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1 / 1)
就在王琪昌和苏文合,坐在舒适的马车里,有说有笑地往随园而去。
马明却揣着满肚子的郁闷,往将作坊而去。
只是,现在着将作坊,名字虽然是将作坊,可里面的人和东西,却已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也许,叫火器坊更贴切一些。
这里面的所有的人和事,所围绕的,便只有两个字:火器!
只是,卢琚虽然是岭南第一个拥有火器的军镇,但是,此前,他却不会制造。
他也没想过要制!
反正王延兴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何必要去费这个脑子呢?
是刘隐教会了他重新做人!
刘隐的火器,可不是买来的,也不是谁送的,而是自己造的!
也就是直到广州之战结束之后,卢琚才终于意识到了,这种国之大器,还是全部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然而,刘隐是用重金,从刘建峰和马殷处买来的火器制法。
而卢琚却没兴趣去买,他的主意是抓了俘虏逼问……他就不相信,那么多用过火器的俘虏中,就没一个会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杀了不知道多少俘虏后,总算从一个俘虏的口中问到了,那火药,应该是用硝石、硫磺和烤焦的马兜铃拌在一起而成。
至于是什么比例,如何拌,那个俘虏却又不得而知了。因为他也是从火器坊里出来的同乡,吹牛逼的时候,偶尔听说的。哪里会记得那么清楚?
既然得了一丝线索,卢琚给了他五贯的赏金,然后,就在这一丝线索的基础上,开始大无畏的火器试制之路。
第一步,自然是原料的采购。
毫无疑问,这三种东西,都是常见中药药材。广州这么大一座城,随便搜罗搜罗,每样东西,都能搞来几百斤。
第二步,当然就轮到配比了。
那个有幸得了五贯钱赏金的俘虏,再次有幸,成为了配方的把控人。
他哪会配啊!可是,在泛着白光的大刀片子面前,他再哭丧着脸也只能硬着头皮配。
不管怎么说,好歹,他也是这群俘虏中,为数不多的,见过火药的人之一。
便以配的样子颜色差不多,作为了他的配方原则。
硝石粉末是白色,因为不纯的关系,还略微带一点点黄色;
而硫磺粉子,则是黄黄色,也许,还有一点泛白;
烤焦了的马兜铃,则是黑色。
他用瓢,各舀了一瓢,兑到一起,拌匀了,看了看,颜色似乎有点偏黄了。
他依稀记得,在封州时,见过的火药,是灰色的。
很显然,这玩意马兜铃加少了,便又舀了半勺进去,拌了拌,觉得差不多。
才将他制好的火药,交上去……
接下来,就是要试了。
试火药倒是简单,尤其是那树炮,只需拿根木头,掏个洞就行。
于是,接下来,就有另外的俘虏,将这种火药,灌到临时造好的树炮里面去试验。
不得不说,比(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bq998.cc。m.bq998.c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