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话别离(1 / 1)

加入书签

李振回答道:“回禀皇上,臣得到消息,太平军发生内讧,贼王杨秀清遭到韦昌辉和秦日纲围杀,已经身死族灭,如今,发匪内乱,太平天国元气大损,所以臣想着尽快赶赴前线主持大局,以免错失良机。”

李振的确想尽快赶回江北大营,但不是趁机灭掉太平军,而是要维持太平军不活不死的状态,因为除了李振剿匪之外,还有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在攻打太平军,若是曾国藩等人迅速的击败太平军,攻入南京,这是不符合李振计划的。

咸丰怔了半响,才半信半疑的问道:“你确信吗。”

李振肯定的说道:“臣确信。”

“哈哈哈……”

咸丰朗声大笑,手舞足蹈的说道:“祖宗保佑,祖宗显灵啊,发匪内讧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贼王,定然是遭到重创,哈哈哈……

咸丰越笑越欢,忽然眼睛一翻,身子软了下去。

李振吓得打了个哆嗦,赶忙扶住咸丰,大喊道:“來人,快來人,皇上晕倒了。”

士兵冲了进來,赶忙把咸丰带到后院的床上,一众太医也赶了过來,给咸丰治疗,慈禧得知了消息赶來,快速來到房间中,她看着手忙脚乱给咸丰治疗的太医们,目光又看向李振,问道:“李提督,皇上怎么会突然昏倒呢。”

李振不卑不亢的说道:“回禀娘娘,臣把贼王杨秀清被杀的好消息告诉皇上,皇上一时太高兴,所有昏了过去。”

两人交谈的时候,咸丰醒了过來。

他做起來,苍白的脸上带着兴奋之色,然后三两下把所有的太医赶走,咸丰看着李振,毫不在乎的道:“李爱卿,贼王杨秀清被杀,发匪内部人心惶惶,你立刻返回江北大营,组织大军攻打南京,务必要尽快拿下太平军。”

“臣遵旨。”

李振垂眉低眼,沒人知道他心中想些什么。

咸丰又迫不及待的说道:“你很懂事,朕心甚慰,朕准了你的请求,现在,你回府后和芷兰告别,然后收拾行李赶回江北大营,退下吧。”

“是。”

李振后退几步,转身离开。

慈禧站在咸丰的身边,担忧的说道:“皇上,您要注意身体啊,先前您昏倒在地上,臣妾都吓得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您是臣妾的天,也是臣妾肚子中孩儿的天,若是皇上有三长两短,臣妾就沒有了天啊。”

咸丰握着慈禧的手,笑吟吟的道:“你放心,朕好得很,从沒有一刻比现在更好,哈哈,发匪虽然猖狂,但一定会在朕的手中解决,父皇传下來的基业,朕会守好,不让基业受损,并且,朕还要振我大清国威,让天下的洋夷不敢轻视我大清。”

此时,咸丰苍白的脸色变得潮红起來,眼中满是期待。

……

李振出了紫禁城,立刻返回府上。

來到后院,李振看着正在逗两个孩子玩儿的芷兰,叹了口气,说道:“芷兰,我马上就要启程离开北京回江北大营。”

“啊,。”

芷兰惊呼一声,说道:“怎么这么急。”

李振说道:“皇帝下令了。”

芷兰以脸苦涩的笑容,说道:“我早知道你要离开的,沒想到这一天还是來了,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孩子的,希望你能早日剿灭发匪,回北京和我们团聚。”

李振肯定的道:“你放心,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回來,把你们带走。”话虽是这么说,但李振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目前,李振唯有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实力,两人紧靠在一起,看着躺在摇篮中的两个孩子,都沒有说话,静静的享受着这无声的时光。

李振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脸蛋,一脸不舍。

两个孩子睁大眼睛,咿呀的出声,那灵动清澈的眼睛,让李振的心狠狠抽搐了两下,但李振还是狠下心,站起身转身离开了房间。

芷兰望着李振离去的背影,满脸不舍之色、

只是,她无法阻止。

“哇,哇,。”

忽然,女儿虎妞哭了起來,仿佛是不舍一般,紧接着,躺在虎妞旁边的牛牛也跟着嗷嗷大哭,嘹亮的哭声混合在一起,在屋子中回荡着,传出了屋子,李振走出房间后,听见身后传來的哭声,身体骤然一僵,仿佛是听见了那哭声中的不舍。

李振咬咬牙,头也不回的离开。

出了院子,李振又去见了桂良,和桂良、大福晋话别,最后,李振带着龙熬一行人离开了尚书府,一行十四人纵马奔驰,朝城外奔去,马蹄声不断,出了城后,更是加快了速度,马不停蹄的快速奔跑。

“希聿聿。”

忽然,龙熬勒住马缰,因为速度太快,勒住马缰的时候导致战马不停的嘶鸣。

李振也跟着停下,问道:“龙大哥,发生了什么事情。”

龙熬说道:“大帅,前方的官道拐弯后有争吵的声音,虽说这很平常,但出门在外小心无大错,我们小心一点。”

李振惊骇的看了眼龙熬,心中惊讶,沒想到龙熬的听力如此厉害,竟然听到了前方官道拐弯后的情况,难道练武功登堂入室的人都这么厉害么,李振想了想,无法明白,只得吩咐道:“我们缓步上去,看看情况。”

一行人继续往前,转过弯道,就看清了前方的情况。

并不宽敞的官道上,近百人把官道堵住。

不过,这一百人分成两拨人。

其中的一拨人是儒生的打扮,身边还跟随书童,加起來约有三十多人,儒生的对面,还有一拨人衣着华丽,全都是八旗子弟的装扮。

龙熬仔细打量,又看了周围,说道:“大帅,前方的人都是儒生,还有跋扈的八旗子弟,不是针对我们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走吧。”

李振摇头道:“若是沒有遇到,事情也就罢了,但现在遇到了,自然要管一管,我汉人子弟,岂能人有人欺辱。”在北京城的地界,无事可做的八旗子弟太多太多,这也造成了他们游手好闲的性子,显然,官道上的一队儒生撞到了八旗子弟的手上,要遭到欺负。

遇到这种事,李振不能不管。

李振策马走上前去,龙熬带着十三卫随行,一行人气势十足,儒生们纷纷自动让开,很快,李振策马來到了儒生们的最前方,和官道前方堵住了道路的八旗子弟相遇,李振目光落在儒生身上,沉声道:“谁是领头的人。”

“我是。”

话音落下,一个面颊瘦削的青年走了出來。

这名青年眼神清澈,举止不卑不亢,有着一种书卷气,还有着军人特有的气质,李振眼睛一亮,忍不住微微颔首。

从相貌和气质,青年无疑给人极好的印象。

ps:第二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