的风,吹得方园心里各种念头同时翻飞。他想,我们终于也有一条路了。他想,这条路是靠海萍找来的。他想,海萍这个哥哥不容易,我们经过这一遭后更知道什么叫作不容易,所以我们钱一分都不能少给他。他想,爸妈知道这事后一定也会松口气。
他这么想着,就打电话给爸妈。两个老人又惊又喜,东头不亮西头亮,想不到澳大利亚居然跑出了一条路。
他们对从未谋面的潘天浩感激无比。他们在自家的屋子里长吁短叹。谁都知道他们在想着什么。
隔了两天,方园带着女儿朵儿去了爸妈家。
方园进了门才想起来,事先没和老人打招呼别当着朵儿的面谈留学的事。
这是因为事还没办成,海萍方园现在还想让朵儿一门心思冲刺中考,这样日后才能做两手准备。方园趁爸爸去餐柜给朵儿拿饼干,就对妈妈说了这个心思。
妈妈说,对的,不说。
方园妈妈拿出一只秤给朵儿称体重,方园爸爸就去门后拿出一根竹竿想给孙女量身高。
那竹竿上没有数字,只有朵儿每次来这里测量身高时留下的刻痕,一杠杠往上去,从两三岁到现在的14岁了。
方园爸爸举着竹竿走过来,竹竿的一头在沙发脚上别了一下,就听到“砰”一声,老人摔到地上了。
大家赶紧去扶他起来,方园爸爸说,没事没事。
老人站起来后,又弯腰捡起竹竿,坚持要给朵儿量身高。朵儿知道这是每次到这里来的规定节目,从两三岁就开始了。
方园爸爸给孙女量好,用手指甲在竹竿上按了个标记,然后举着它到阳台上,对着光亮的地方,想用铅笔刀把这次的杠子刻上去。
这一边,朵儿和奶奶一边看电视一边在聊天。过了好一会儿了,方园发现爸爸怎么还在阳台上,他就侧转身向阳台上看了一眼,他看见爸爸手里还拿着那根竹竿,在左看右看,好像看糊涂了。
从这边看他的背影,方园感觉他真的很老了,他的动作迟疑着,好像快忘记自己正在干什么了,那根竹竿在阳台上摇晃着,那上面全是朵儿一点点往上生长的标记。
正午的冬阳把阳台外的冬青树映得碧绿,这使得穿着深色棉衣的爸爸被衬在一层(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bq998.cc。m.bq998.c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