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王司徒(八)(1 / 1)

加入书签

第298章 王司徒(八)

半年后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

雒阳

南宫

“鲜卑年年进犯我大汉边境,实在是欺人太甚!”

“朕决意效仿先祖孝武帝,发动北伐,把北方蛮夷打疼,让他们不敢南下而牧马!”

随着凉州的羌乱暂时被平定,腾出手来的皇帝刘宏决定对鲜卑人发动反击。

不能总是这样子一直被鲜卑人劫掠,大汉是时候反击回去了。

自从安帝时期开始,大汉就越来越疲惫,内部差不多每五六年就会出现一次农民起义,规模从几千人到几万人的都有,持续百年的羌人叛乱更是让大汉元气损耗殆尽,北方新崛起的鲜卑人,原本不过是大汉的附庸,结果却在壮大后噬主,几乎每年都要南下劫掠幽州和并州,西域诸国也是越来越不听话,经常背叛大汉。

朝廷内部内斗不断,外部的敌人却不断壮大,任谁看了都会对大汉的现状感到绝望。

朝堂之上,众人都不看好这次北伐。

防守跟主动进攻还是有区别的,在汉境抵挡鲜卑人,大家都自信十足,但主动跑到草原去剿灭鲜卑人,风险是很大的,茫茫大草原很容易迷路,并且在迷路后大概率会被草原人围困。

前汉的飞将军李广跟匈奴对决几十年,防守没输过,进攻没赢过,跟匈奴人打了个五五开。

现在鲜卑人跟汉军互有胜负,基本就是谁主动进攻谁就伤亡惨重。

鲜卑人主动跑到汉境,大概率会被汉军围歼,汉军跑到草原,大概率也会被鲜卑人围歼。

昔日卫青霍去病追逐漠北、封狼居胥的风采一去不复返了。

“朕意已决,劝谏者斩!”皇帝刘宏也有着一颗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因为荒淫过渡而导致双眼发黑的他,此刻踉踉跄跄地站起来,拔出长剑,斩断桌案一角:“劝谏者,如同此案。”

与此同时

西域

戊己校尉府

“禀校尉,疏勒国、石国、无雷国、精绝国通通反叛,不愿意继续向我大汉称臣纳贡。”

“禀校尉,鲜卑骑兵入犯西域,车师国不能抵挡,向我们请求援军。”

“禀校尉,贵霜国入犯西域,大宛国请求援军。”

“禀校尉……”

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戊己校尉董卓头疼不已。

几年前,汉军联合西域诸国组成联军三万,讨伐叛乱的疏勒国,结果惨败,虽然后来疏勒国发生政变,新的疏勒国国王又重新归顺大汉。

但那场战争,也让西域诸国看清了大汉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因此西域诸国越来越不甘心继续臣服于大汉。

西域戊己校尉这个官职也因此成了危险度很高、麻烦事又多的职位。

士族子弟都不愿意来西域任职,又苦又累还得不到升迁,前来西域任职的都是董卓这种寒门子弟。

不是董卓想来西域当官背锅,是他没得选,好的职位要么被士族子弟瓜分,要么被宦官的爪牙瓜分,留给他这种没背景的寒门子弟的只剩这些苦差事。

果不其然,董卓刚上任,西域就发生大规模叛乱,而他手里只有几百个老弱病残的汉军,又怎么可能镇压得了数以万计的叛军呢?

因此,又在几个月后,董卓顺理成章的背上了丢失西域大片领土这口巨大黑锅,被朝廷贬为庶人。

“唉……为今之计,也只能去找老上司了,看看他老人家能不能看在我是他的门生故吏份上,帮我董卓一把。”回到陇西郡的董卓无比郁闷,他连忙带上许多钱财宝物却前往雒阳,想要拜访王光,让王光动用人脉关系网,帮他董卓复官。

董卓今年才满三十九岁,正值壮年,而王光已经五十六岁,垂垂老矣。

董卓带上各种从西域商队那里买来的奇珍异宝,前往雒阳,却被告知王光早就回了辽东,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辽东。

从西域一路向东来到辽东,董卓横跨了整个大汉的疆域。

又四个月后,董卓终于赶到辽东郡山海关。

只见山海关有许多士族家奴(李家私兵)在驻扎。

“站住!进入辽东要缴纳一百万钱,没钱别进!”守关的李家私兵对董卓冷冷道。

“嗯?”董卓大惊,怎么进个关都要一百万?这辽东是钻进钱眼里了吗?他赶忙解释道:“我是德耀先生的故吏董卓,前来辽东拜访德耀先生。”

说罢,他又拿出许多证明,比如以前跟王光一起在陇西郡相处。

“德耀先生的故吏啊,那就半价优惠,只要五十万钱就能进我们辽东!”山海关将领这般笑道,他是李家子弟,收钱也是三大家族商量好的,凡是从山海关进入辽东者,除非是辽东太守这种特殊情况,否则一律收取一百万钱,如果是三大家族的亲朋好友,则可以半价优惠,赚到的钱一律由三大家族均分。

无可奈何之下,董卓又回家变卖家产凑钱,终于筹齐了两百多万钱,将这些钱找商贾兑换换成黄金后,就又往辽东而去,在将黄金上交给山海关守将后,才得以进入辽东。

这一来一回,又花了董卓将近一年时间。

等到董卓来到王家庄园外时,已经是熹平七年的冬天。

看着庄园外奢华的石板路,以及镶嵌了各种珍贵宝石的路灯,董卓对于权力的欲望更加强烈。

他生活的凉州实在是无比荒凉,别说石板路了,连像样的泥路都没有,灯笼也只有那些豪强家才有,普通百姓家连灯笼都置办不起。

“权力!只要掌握权力!我董卓也能享受这样的奢侈生活!”董卓站在雪地里,内心不断激励着自己:“出生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终有一日,我董卓也要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董卓是吧,你等会。”王家奴仆对董卓没有丝毫尊敬,直接称呼董卓的名讳,也懒得叫董卓的字,可见平时早就嚣张惯了。

董卓握紧拳头,在大汉,直呼其名是一种不尊重,只有自己的父母长辈亦或是上级领导才可以叫名字,现在,一个王家奴仆就敢直呼他的名讳,根本没把他董卓放在眼里。

然而,他也只能忍着了。

大丈夫,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终于,在许久之后,董卓等来了王家奴仆的消息。

“主人现在正在接见太平道的道长,学习延年益寿之术,没空见你。”王家奴仆漫不经心地说道。

轰隆!

董卓瞬间如同五雷轰顶,如果见不到王光,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得当个平民百姓,任由权贵们剥削了。

至于太平道,则是最近两年兴起的宗教,擅长符水、治病、算命、房中术、延年益寿之术。

由于这些年瘟疫流行,所以太平道免费治病的壮举得到了许多底层百姓的拥护,又由于大多数权贵都希望自己活的久一点,所以他们都想要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当初的孝武帝刘彻不就是如此吗,因此权贵们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