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军法处置(1 / 1)
下一秒,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吴将军忽然就偏过了头,殷红的鲜血从他的嘴脸溢出。
逢宁不过是脚尖落在吴将军的胸口,这就把人给踩出了内伤,
逢宁淡漠又漫不经心的说话声在上方响起,她的眼神如同看死人一般冰冷,
“既然吴将军不愿意,我手上有人,用不着你亲自来了,你看着就行。”
她的行为,吓坏了站在后面的小士兵。
说完这句话,逢宁就收了脚。
足尖在吴将军的肩膀上轻轻一踢,人就像石块一样,在地上滚了几圈。
一直滚到帐篷门口那个小士兵的脚边,逢宁轻飘飘的眼神扫过去,
小士兵的后脖颈一凉,腿瞬间就软了,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差点砸在吴将军的脸上。
但他这个动作,直接让吴将军的脸,在他的胯下。
吴将军的脸,顿时就难看了起来。
尤江川在门口,将逢宁的动作看在眼里,他站着没动,等着逢宁的吩咐。
逢宁偏头看了他一眼,
“尤江川,你去看看林丛到哪一步了?”
逢宁的想法,尤江川先前就告诉了林丛,这会,林丛已经带着自己人在找那些人了。
尤江川领命离开。
而那边的吴将军也不知道是被气的还是被熏的,竟然晕了过去。
逢宁看了一眼,眼神微凉。
冷嗤了一声,又转了身。
这牢笼,她还没有完全拆到可以让这些姑娘们都出来的程度。
徒手拆木牢,估计也就逢宁一个人了。
三下五除二将木牢全部拆毁,逢宁没花多少时间。
这群女子也没了先前对逢宁的敌视,尤其是在她把这里的老大都弄晕过去了之后。
逢宁站在原地,看向第一个救下的女子,
“你先照顾一下他们,我过会让人给你们送衣服过来。”
见女子点头之后,逢宁才转身走了出去。
帐篷口,
逢宁瞥了眼地上的人,
“吴将军如果不想起来的话,我不介意让你永远不用起来了。”
她的话音落下,原本躺在地上丝毫不动弹的男人,把眼睛睁开了。
小士兵已经自己自动自觉地挪到了旁边。
吴将军忍着胸口的疼痛,擦去嘴角的血迹,从地上爬起来,踉跄地跟在逢宁的身后。
而逢宁,出了帐篷之后,就没去其他的地方,直奔校场。
林丛出马,她根本就不用等到傍晚之前,所有做过这事的人,都能一个不落地排得齐齐整整跪在那里。
林丛带着自己人押人过来的时候,逢宁正在看尤江川从主帅帐篷里的弄出来的军法条例。
看到最后,逢宁只想呵呵了。
同时,她的手边还有同样是尤江川从主帅帐篷里拿来的布防图,
唉,逢宁只想说,北霄还没背灭,估计也就是运气好吧。
这种垃圾布防,三两下就能破掉的,还拿来做布防,脑子进水了吧。
将这一通批判之后,逢宁认真看起了地图,和尤江川一起,分析这里以及周围的地势地形,以备下一次倭寇的来袭。
逢宁不闲着,但她却没有带上身为北霄军队的主帅吴将军。
吴将军被她一脚踩到吐血,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胸口痛。
心绪翻腾间,他只觉得有一阵腥甜感涌了上来。
他面色微变,瞥了一眼认真忘我的逢宁一眼,不服气地又硬生生把已经到嗓子眼的血咽了下去。
咕噜一声响,逢宁的耳朵微动,却没理他。
她要在心中算计该如何守城,等这里的情况处理好了之后,她要去城楼上看看。
思及此,她抬眸看了一眼下方。
看台下面已经乌泱泱跪了几十号人。
啧,人还不少。
逢宁舔了舔唇,将地图重新折起来,丢给尤江川,“收好,等会用。”
“是。”
迈步下了看台,逢宁的手放在腰间的流昉上面,目光凉凉地看向地上那群被捆成粽子的人。
林丛在一旁,“王爷,人都带过来了,都找齐全了。”
人群中的人,乍一听到王爷两个字,都有些吃惊。
脑子灵活点的都意识到了什么,冷汗不住地往下滴。
“军法条令看过吗?”
逢宁微凉的声音从他们头顶上方响起。
没人回答,逢宁也不要他们回答。
银光乍现,流昉出鞘。
“你们若是知道军法条令,想必不会如此肆无忌惮。”
吴将军跟在逢宁的身边,没想到下一秒,逢宁手中的剑直直地指向了他。
他一惊,瞳孔微微紧锁,下意识退后了一步,
“王爷,刀剑无眼,还是小心为妙,优化好好说。”
“本王从来不想跟你们好好说,讲道理。”
话落,在吴将军还没有来得及有反应的时候,逢宁手中的流昉刺向前,直接刺穿了吴将军的脖子。
下一秒,滚滚烫的人头,轱辘轱辘落在了地上,还滚了好几圈。
人头停下来的地方,恰好是跪着的第一个人的身边,
吴将军还未来得及合上双眼,那双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把震惊传递到的眼眸,就在那一刹那和他对视上,
那人吓得惊叫一声,簌簌地往后缩,却又被一直押着他们的安平军士兵一脚踹了回去,
他的脸,正好落在了吴将军的眼珠子上。
猛的一声惊叫,这人是真晕过去了。
逢宁冷眼看着,手中的剑尖还在滴血。
明明是那么艳丽的颜色,却在这一刻,让人看了遍体生寒。
逢宁从怀中拿出一块干净的帕子,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剑上的血迹擦干净。
帕子轻飘飘的从她的指尖飘落,一直落在地上,
而随之响起的,是她不含任何感情的话语,“军法处置。”
所谓的军法处置,就是掉脑袋,和吴将军的下场一样,人头落地。
求饶的声音瞬间响起,还有人到了这时候还死不知悔改的,指着安平军的士兵,大放厥词。
他的下场嘛,就是死得更快了一点。
逢宁将流昉收入剑鞘中,转身往外走,身后的场景没有分毫影响到她。
她现在要去城楼了。
刚来还没到半天,直接斩杀了主将,这就是逢宁的风格。
如果,康策想要找她算账的话,那她算是看走眼了。
逢宁走得快。
尤江川尽职尽责地跟在她的身后,她的到来,让城楼上的士兵有些不明所以,但因为自己的地位过于低下,根本就说不上话,只能低头继续守城。
逢宁在城楼上逛了一圈,站在最高的地方,看着远处的场景。
城门外还有很多尸体,堆叠在那里,多的地方甚至成为了小山包。
如今天气这么热,堆放在那里,一定不行,时间久了,就有形成瘟疫的可能。
逢宁拧眉,偏头吩咐尤江川,
“派人去探探路,让人把下面的尸体掘个深坑都烧了,找个人,记录下名单,到时候好安排人送抚恤金。”
“是,末将领命。”
尤江川下了城楼。
很快就有人骑马从城门口出去,而又不过了多久,尤江川带着人在城门外不远处靠近树林的偏僻处掘坑。
他挑了两个人随同一起去记录阵亡人员名单。
逢宁站在城楼上好一会,林丛解决完后面的事情,也到了城楼上来。
她一个人手握着腰间的剑柄,目眺远方。
周身萦绕着挥之不去的苍凉,眉目幽深。
浓墨般的目光看向远方,仿佛看尽了天下,将所有悲欢喜乐全都放在自己的人身上,默默自己扛。
他默默的站在一旁,静静地看了逢宁好久。
最终,在她满身的苍凉逐渐要化为实质时,迈步走了过去,
“王爷。”
林丛的声音响起,逢宁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轻嗯了一声,偏头看向身边站着的人,
“林叔,我有些想煜儿了。”
想到那个见过几次面,分外乖巧懂事的男孩子,林丛心中也软了很多。
这些年,林禧和林祎每年都有大半的时间在帝京的家里住着,去了百叶城后,就会滔滔不绝地跟他讲帝京那些有趣的弟弟妹妹的事情。
“等我们回去了,就能看见他了,到时候,多花些时候陪陪他,煜儿会理解你的。”
“林叔,就是煜儿太懂事了,我才觉得亏欠他的,他从小到大都特别懂事。”
她几乎没怎么管过萧北煜,萧祈也真的说到做到,说他带孩子就是他带,除了喂奶的事情是她来,其余洗澡换尿布还有其他的琐碎的事情都是他来。
他不在家的时候,这些事情也都是交给萍儿和芙儿他们,她则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很多约束。
后来,渐渐的煜儿能走了,
萧祈几乎天天都带着他去武威军的军营,这小孩,从小就泡在军营里。
后来到了四岁,开始启蒙,才被放在家里。
而逢宁的要求又很严格,小小的人儿,别的小伙伴都能在一旁笑着闹着,唯有他像个小大人一样,不苟言笑的学写字,背书,背药材,练武。
现在想想,煜儿也不过是个孩子,虽然他从未说过不愿意,逢宁忽然意识到,她从来没有将煜儿当做一个小孩子来对待。
而是将他放在了和他们的同等地位上,平等对待。
她想,可能这就是煜儿和其他同龄的小伙伴们之间的区别了。
思绪绕了一圈,逢宁莫名将自己说服,
心情忽然好了很多。
轻勾唇角,最终,轻轻叹了口气,说来,能有她这样思想的父母,是不是也很少见。
林丛见她的心情没有先前那么沉重了,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逢宁的目光落在远处正在挖坑的人,和在艰难辨认尸体的尤江川几人身上,
“那些人都处理了?那些姑娘们都送回去了吗?”
安平军内,有着非常严格的军法条令,尤其在前几年逢宁的带领下,已经没有人犯这种纪律上的毛病了。
“我派了可靠的人,让他们护送那些姑娘们都回家了,那些人也听了您的命令,有反抗不服的,最先处置。其他那些虽然没有犯事的,但是也不服气的人,也都给他们下马威了。”
逢宁点头,“主将被斩,军心不能破,虽然北霄这里只剩下一万多的兵马,但整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我们回去看看他们。”
“是。”
逢宁从城楼上下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你再去派点我们的人,过来给他们搭把手,他们这么下去,估计入了夜都弄不完。”
对他们这些人的速度,逢宁真的是嫌弃极了。
林丛眉头微拧,“我这就派人过去。”
“我们校场会和。”
逢宁扶着剑大步往前走,林丛跟了她一段路后,从另一头拐走了,
交代了手下的亲信,让他带着人去办事,他又匆匆忙忙去了逢宁那边。
尤江川还没回来,逢宁随便叫了个原来北霄军中的职位不高不低的校尉,让他去把人都叫来校场集合。
林丛过去的时候,校场上才零零星星来了百来号人。
都锁在校场的一角,离逢宁远远的。
这么远过来,逢宁都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嘴唇有些干裂。
林丛过去,她就投来了目光,
对着他招手,“林将军,过来看看。”
林丛没管校场上那些人,去了逢宁那里。
逢宁站在看台上,面前是临时不知道从哪里搬来的一张桌子,趁着天色还亮着,逢宁将自己的安排都跟林丛商量了一下。
一盏茶的功夫,就都解释清楚了,
逢宁把地图收起来,偏头看向林丛,“怎么样?”
林丛点头,“王爷您说的都不错,我这就下去,让人过去重新布防。”
逢宁点头,“都用安平军的人,北霄的军队,暂时还不成气候,用不上。”
林丛再一次飞快离开。
逢宁瞥了眼校场上的人,远远没有到一万人,
得,那就等呗。
——
远在大魏帝京,刚刚还在逢宁和林丛嘴里提到小孩儿,此刻正在自己家门口摆摊给人看诊呢。
把药方递给面前的老妇人,萧北煜的面庞清冷,
“阿婆,这副药你去和善堂抓三剂,喝上九天就可以了,不用过来复诊了。”
“谢谢小公子。”
老妇人拿着药方离开。
萧北煜随后便站了起来,将桌上的东西都收拾好,放回自己的小药箱里面。
今天看诊的时间到了,他该回家写功课去了。
今天还有几百个字没写呢。
一心惦记着自己的功课的小人儿,在过家门的时候,丝毫没注意到从府里往外走的人,
差点和里面的人撞上。
也还好这些小孩从小习武,反应力还是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