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光的丞相府(1 / 1)
沈丞相的女儿沈珺卿,嫁给六皇子的时候刚满十六岁,却没想到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了皇后。沈家一个丞相一个皇后,在当时混乱的局面下,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风光表面背后的苦楚,哪是寻常人能看穿的。
沈厚从年轻时就开始辅佐宁弘帝,从侍郎做到尚书再到丞相,在朝的十多年间深得皇帝喜爱,就连沈珺卿与六皇子的婚事亦是弘帝指腹为婚,沈家的根基在那时起就已扎得稳稳的。
而沈厚本人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当职期间勤政廉洁,在百姓中颇有声望,弘帝有了他这个左右手,也将宁幽国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盛世。
弘帝晚年多于病榻之上,朝中事务大多交给太子处理。而由于丞相是六皇子内定的岳父,太子虽表面尊敬,实则不敢重用。
弘帝在位的最后一年,沈厚成了挂名丞相,辛酸自知。也正是这一年,宁幽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六皇子有篡位之心不是一两天了,但自古长幼有序,再加上宁幽国三代皇帝都是太子名正言顺继位的,大多数人也只当六皇子是小孩子不懂事,并没有多加在意。就连太子本人也因太过放松,被人暗地里打了个措手不及,举证他卖国通敌,活活气死了宁弘帝,六皇子篡位之事,势在必得。
但在这之中,沈厚作为六皇子的岳父大人,其实并不知此事。不仅是因为六皇子一席人怕他太过刚正不阿,而且那时他已没有丞相实权,反而能掩人耳目,让太子放松警戒,以为六弟不会乱来。
直到东窗事发,六皇子继位,沈厚后悔莫及,就连事后追问女儿时,才发现原来她也被蒙在鼓里。
新皇登基,沈厚继续担任丞相,但就篡位之事,秉着对先皇的愧疚之情,沈厚只帮宁武帝打好了根基,便以年岁已高为由辞去了丞相一职,而国舅沈珺尧也正是那时,决定放弃入朝为官改为经商。
宁武帝生性善疑,见丞相与国舅主动让贤,自然乐得其所,好提拔自己的心腹。但不知是得了什么怪病,还是真应了灵隐族长的预言,宁武帝登基后第二年,便开始时常生病,身体每况愈下,多少名医良药都无法根治。
这般的身体,连治国都难,更别提生儿育女,所以在武帝驾崩之时,膝下只有皇后的太子和一位妃嫔的公主,真真是因果报应。
好在太子从小跟着外公学习,个性正直品行端正,就连名字紫延也是外公所取,希望他能有高尚的品质并延续一生。
太子七岁登基,虽然小小年纪就肩负重任,但经过十五年的锤炼,一点都不输给当年的宁弘帝。爷爷于他是榜样亦是对手,他希望的不止是像爷爷一样,还要让宁幽国在自己手中发展得更强大,走得更远。
虽然宁幽国资源丰富,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有限,水运并不发达,能下河的多是些载人的屋棚船,拉货的少之又少,更别说是大型货船。
幻城的水陆虽四通八达,但往来的商队多数选择陆路,也是因为没有大船可供他们用来拉货。沈珺尧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到造船开船行。
既然决定了方向,技术上的问题自然要找人商讨,而当年拜在丞相门下的能人异士们,就是最好的参谋。
短短半个月时间,沈珺尧就在父亲的支持下离开了丞相府,带着一堆幕僚来到幻城,开创自己的事业。谁都没有想到,当初连宁武帝都看不起的国舅爷,竟在二十五年后撑起了整个宁幽国的水运事业。
沈珺尧刚到幻城一年,便取了太守的女儿为妻。当时的沈厚已不是丞相,而沈珺尧也未入朝为官,风光一时的沈家落得如此,很多人都觉得可惜。
再加上丞相一生廉洁,光靠俸禄只能维持丞相府的大小开支,根本没多少钱供儿子做生意,沈珺尧在一时之间从大少爷变成了下等商人,越看越让人心寒。
可外界的想法并没有影响国舅爷开船行的信心,反而觉得没有了光环,减少了很多压力和麻烦。沈珺尧乐得其所,专心研发自己的商船,沈夫人也一心支持丈夫,一个人将沈府上下打点的妥妥当当,深得父子俩满意。
武帝八年,沈夫人继儿子沈琉昭之后,生下了一个小女儿,而就在沈小姐出生的第二天,皇帝在早朝上吐血晕倒了。可能是因为毕竟是皇亲国戚,皇帝有事,家中也不便办喜事,沈家的千金就这样默默地来到世上,甚至连满月酒席都没有。
宁武帝驾崩,新皇登基,宁幽国上下手忙脚乱,沈家的小女儿自然也再没人关心,就这样一天天平静地长大了。
但奇怪的是,一年过去了,从来没人见过沈夫人带着女儿出门,就算有亲戚前去探访,也只是推说女儿打出生身体就弱,怕受风寒不便见客。而更让人诧异的是,不知何时,沈家连家里唯一的两个下人也给打发走了,沈府只剩一家四口和一个老管家。
种种奇怪的表现,让人不得不猜测沈府的小女儿一定有什么隐疾,有说得了怪病的,有说脸上生疮的,甚至还有人猜测双手长了十二个指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谣言如同当年谈论那郊外的竹林一般,流入幻城的大街小巷。
随着沈珺尧的生意越做越大,幻城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宁幽国第二大繁荣城池,在加上与皇帝同岁的大儿子入朝为官,短短三年便成为掌管水利的水部郎中,沈家一跃成了决定宁幽国水运业兴衰的大家,关于沈小姐的传言自然就慢慢淡了下来。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