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决战庙堂之尘埃落定(1 / 1)

加入书签

这次朝会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当然是按事件来分,而不是硬性的分时间。

上半场是围绕着长胜军的归属来讨论的,基本上不关赵川什么事,他也说不上话,只能在一边看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事情大体上还是按照赵川的预测在展。

但到最后,却被一个短胡子老头坏了事。

苻坚和梁安,都要去弘农郡,防备晋军北伐,镇守潼关。至于那个苻眉,赵川表示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不知道哪根葱。

这件事不能算灭顶之灾,但离开长安,显然是对苻坚很不利的。

苻坚在长安经营了很久,也刷了不少声望,现在离开,等于是放弃以前的努力,天知道这一次北伐要打几个月,或许回来之后就已经物是人非了。

而赵川和苻坚,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的利益捆绑,长安城没有苻坚罩着自己,没有隐形岳父梁安的保护,赵川觉得苻生可能会不介意找找自己的麻烦。

而且为了梁影,这长安也待不住了。到时候自己也得去弘农,尼玛那可是前线啊,离洛阳不远的,刀剑无眼很危险的一个地方。

总之要重新开始,不是好事。虽然还不至于要死要活,但当初的计划已经打乱了,还得再好好考虑下。

赵川现苻坚的脸色也不太好,梁安更是面若死灰。这也难怪,这件事情的要害之处,稍微想一下就能想到。

他们确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地点却从长安换成了弘农,这期间差异,三言两语难以概述。

“对了,苻坚,你不是说今天要谈谈出使晋国的事情么?”

苻健像是突然才想起这件事一样,弄得苻坚一愣,他还没有从刚才的懵逼中清醒过来。

“是这样的叔父,桓温北伐在即,我想派人去晋国那里,递交国书,缓和一下两国的气氛,为秋收争取时间。具体的我已经写在陈条里了。”

苻坚掏出一封信,正是赵川连夜赶工的那一封。

苻健拿起信仔细斟酌,眉头都皱成“川”字,但却很久都没有说话。

“侄儿啊,你拿给雷丞相和鱼太师看看吧。”

苻健把信还给苻坚,并没有表态。

赵川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尼玛苻健这厮不按套路出牌啊。

那个雷丞相,也就是短胡子老头,细细的看过了信,眼神玩味的看着赵川。

鹤立鸡群的人,不需要说名字,别人自然都能猜到。

“那个,赵川是吧,你为国分忧是好事,出使晋国也没问题,只是长安附近的田地,都已经是有主之物了,夺他人田产殊为不美啊。”

没甜头就让人办事,你丫打的好算盘。赵川嘴角挂着讥讽。

这老头的问题很尖锐,但问的只是细枝末节,没说到点子上。

“赵大当家,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出使晋国怎么操作为好。”

苻健对赵川印象还是很好的,而且也没什么好忌惮,便直接让赵川出来陈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连自家大臣都不能说服,这种人去了晋国也是被忽悠的货色。

不止是苻健,恐怕这里的很多人都是这种心思。

“是,天王殿下。这个很好说。”

“因为桓温小女儿在我手上,所以我想把人送回去,让桓温不要攻打秦国。”

石破天惊!

不可思议!

原来还有这种事!

仿佛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炸响,朝臣们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有人用猥琐的眼神看着赵川那英俊挺拔的身姿。心里暗自揣测。

这家伙该不会是拿下了桓温女儿,抱得美人归,每天夜夜笙歌,这次是过去当东床快婿的吧。

别说,看这人不俗的样貌,还真有这个可能。

一时间赵川那可以做鸭的样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众人都是带着羡慕嫉妒恨与鄙视不屑厌恶交织的表情,脸上异常精彩。

“你就那么确定桓温不会打长安么,要知道青泥岭(蜀地入关中的关口)在桓温手里,他要兵打长安很容易的。”

苻健还没老糊涂,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桓温为什么会放过秦国。明明唾手可得的东西。

虽然嘴巴贱,但苻健脑子现在还是顶用的。

“他就那么盼着自己女儿惨死?”

赵川没有回答苻健,而是反问他道。

“桓温一世枭雄,死了女儿算什么。就算死了儿子,只要能北伐成功,他是在所不惜的。”

短胡子老头不屑的冷哼了一声。

赵川直觉上感觉桓温就不是那样的人,记得桓温年轻的时候,去仇家灵堂里,直接手刃对方所有儿子,让这家人断子绝孙,为了尽孝手段酷烈。

家里最小的儿子女儿一般是最得宠的,因为迟暮之年的父亲很容易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风姿。赵川敢断定,女儿换桓温退兵,绝对十拿九稳。

“呵呵,桓温北伐,要目的,就是迁回晋国历代帝王在洛阳的陵寝,所以他的第一目标必然是洛阳。对吗,雷丞相。”

“再说,能接回自己女儿多好,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两线作战最是要不得。难道出兵就能一定打下长安么?”

“哼,小子还有点眼光,算你说得对,你继续说。”

这位短胡须老头倒不是个睁眼说瞎话的人,赵川说的对,他也点了点头,没有胡搅蛮缠。

赵川觉得这老头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

“桓温打下洛阳,必然搬迁晋国历代皇帝陵墓,然后再班师回朝,回去安葬晋国司马家诸位先帝,随后举行各种仪式,提高威望,抢班夺取,开始和晋国朝廷世家之间争斗,我说得对吗,雷丞相?”

一语中的!这短胡子老头也不得不承认,赵川说到最本质的地方了。

桓温北伐,是他下辖州府的力量在行动,晋国朝廷是一种不干涉,不支持,不负责的态度。

这些只会清谈的世家子弟,他们想做的是乐见其成。

桓温败了,吞并他在朝中的权利,桓温胜了,则是晋国领土变大,他们盘中的食物也会变多。而所做的只需要是什么都不用做。

秦国面对的人,始终都只有桓温一人而已!

“我去一趟荆州,把桓温女儿送回去,告诉他如果他打完洛阳就班师回朝,我们绝对不干涉。

然后再去一趟建康,递交国书,保证我们和晋国的友好关系,绝不轻启战端,那些整天只会吟诗作对的世家,会吃饱了撑的打我们么?”

精彩!

短胡子老头似乎都想给赵川拍拍巴掌鼓励一下。

晋国朝廷和桓温是两回事,而且他们之间还相互扯后腿。

“打下洛阳之后,只怕桓温会有取司马而代之的心思,和晋国朝廷的暗斗一刻都不会停止。我们到时候是打是和,看情况就行,按兵不动是最好的做法。”

赵川自信的侃侃而谈,仿佛甘罗再世。

“好,真是英雄出少年!果然是有理有据,我雷弱儿绝对支持你出使晋国!”

短胡子大叔兴奋的叫道。那破锣一样的嗓子震得赵川耳朵疼。

他那语气就像是出使这件事是自己提出来的一样,高兴得快要手舞足蹈。

卧了个槽,你丫的立场转变太快了吧!

这位叫雷弱儿的老头,真是让赵川有点看不懂了。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立场。

“好,赵大当家,你果然是不同凡响!本王唯才是举,现在就封你为郎中(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司长),即刻出使晋国,至于赏赐么......”

赵川信里面要长安的田地和宅院,像是要在这里安家,但苻健担心的不是赵川一去不回,而是长安城外已经没什么田庄可以赏赐了,总不能拨荒地给赵川吧。他还没糊涂到那样的地步。

“天王殿下,我不想要别的赏赐,你拨点田地我,让我在弘农屯田,我愿意在前线守住国门!”

赵川说得掷地有声!英雄气概喷涌而出!

成材不必问庚齿,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群臣面前的似乎是少年王翦和甘罗的合体。

但赵川心中却在无语凝噎,有苦说不出。

尼玛的,岳父要去弘农,老婆和通房丫鬟也跟着去,后台苻坚也要去,我不去的话一个人在长安还不被人玩死啊!

看到赵川如此选择,不止是苻健,包括雷弱儿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人是真的不知好歹还是想建功立业想疯了?

离开了中央,就会被逐渐边缘化,再加上现在是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你去那里不是傻是什么?

“赵大当家,如果弘农有什么变化,你回来就是,我会为你在长安郊外准备好一片小田庄的。”

苻健似乎也被赵川感染了。不过还是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好了,现在事情都处理完了,大家都回去休息,都散了吧。”

苻健似乎最近酒色过度的样子,现在便有些精力不济了。

“天王殿下,您别推我下火坑啊。”

看到苻健要撤,赵川赶忙叫住对方,众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赵川。

“天王殿下,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我这样赤手空拳的去,如今盗匪遍地,跟送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啊。”赵川一脸苦笑。

哈?

苻健这才想起来,还要送桓温的女儿一起回去呢,赵川忍不住诱惑监守自盗也就罢了,到时候自然是他倒霉。

但万一在路上被山贼掳走,十个月后送还还添个娃娃,那桓温只怕拼了命也要找秦国报仇。

确实不能太草率了。

“赵川,想要什么你就直接说吧。”

苻健打了打哈欠,无所谓的说道。他隐忍着心中的不耐,这种朝会,他真的不是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