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破釜沉岛(1 / 1)
索静苓怀孕后,一直没下地。
天不错,她在廊檐弹琴。
白倩楠搬几盆茶花上来,冬天花也不少,但茶花好,开的时间也长。
这琴好听,白倩楠就像在洞天福地干活,干完还不累,吃嘛嘛香。
院子人多,多了两个干活的,显得更有人气。
索静苓弹《南风歌》。
《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
《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应该不是舜作的,但历史也很早。
索静苓弹且歌,指望天下治就算了,现在人难治的很。
梓彤觉得还是蛮舒服,夸张、也是有一定基础。
姜品坐在一边,有点懵。
师父的技能太多,他两只手数不过来。他还是拿小木鱼敲吧,这一个技能也不错。以后或许弄大师兄那木鱼棒,或者木鱼法器。
一群人到桂馥院。
索静苓姿势也没变,她怀孕,这坐着不嫌难受。
《南风》唱完,改《龟山操》。
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这些都不属于道家,《列子御风》更舒服。
有大风在丹馨院不停的刮。
风太大适合御风吗?
不过这风并不伤人,更像是撩人。落叶是吹尽,而金桂、松树,依旧是绿的。
桂馥院后边、以及外边,很多松树,好像比别处长得好。
一群仙鹤飞来,又往别处飞去,大风刮着,不知道什么秘语。
索静苓看风,风伤人、不在大小,小风有时候更伤人。
就像有些话,看似好话,才伤人。
索静苓是不听好话,可以听坏话,最终都被风吹去。
网上,大家都在关注崔观。
崔观完全处在黎家的控制,再出来就不是原来的崔观了。
网上,突然爆出直播。
一群下流无耻的,压根不是人。
崔观像是屈服了,转眼,引爆了萌黎岛。
网上一片空白。
崔观死了,无数的粉丝不能接受!
比起黎少芬,崔观火了多少年!崔观从吉他到古琴,崔观有太多的铁杆粉!
虽然玉石俱焚,一百个人渣也比不上一个崔观!还我崔观!
一些粉丝疯狂!被那泯灭人性刺激的!
世上最不怕民愤,世上最可怕民愤,有时候说说而已,突然会变成行动。
三春市也骚动。一群人杀到淯阳市,几乎失控。
索静苓在家,不看不听不问。
以前再大的事都有,谁作的谁承担。
她坐在堂屋,继续看古董。
作为酒礼器的觚,大口、细腰、长身、阔底,多为铜制,盛行于殷商。
凡觞,一升曰爵,二升曰觚。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觚作为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和陪葬,爵、觚的数量按一定比例配套出现。
直到北宋,由于文人盛行金石考古,三代古铜器开始成为重要的收藏品和研究对象。
觚因其造型纤美典雅,深得宋代文人的喜爱,除收藏研究之用,也将其用作案头把玩的雅物,尤喜用作插花器物。宋文人插花讲究意境,喜插梅、水仙、兰、葵、荷、栀子等花。
《洞天清录》:“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
喝酒的觚变成了花瓶。
梅瓶大概是一样。
宋代以后,瓷觚开始大量出现。在明清,各种形制、纹饰的瓷觚厚积薄发,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明清时觚被更广泛地用于陈设器,开始较多地用于日常生活场景中。觚因其谐音“孤”而有孤芳自赏、孤家寡人之意,带有清高色彩,觚来插花陈设,显示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此时觚被更广泛地称作“花觚”、“美人觚”。
有人把美人觚和美女耸肩瓶拉到一块等于梅瓶。
觚从喝酒变成插花够可以了,还要从敞口变成樱桃小口的梅瓶?
索静苓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