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一灯破障,不败顽童古三通(1 / 1)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这是昔日大宋闻名江湖的五绝。
南帝便是一灯大师,身份虽然是五人之中地位最高,但性子却是五人之中最温和的,无论是见到什么人,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但是现在。
听到许仙的话,一灯大师脸上慈祥而又和善的笑容瞬间僵滞,然后变成了浓浓的不可思议,拧巴成疙瘩的眉心里面满是困惑,不懂为何许仙会说出这样的话。
“呼——”
将屏在胸中的闷气长吐而出,一灯大师并没有问题原因,而是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这是许公子的要求,想来一定是有正事,老衲就不多问个中缘由了,只是能否请许公子宽限老衲一晚,等过了今夜,到了明日,老衲便宣布还俗。”
或许是因为口音的原因,一灯大师的声音显得有些沉闷,说话时自带嗡嗡的特性。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心情低闷的原因,只是这一点许仙是绝对不承认的。
见到一灯大师如此上道,许仙一时间也不好逼迫什么。
他的目标不止一灯大师一个。
但之所以要先找他,那就是因为在现今的江湖里面,一灯大师算是佛门的排面人物,无论是其世俗身份还是实力方面,都不差于南少林寺方丈和尚大师。
其二则是为了布局大理国。
佛国之名虽好,但许仙实在瞧不上,便想着让一灯还俗,整顿皇族之后再指定刀白凤来接任大理的班子。
如此一来,佛衰道兴,才有下一步举措——
将佛刹改为宫观,改佛为大觉金仙,易服饰,称姓氏,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
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如此一来,佛门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不存其二,名存实亡!
许仙的脸上常洋溢着微笑,嘴角恰到好处的弧度总是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只是现在他面前的一灯大师看着他的笑容,却有一种食物链底端直窥顶点的毛骨悚然,仿佛是见到了什么大恐怖一般。
也不知联想到了什么,赶忙双掌合十在心口,做了一式拜佛礼,闷下头说道:
“老衲今夜想要卷抄佛经,招待不周,还请许施主见谅。”
或许是因为即将告别这个身份的原因,一灯大师的声音有些沉闷,连称呼也变得标准了些。
许仙的眼睛眯了起来。
淡淡的微笑变得浓郁,声音里不含一丝笑意的说道:
“前辈客气了,只是这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是以众生皆是沉沦于苦海的愚昧,而佛陀远在彼岸,高高在上俯瞰人间疾苦,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困厄当做磨砺人心的劫,是以信佛当敬佛,不可求佛。”
“信佛不须宣诸于口,敬佛不在为祂塑金身,而在于言行慈悲,倘若求佛,冲那雕像拜来拜去,自己却不事生产,亦或照做恶事,岂非是着相的渎佛之举?”
“波旬披袈裟罢了!”
许仙每吐出一个字,面上的笑容变深一分,到了最后,几乎是大笑着抨击大理上下为了拜佛,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
一灯大师乃是江湖有名的武林名宿,平日里待人温和,此时面目上却露出狰狞,犹如恶兽一般。
他的看家功夫是一阳指,因此他的手是极稳的,可现在他那双极稳的哪怕是得知自己的爱妃和好友师弟搅和在一起,甚至珠胎暗结都没有颤抖的手,此时已经抖若筛糠。
一灯大师从未骂过人。
但此刻想要骂人的心思却极为的浓郁,一句通俗易懂“你放屁”此时就憋在喉咙里,可他终究咽了下去。
并非是他被许仙的实力压垮,生死一事对于这些具有信仰的人而言,其实并不算太被看重的事。
更何况他已经死过一次。
真正让他闭嘴不言的,还是许仙的那句“着相”。
佛说,人有五毒,贪嗔痴慢疑。
讲得便是如何拔除人的五毒,从而获得大觉,明悟本心的法子。
他若是因此而生气,岂非是中了许仙的陷阱,敬佛而奉佛,只在乎佛的荣辱,而忽略了自身的修行?
实质上哪怕许仙在猪圈里面竖一尊佛像,天天供奉粪土肉蛆,对众生平等的佛而言和其他的祭品、其他的地方并无差别。
真正有差别、觉得愤怒的其实是那些看不破的僧人罢了。
许仙见到一灯大师强忍着愤怒,笑着起身说道:
“其实我并不厌佛,超脱己心的觉者并不让人厌弃,我厌弃的是那些打着佛的名号,拿着佛的经文,满口阿弥陀佛,却张开口袋,要人不停供奉香火钱的波旬弟子。”
“可惜的是,这世上真的僧人不多,多的是披袈裟的和尚。”
一灯大师压下去的怒火再度升腾起来。
只是这时许仙已经向外走去,以他的修为本不必走,但他还是慢慢的向外走去,边走边说道:
“大师,你若真是信佛,剃不剃头发,穿不穿僧衣,念不念经典,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一灯大师满腔的怒火随着这句话如潮水一般退去,整个人耸然一惊,浑身直冒冷汗。
是啊,为了向佛展示“心诚”,便割舍掉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绝了和人间的情、舍了人间的家,这样连人都做不成的家伙,又怎么可能是因为敬佛所以走向佛、成为佛的僧人?
众生平等,人佛之间岂有阶梯?
佛不在外而在人心,众生皆佛!
他着相了!
一灯大师忽得发出一声悲鸣,老眼含泪,却是仰天长笑,泪水滚滚,面上却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笑他曾经为国主,身负万民之悲欢,结果却因为一份“爱不得”,一怒之下出家为僧,因小爱舍大爱,自己求了个心安,百姓却为之动荡。
这算哪门子佛?!
这修的又是哪门子佛?!
一灯涕泗横流,却又哈哈大笑,两手奋力一展扯去僧衣,身上的气势陡然突破一个极限,却是打碎了天人壁障,却又被他压了下去。
他求的是佛,并不在乎武功的境界,更何况,他既然错了四十载,一朝幡然悔悟岂能抹去过去的罪业?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即便放下了屠刀,过往的罪业依旧还在,只不过心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并不意味着成就什么,也不会拥有什么大法力,只是会心甘情愿的赎罪罢了。
而现在,一灯,不,段智兴想要赎自己的罪。
……
许仙并不知道一灯的转变。
对他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找到那个布袋和尚的踪迹。
他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时刻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所以越快越好。
起初的目标除了一灯之外,还有掌握了如来神掌的古剑魂,金刚不坏神功的古三通。
前者的佛缘不必多说。
后者……
许仙只是觉得古三通这么一个实力高强的天才,本身还不归于道佛,比起前两者,他更符合布袋和尚与我佛有缘的条件!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明宋交界之处。
一身破破烂烂,打扮邋遢的古三通满脸不耐烦的看着面前打扮比他好不到哪去的和尚,挠着头说道:
“我说了,我不做和尚。”
“施主佛缘深厚,只是现在没有开悟罢了,贫僧只是跟着,不会劝失主投入佛门,不妨事,不妨事。”
胖乎乎的和尚笑着,裂开的大嘴像他衣服上的口袋一样合不拢,只是那双眼睛深深地藏在挤做一堆的眼缝里,就像他藏在袖子里的手一样,寻不到,看不见。
古三通烦躁的挠着头,咬牙切齿地看着那胖和尚,恨不得给这油光满面的和尚几个大嘴巴子。
但他之前试过。
哪怕他用出金刚不坏神功,也丝毫破不了这和尚的防,连牙都打不掉的拳头,在他看来半点力气没有。
所以这一路上他再没有对那和尚动过手。
偏偏这一路上,这和尚嘴上说着不插手,可每当他有什么诸如杀人越货……啊呸呸,劫富济贫的想法,在想要付诸实践的时候,这和尚都会横插一脚。
否则他一个堂堂大宗师,又怎么会变成这么凄惨的样子?
“臭和尚,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啊?我警告你,赶紧走!不然的话,小心我不客气!”
古三通从不骂人。
因为惹到他的人不需要骂,直接动手就好,惹不到他的人,他也不会用脏话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能力。
但是现在,看着面前油盐不进的和尚,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各种脏话倾盆而出,那流利的程度,完全是把他这二十年来的郁闷全部发泄在了布袋和尚的身上。
古三通的话已经脏到周围的人不忍直视,连看都看不下去,拔腿就跑的地步。
布袋和尚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平缓了下去。
他的脸是极其圆润的,笑起来的时候五官挤成一团,可不笑的时候,反倒显得极为惊悚。
古三通看着他平缓起来的神情,嘴里的脏话逐渐变轻、变缓,因为那双眼睛里面有两个瞳孔。
目生重瞳,异象也。
顿了顿,古三通忽然义正言辞的说道:
“大和尚,和你开个玩笑,你怎么还严肃起来了?你们和尚不是讲究‘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吗?”
“你不会连这点胸怀都没有吧?不会吧,不会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