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宁亲王(1 / 1)
第二天一早,萧祈为了给自己的夫人撑腰,早早的就起了床,特地对自己的形象进行了一番整理,
整个人看上去格外精神,逢宁从床上爬起来时,他已经换好衣服整装待发了。
逢宁自然也要换衣服,不过,她作为大将军安平王时的朝服已经早就被收回去了,她能穿的,就只有世子妃的制式工装。
萍儿帮助她把复杂的衣服穿上,刚穿好中衣,外面就来了人,
李忠义带着人过来了,还拿着好几个托盘,托盘上,放的是衣物。
“世子妃,陛下说了,请您同武威大将军一起上朝,这是您的朝服。”
随着李忠义的话音落下,他手中的拂尘一甩,将托盘里的衣物拎起,抖开。
石青色的朝服,衣服上绣着四团五爪龙,分别在前后和两肩。
看上去格外的栩栩如生,衣服一看便是新的,亲王朝服,这是她为安平王时的朝服,但因为她从不上朝,所以一次都没穿过。
逢宁看过,点点头,“谢谢小李公公了,我一定穿上这一身去上朝。”
李忠义弯着腰,“世子妃不必对奴才言谢,这都是奴才应该做的事,你这样可是折煞奴才了。”
逢宁微微一笑,也不跟他客气,“那小李公公替我谢谢陛下。”
“奴才遵命,奴才这就回宫复命去。”
“去吧。”
李忠义带着人走了,所有的托盘都留了下来。
虽然是男子制式的朝服,但是是按照逢宁的尺寸来做的,非常合身。
男子的衣服,果然和女子的衣服不一样,穿起来没有那么复杂。
衣服穿完,看着托盘上的银冠,逢宁毫不犹豫地就自己动手,将头发尽数束起,将银冠戴上。
转头望向站在她身后不远处的男人,“怎么样,是不是格外英俊?”
她挑着眉,等待着萧祈的回答。
萧祈见她如此自恋,轻笑一声,在她在意的目光之中,点了点头,
“英俊非凡。”
男装的她,总是格外的英气逼人,加上她常年在战场上的经历,眉眼间就散发着淡淡的凌厉和冷然,女装时将她的轮廓都柔软了,不怎么表现得出来。
男装时,举手投足间,就尽情显现了。
起身又将衣服理了理,“走吧,用早膳去。”
吃饱饱了再去上朝。
——
皇极殿,逢宁和萧祈一同进去,同行的还有新任丞相时昀之自己刑部尚书靳宏慧。
大殿里原本还在小声交谈的大臣们,纷纷愣住,停下了交谈,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逢宁和萧祈并排,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一直走到武官的最前列,站定。
武官在帝京的,大多数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将,还有些自做官以来就在帝京没出去过的,
统领护城军,御林军的,有很多。
而他们这些人,大多数都和萧祈交好,同当时的逢宁关系也还算不错。
他们夫妻二人过去,站在最前列,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的。
文官那里就不一样了,碎碎念念的人不在少数。
有的胆大点的还对他们指手画脚的。
时昀之站在文官最前列,他也才新官上任,火都还没来得及烧起来。
对于为什么逢宁会来上朝,并且穿着亲王朝服,他目前还不知情,微微转身和同样新上任的,且是同一任殿试出来的靳宏慧对视了一眼。
两人眼中皆划过一丝不为人知的晦暗。
定然是有事情发生。
秦昖和萧祈之间隔了好几个人,他跟他说不上话,只能在后面看着。
陆陆续续的人都来齐了,大殿内也安静了下来。
没多大一会,被簇拥着的姜济瀛缓缓而来。
第一眼,就看到了穿着亲王朝服现在最前列的逢宁。
朝她露出来一个和蔼的笑容。
在龙椅上坐下。
很快,就进入了正常的流程。
姜济瀛也不多说废话,在没有大臣要继续说话后,直接说了玉城的情况。
“昨日晚上,边关八百里加急的急件,送到了朕的桌案上,玉城有了大规模的疫症发生,连带着玉城城外驻扎的军队将士,也有了同样的情况,朕要派个人医者去抗疫,众卿有什么看法呢?”
一直等着姜济瀛开口说话的时昀之,在听到后心中了然。
身后的一众大臣们都议论纷纷,好一会,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说意见。
时昀之抱紧了手中的笏板,出列,
“陛下,臣有一人选。”
“哦?时爱卿说说看。”
“臣自幼便和镇南王世子妃逢宁认识,知晓她有一身医术,若能派她前去抗疫,玉城定有生机!”
“陛下,臣认为,丞相说得在理,世子妃确实医术高明,神医再世!臣的祖母在经过世子妃的救治之后,头痛症减轻了不少,已经能自如地吃饭了,可见世子妃医术高明。”
靳宏慧的祖母被逢宁医治,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他是绝对的信任逢宁的医术的。
萧祈忽地出列,没错过逢宁眼中的惊讶,
“陛下,臣对几位大人所言十分赞同,我夫人的医术绝对可以!”
而作为季修然的父亲英国公,和善堂是他自家的产业,又怎么不知道逢大夫的本事,
想了想,想不到其他什么医术高明的人,他也站出来了,
“陛下,臣附议!”
秦昖,“臣附议。”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太傅顾清书也跟着站了出来,“陛下,臣也觉得,世子妃是最合适的人选。”
几个文官的大头一起头,
觉得思来想去想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的小官员们,尤其是家里有人被逢宁医治过的,都纷纷开口附和。
武官也同样是如此,武官中,不乏当初安平军内逢宁手下的将军,他们自然是有幸见识过逢宁的本事,如此,自然是支持的。
不消片刻,整个大殿里的赞同声,已经非常一致了。
姜济瀛摸了摸胡子,对这个结果颇为满意。
挥挥手,示意一旁李德功念圣旨。
李德功弯腰,将一早捧在手里的圣旨拿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之爱女逢宁,忠肝义胆,英勇无畏,特封为宁亲王,为太医院太医令,携百名医官,明日启程前往玉城,抗疫,钦此!”
圣旨唱报结束,大殿内有人声响起,
“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昀之的声音响起来得很是突兀,与他一起的是几位最先开口的,都是一脸的真诚。
而似乎还未反应过来的大臣们,过了几秒才像被掐了嗓子一般,纷纷高唱皇帝圣明。
而作为主人公,逢宁自然要上前接旨,
跪在大殿中央的台阶下,逢宁双手举过头顶,接了李德功递过来的圣旨,“臣,谢陛下隆恩,定不辱使命,保护玉城。”
姜济瀛是不舍得她的,但真的没有更加适合的人,也只能让她过去。
索性,她也不是一个人去玉城,有人跟她一起去。
心情很是微妙的帝王,在众目睽睽下忽的起身,竟下了台阶,亲手将逢宁扶了起来。
“宁儿,好好的回来,爹到时候给你接风洗尘,安平王府爹今日就派人开始修缮,在宫里,爹之前给你住的宫殿也给你留着,等你回来之后,你想住哪里就住哪里,都随你。”
逢宁微笑,给姜济瀛一个安定的眼神,“爹,你别想多,在帝京等我回来就可以了,你女儿嘛,当初在战场上都能逢凶化吉的,这一次也是。”
她笑着朝他眨眨眼,带着女儿家的灵动和活泼,有些调皮。
姜济瀛看得无奈,抬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
很是无奈,“今日去你娘亲宫里用午膳吧,你和你娘亲多说说话,我到时候也过去。”
“好。”
百官眼睁睁看着姜济瀛站在那里和逢宁说话,想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若不是逢宁真的有这本是,姜济瀛也不会坚定着一定要她过去,还给她封王。
那可是亲王啊!
比安平王的地位还要高啊!
逢宁拿了圣旨回到位置上站着,萧祈朝她看过来,对着她眨眼,她笑着,也同样朝他眨眨眼,两人这默契的小模样,看得人眼热。
没过多久,就退了朝。
逢宁同领了命令的李德功一起,往永宁宫的方向而去。
太子、萧祈、时昀之、靳宏慧、太傅、秦昖下朝后,都被叫去了御书房,商议事情去了。
另一头,秦淑娴已经得了消息,让斛茗在宫门口等着了。
她则是被人扶着在廊下坐着,目光切切地看着宫门口的方向,等着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逢宁穿着朝服过去,行动间倒是比女装方便了不少,走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她在前面走路带风,后面李德功擦着额头上的汗,心想着,王爷就是王爷,走路跟旁人也不相同。
步步生风啊!
斛茗一见到她时,忙迎上来,
“王爷来了,娘娘在里面等着您呢。”
“斛茗姑姑,娘亲近日可有按时服药认真吃饭?睡觉可好?”
斛茗笑着回道,“一切都好,王爷您放心,娘娘对您的话可是一分不忘,有时候比陛下的话还管用呢!”
逢宁轻笑,点点头往里走。
秦淑娴见到她的那一刻,眼眶便热了,挣扎着想要起身。
逢宁走到她面前时,她已经站了起来,顺势握住了她的手,
“宁儿,玉城那么远,你要注意安全,平安归来。”
逢宁感受到手心的手指有些发凉,听着秦淑娴的话,心中微暖,拉着她坐下,又将原来盖在她身上的毯子重新替她盖上,
“娘亲,您别听别人乱说,您女儿的本事您还不知道吗,玉城那些小事,我解决完了就能回来,您别担心,等我回来后,一定要尝尝娘亲亲自做的面,云战经常跟我说,您做的面特别好吃。”
秦淑娴知道她在哄她,可她也除了担心没什么用处。
“娘亲,你在帝京呢,要把身体养养好,到时候和我爹一起活到一百岁。”
秦淑娴心中感动,同时对这个孩子也越发的喜爱。
逢宁给秦淑娴诊了脉,开了药方,然后,母女俩就坐在廊下,观赏永宁宫养的花花草草。
姜云战今日上午有骑射课,上课时就听到了逢宁要带医官去玉城的事情,顿时急得抓耳挠腮的,偏偏课程又不能落下,
硬生生熬到下学,这才飞快地往永宁宫跑。
“姐姐,姐姐!姐姐!你真的要去玉城吗?”
人还没到永宁宫呢,他的声音就在外面响了起来,外面的宫人拦都拦不住他。
姜云战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了永宁宫正殿里,一头扎进了逢宁的怀里,
小小的人儿,抱着逢宁的腰,满脸认真的看着她,“姐姐,你能不能不要去玉城啊,云战舍不得你。”
姜云战练骑射时,弄乱了头发,此刻,发髻都有些歪了。
逢宁笑着伸手替他扶了扶,“姐姐去玉城是有正事要办的,云战要乖乖听话,姐姐很快就回来。”
“姐姐……”小人儿大大的眼睛里满是不舍。
“乖啦。”揉了揉他的头发,又捏了捏他的鼻子。
姜云战可听她的话了,尽管极不情愿,最后也松了手,乖乖应了声好。
逢宁捏了一旁的一块糕点,塞进他的嘴里,“乖乖,吃些糕点,马上就会笑出来啦。”
一口把糕点吞下,小人儿到底还是笑了。
在逢宁身边转悠起来,她做什么事情都要探头看上一眼,确定自己有兴趣的,就跟着一起弄弄,有时候也调皮地打扰她,对着她使坏。
小人儿心性无疑了。
逢宁也总是笑笑不说话,继续手里的动作。
她在和秦淑娴一起做香囊,袋子都是提前缝好的,逢宁选了个深蓝色的,在里面偷偷绣了个花纹,在秦淑娴了然的眼神中,淡定地往里面装药材和香料。
萧祈和姜济瀛一同来的永宁宫,同行的还有姜云翊和秦昖,在永宁宫吃的这顿饭,算是给逢宁的践行,
围着桌子坐了一桌,轮番说着诸如注意安全,好好保护自己之类的话,很重复,但都很暖心,代表着他们对她的关心。
有这么多人关心她真好。
从宫里出来,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镇南王府的马车就在宫门口等着,萧泽喜架马车。
马车上,逢宁将她在宫里做的那个香囊拿了出来,
递给萧祈,
“在永宁宫时,娘亲在做香囊,我想了想,也给你做了一个,你看看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