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一件臆造品(1 / 1)
我先看到,陶罐下部分,是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撑地,头伸起来,像是在磕头,他的视线所看到的,是一个扁型的东西,像是一顶草帽,仿佛是太阳或月亮被一朵长条形的云层挡住了。
转动陶罐,又看到两个人,也都跪趴在地上,像是面对面磕头;远处还有一个人,是个背影,跪在地上,身子挺直了,双手放在头的两边,在向远方看着什么;他的旁边,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上面伸出一根细棍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说a.pp^>
古玩这圈子的水很深,不仅实物有假,连书都有假的——有些人在编书的时候,把自己手里的假货硬塞进书里,很多收藏爱好者看到后,就更容易以假当真、上当受骗。然后再以讹传讹,更是真假难辩。我见过很多痴迷的收藏爱好者,家里堆满了东西,却几乎一件真品都没有。
我问:“这罐子收来时就只有一个吗?”
老盛说:“只有一个,怎么了?”
我说:“我是胡思乱想瞎说哈,看到这个陶罐,我有种感觉,似乎这只是一个片断,一个部分,应该还有别的,可能是一组,两个,四个,甚至八个。这是个什么故事呢?太阳被云遮住了一半,几个人跪在地上做游戏?是不是斗蟋蟀?可是没有蟋蟀啊,也没有游戏用具——哦,对了,也许不是太阳,是月亮呢?八月十五圆月夜,大家相聚叙谈……”
老盛眼睛一亮,忽然说:“我小时候做孩子时,有个游戏,顶头,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我说,“两个孩子趴在地上,用头互相顶,谁退了谁输,这游戏叫‘顶牛’。我小时候也玩过,我妈还不让我玩这个,说怕把脑子碰坏了。啊——好了,名字也有了,就叫‘中秋顶牛图’。”
老盛大喜,说:“我就知道,找你这文化人准没错,一定能讲出故事来的,这名字好!”
原来老盛找我来也是有目的,但我也顾不得了。我顿时灵感涌现,说:“其实我一直感觉这陶罐是个小酒缸,而这顶牛的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过节,喝醉了,就玩起来童年的游戏。不如这样命名:‘中秋醉戏顶牛小酒缸’。”
老盛指着那个远处跪立的人问:“这个怎么说呢?”
“这个也好解释!”我说,“他在呼朋引伴啊!你看,他双手放在头上,是不是呼喊的动作。”说着我双手放到嘴巴边上,作喇叭状,比划了一下,“快来玩啊!”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老盛顿时明白过来,“像,太像了!只怕真的就是这样!”
我这些年,其实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做策划。我给一些企业做营销、宣传策划,还给一些旅游景区的景点编写故事。现在给一个陶罐讲故事、起名字,自然是小菜一碟。
老盛喜不自禁,说:“兄弟,晚上留下来吃饭,我们喝酒!本来中午就想请你喝酒的。”
吃饭是小事,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也很开心,就欣然同意了。
晚上,老盛拿了两瓶他收藏的老酒,又叫了几个跟他关系不错的朋友,我也都认识,就在旁边的餐馆,喝起来酒。
大家热乎乎地聊起天,中午那个人因为乱说话被剃光了半个头的事都传开了,还被添油加醋,说那人当时就在南天寺出家了,还说永远不出寺门,也不知道真假。我想,他那样子,也的确没法出门,保留一半长头发?样子太怪;剃掉长头发?那半边头上有三个香疤,光头不像光头,和尚不像和尚,也难受。只怕以后市场上,他都没脸出来混了。
老盛喝了酒,更加兴奋起来,就把陶罐的事讲了出来。看别人都没听明白,就拿出手机,调出那陶罐的照片,大伙轮流看了一遍,都说名字、故事编得好。
其中一个朋友看了,想了想,说:“这罐子我见过……”
老盛忙问:“你在哪见到的?”
那朋友说:“你们还记得吧,前段时间,市场来了一个浙江人,拿了一批货来卖。我一看就是地下挖出来的,就选了几件。他是第一次到我们这里来,东西都是真货,市场有很多人买。这罐子我没看明白,感觉是新的,就没要。”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老盛拍拍脑袋说:“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他也到过我店里。可我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