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羊毛衫(1 / 1)
h2>
桔虽然见这些人都干劲十足,还是笑着摇头说:“这可不成。..以后,你们还要洗羊毛,用的水更多。你们自己可挑不过来。肯定得另外找一个人欣赏挑水。”郑婶却不愿意放弃赚钱的机会,说:“小姐,你另雇一个人也是四十的工钱。我们总共六个人,每天加起来也是十。小姐尽管把挑水的事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有足够的水,也保证不会耽误洗羊毛。”
桔顿了一下,看了看郑婶。郑婶眼睛里全都是渴望,桔终于不忍心拒绝。她对郑婶说:“那就试试看。我给你们天时间。如果这天里,你们能保证洗羊毛的质量,还能保证有足够的水用。这个洗羊毛的作坊,以后打水的事儿就都交给你。”羊毛要清洗干净,主要还是要除油脂。
桔决定用酸洗羊毛的办法。等羊毛在水里泡一天之后,桔就让郑婶她们烧了几壶水,兑成了大盆的温水。在水里放上皂角,揉出泡沫。酸洗羊毛,是需要水为弱酸性的。桔想了一想,她能想到的酸性溶液只有醋了。为了洗了来的羊毛足够白,只能放白醋了。
因为白醋是用酒精发酵的市面上并没有卖。桔为了给珍味馆配菜,也曾经做了一些。现在正好合用。桔做的木盆很大,木盆里只要放少许白醋就行。郑婶几个人直接在盆里踩踏清洗,又换了遍水之后,就可以晾晒了。
晾晒干了的羊毛白白净净,手感及观感都很令桔满意。接下来,桔又找了个十四岁的女孩。让她们细心的摘取残留在羊毛上的碎渣。最后,就是梳羊毛,纺毛线了。桔特意在林木匠那里做了一些扁平的刷,用来将毛的纤维拉松,越松越好,蓬松到最大程。这样,就可以拉出很长的纤维,而不断。
桔又让林木匠做了六架纺车,把羊毛纺成线。因为桔要用的是粗毛线,还要把纺出来的线合股。好在桔家的老房,在宁广应来的时候,重新修建过。院也扩建了。等到毛羊纺出来的时候,桔的羊毛工坊已经扩大到了十五六个人了。桔先用纺出来的羊毛线给自己织了一条围巾。
因为羊毛没有染色,纺出来的羊毛线都是雪白的。当桔围着雪白的羊毛围巾,来到灾民的营地时,立刻引起了轰动。灾民们都知道,桔在折腾那些羊毛。可是没有人想到,桔能做出如此温暖、柔软而又漂亮的围巾。只是桔还不是很满意,毕竟白色的围巾单调而又不耐脏。
桔以前养松狮犬的时候,也曾经用掉落的狗毛,织过围巾。当时,她为了不浪费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狗毛,查了不少资料。还把狗毛染成亮紫色。但是桔并不熟悉这个世界的染料。最后,桔还是买了一些棉线的染料,把大部分羊毛都染了色。正好灾民们有一个孙的小伙,叫孙良的,以前在染布工坊里当过徒。他听说桔打算染毛线之后,就毛遂自荐了。
桔听孙良讲了一下染布的过程,立刻决定把染毛线的活儿,交给他。并且给了他一天五十的高工资。这古代手工染色,桔就不会了。她只知道对蛋白质基的纤维,最好是用酸性染料定染,用醋或者其它酸性物质来固定纤维上的色彩。一开始,孙良还不相信,桔一个小姑娘,能指导他染色技术。
但是桔是东家小姐,他没有办法反对桔的做法,只能忐忑不安地在染料里,加上醋。当第一批毛线染出来的时候,鲜艳的色彩,和基本不褪色的毛线,立刻让他对桔奉为神人。他立刻就要拜桔为师了。桔只会这么一点小巧门,哪能收他当徒弟,坚决地拒绝了他。
孙良见桔态坚决,虽然非常失望,但还是再表示,他决不会把东家染色的秘密说出去。等羊毛线准备好了之后,桔就把闲着的女人们召集起来,让他们跟自己织毛衣。这是桔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手工活了。织毛衣的竹针,只要用山上的竹自己打磨出来就行,不需要任何成本。
一开始,桔教了灾民们基本的针法之后,就让她们先织围巾。她自己就当着灾民们的面织了一件毛衣。桔选的是淡绿色的毛线,胸口用白色的线织出了一个小羊的图案。小羊的原型就是喜羊羊。漂亮而又暖和的毛衣,在灾民们手中传看。桔宣布,以后,所有的灾民都可以,从她家里领毛线加工,一件毛衣的加工费是二十。
灾民们立刻报名,要求领毛线加工。桔让郑婶帮忙登记报名的人数,并且定下制。领毛线的时候不需要压金,但是要称重。一斤毛线领过去加工,要求至少要还九两的成织物。毛线主要是织毛衣,但是也收一些小件的织,比如围巾、手套、帽之类的。只是这些小织,必须跟毛衣一起收。也就是至少一件毛衣,才能带一个小织。
这个加工毛线,外包毛衣的作坊,桔已经算计了好几天了,制定得也比较完善。桔和郑婶与孙良都签了二十年的长契,就把这个活计交给他们负责。桔则开始在县里找铺。这些毛线制,在大楚朝也算是头一份的。桔不打算贱卖了,所以她的铺要开在县里。
桔跑了两天,终于找到一家小铺。这个铺的门面虽然不大,位置却很好。离县衙只有二条街,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而且,铺后面是两层的,楼上可以住人。桔问了一下,租金一年要五十两银。桔撮着牙花付了租金,签了契书。铺原来是做杂货生意的,前面的柜台还可以用。
桔打算回沿山村,让林木匠再做几个展示柜,就要以开张了。这个铺桔不打算亲自经营,她想招个掌柜的。而且铺里在的营业员,她打算用女孩。听说能去县里住,而且能拿九一个月的工钱,灾民们的女孩们都争相报名。要知道,九的长工工钱,算是非常高的了。
最后桔选了两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一个叫月娘,另一个叫桂花的,做营业员。不是桔要用童工,实在是女孩再大了,就不方便抛头露面了。两个小姑娘是要住到县里的,桔又找月娘的嫂,一起过去。月娘的嫂今天二十岁出头,丈夫叫雨郎,大家随她夫家名字,叫她雨郎嫂。
桔让她夫妻平时陪着两个小姑娘住在铺里,算是照顾她们。雨郎嫂手巧,以后桔打算开展服装定制,她打算
算让雨朗嫂当大师傅。雨郎长得人高马大的,算是铺里的保镖兼搬运工。
铺里的其他人都好办,只是这掌柜的却不好找,灾民中虽然也有曾经做过生意的,桔却不愿意把生意全都交给灾民。毕竟,这些人和她才认识了一人多月。最后,还是穆佑轩知道了桔要在县里开铺,给她介绍了一个四十多岁的掌柜的。
这个掌柜的叫张志华。原来也是在县里替东家管着一家铺。原本他还以为,他会一直替东家看管铺,直到自己干不动为止。谁知道老东家过逝后,少东家就染上赌博的恶习,家业败落,铺也卖了。新东家自有自己的心腹,他见新东家处处防着他,也就辞了工出来。
他跟着老东家,也是从小伙计十多年干上来的,做生意的本事是有几分。但是离开了老东家,新的工作却不好找。做老了生意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心腹,不会随便招一个新人做掌柜的。就是做二掌柜或者掌柜,也不会用外人。新出头做生意的人,倒是愿意招揽张志华,但他却不愿意轻易选一个人。
那些招他的人,生意不大不说。大部份人都是不懂行的。这样的人,生意很难做大。到时候,他有可能搭进去自己的人脉、信誉不说,还落埋怨。这些年,他虽然在县上,却一直和宋行远有些来往。当宋行远听穆佑轩说,桔想在县里找一个掌柜的时候,他立刻想到了张志华。
张志华以前听宋行远说过桔。他对宋行远嘴里,这个很有传奇性的小姑娘很好奇。听说,桔要在县里开新铺,他立刻答应和桔谈谈。桔对能有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掌柜的也很期待。在宋行远跟她说起来的第二天,就把羊毛制,各带了一份,来到张志华家里。
张志华没想到桔来得这么快,他把桔让进屋里,还特意往屋外看了看。他见果然是桔一个小姑娘自己来的,对宋行远的话又有几分想住了。张志华知道,桔有可能是他未来的东家。所以他一点都没有因为桔的年纪小,而怠慢她。两人分宾主坐下,寒暄了几句之后,桔就把铺里以后,要销售的产拿了出来。r1152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