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引力波(1 / 1)

加入书签

“我不缺钱,我有钱,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出去的才算是钱......”

走出核聚变实验室,陆毅口中不断念叨着,在刚刚徐莹拿过来的一份财务支出表上,他签了一个名,然后30亿美元就这么花出去了。

这一些钱都是明日集团跟银行的贷款,虽然大家关系好银行不会追究这些钱的“不务正业”,但毫无疑问现在明日集团是负资产200亿美元以上了。

要不是有那一个即将上市的癌症抑制『药』物在撑腰,要不是有超导石墨烯导线跟可控核聚变后续带来的源源不断收益分红,那他就不是世界上最富科学家,而是最负科学家。

要是这几十亿美元花出去买回来的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那花出去虽然心疼但也可以接受,就跟超导石墨烯导线的模具一样。

但现在花出去买回来的就是一堆金属氢,份量还只够一座小型核聚变反应堆跟一艘飞船航天发动机使用,想要多都不行,属于消耗『性』材料。

这样就算是他都感觉到由衷的浪费,他甚至看到自己签字时徐莹看过来那一副老板你牛『逼』,老板你人傻钱多的眼神。

“这样小型聚变反应堆跟航天发动机的费用将达到32亿美元,算上飞船其他设备仪器的设计跟生产建设,整艘飞船通体造价将高达60亿美元。

这还是跟国家比较熟,很多技术跟设备仪器航天工业那边大家哥俩好打个折扣价的缘故。”

陆毅大概算了下账,有些咂舌跟肉疼地说道:“果然引力波这玩意非土豪玩家不能玩啊,这还只是一个设备仪器的运载工具,还没计算激光干涉仪的造价,多次送设备上天期间的飞船维护费用,跟国家合作或者更进一步改良飞船好载人上天进行激光干涉仪组装的成本费用。

要是研究失败,差不多百亿美元资金就等于打水漂了。”

他跟张晴在准备研究空间引力波的时候不是没想过地面研究,这样花个几亿美元就能像模像样。

但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确定在地面研究受限于环境噪音的干扰,想要研究出引力波更细微的频率波动跟更深层次的信息,那难度是指数倍提高。

这就跟在dj音乐狂嗨的夜场里,你听不到10米外人的细声细语是一样的道理。

相比较太空相对安静的环境,地面的环境噪音实在太吵了。

“希望明天ligo项目能有一个好消息。”

期待一声,陆毅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查看从天琴计划打秋风弄到的数据资料。

对空间引力波的研究他跟张晴都算刚入门,就算有系统的辅助但在缺少相关设备仪器不具备实际验证的情况下,进度也差强人意。

这也是为什么张晴听到米国nsf同意把ligo天文台的相关参数数据,和上一次ligo发现引力波时的完整数据提供过来会这么高兴的缘故。

实在是心里面有太多猜想跟想法,需要通过实际的试验数据验证才能确定。

.....

“外界环境噪音它来自环境,可以来自脚下地球震波的一个细微波动,来自太阳或者其他星球的一个波动,甚至来自设备仪器本身。

从这个角度看,环境噪音问题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想请问的是,当遭遇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我们应该如何去识别辨认哪些是有用的试验数据,哪些是噪音引起的干扰数据?对此难题ligo这边采用的是什么解决办法?”

第二天跟ligo项目组的视频会议中,张晴把一个天琴计划罗校长那边要求帮忙询问的问题提了出来,同时这一个问题也是困扰了陆毅这边的问题。

引力的本质是时空的弯曲,引力波的本质是时空的涟漪。

虽说有物质就有引力,有引力产生就会泛起一阵阵涟漪,这就如同在平静湖面中扔下一块石头造成的湖面水纹波动一样。

但引力波实在太小了,它小到超出了人类常规手段的探测极限,小到设备自身的波动都能产生严重干扰,甚至小到超出常人的想象极限。

引力波强度=(40*万有引力常数*转动惯量*频率的平方*椭率)/(光速的四次方*距离)

其中引力常数单位符号是g,g=0.0000000000667。

光速在这个公式里用米做单位,也就是c=。

从这个公式上,从先乘g,后除光速c的四次方这样的运算过程,大家就很能清晰感受到引力波是怎么的小。

以天文中有名的蟹状星云中子星为例,它距离我们6500光年,每秒自转30.3次,我们在地球上感受到它的引力波强度变化是1e-23米。

这是什么概念?

最小的原子氢原子的半径:1e-10米。

这等于如果想看到蟹状星云中子星的引力波,我们要睁大眼睛,看清楚10亿公里外的一个氢原子变化。

什么高精度机床,什么纳米,什么单原子层,在引力波面前都是渣渣。

可以想象,当明白这一个概念的人得知引力波被确定探测成功时,内心的震撼和激动是怎样的无与伦比。

人类创造的奇迹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针对噪音,这涉及到一个精密度问题。”

ligo项目组的科学家听到张晴的问题,思考了下说道:“一方面我们需要尽可能提高外部环境的噪音,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另一个办法。

我们在引力波天文台的空间四周布置高精度仪器,外界的噪音在影响到探测之前会率先被这些高精度仪器感受到。

通过计算这些噪音的衰减得出它在影响掺杂进实际探测时的数据变化,最后当探测试验完成,我们在收集到的试验数据中抵消丢弃这部分噪音数据。”

“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抵消和丢弃的这部分数据就完全是噪音数据,这会造成一部分的有效数据的缺失。”

张晴立马意识到这个办法的缺陷,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提出反问。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相比较任由环境噪音带来的实际干扰,这一个解决办法是利大于弊。”

ligo项目组的科学家无奈摇头,说道:“当然我们也需要尽可能提升仪器稳定『性』和精密『性』,降低环境噪音,这才是解决根源『性』问题的最好办法。

另外我们需要在不同空间位置和空间距离布置多个引力波天文台,通过两个或多个天文台探测到的数据,大家相互验证也能更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更加确定数据的精准『性』。”

“听闻贵方准备在太空上布置大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在这方面我们其实是可以进行合作的。”

这时另一位ligo项目组的科学家说话了,眼睛有些期盼地说道:“一个在地面,一个在太空,大家的探测数据相互验证,更能助于对引力波研究的发展。”

把大型引力波天文台送上太空是每个引力波研究者的梦想,但受限经费和各种技术原因,很少有人能实现这个梦想罢了。

“这个事情事后再议,毕竟我们的飞船都在图纸上,我们的激光干涉天文台也还在工厂没出来。”

面对这个要求,刚一直在借助系统辅助理解ligo发过来的试验数据的陆毅笑着揭过这个话题,随后用笔记本电脑标注出几行数据显示在视频画面中,询问道:

“我刚在看你们探测试验数据时,发现了几行不同寻常的波动数据,它一闪即逝,杂『乱』并不完整。

我在你们的备注记录中看到你们把这一段数据标注为设备噪音,我想确定这样类似数据的出现频率如何?对这个数据的跟踪确定情况目前进行的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