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沈小姐入住深宫(1 / 1)
宁幽国皇宫的西北角有个迎霞殿,因皇宫内第一个迎接朝霞的宫殿便是此殿,顾而得名。
但由于此殿离顺和殿最远,周围又没有其他殿舍,所以是皇宫中名副其实的冷宫,平日里甚至都无人前来打扫,自然也就落得一个清静。
迎霞殿不大,弘帝在位时,偶尔会趁上朝前,与自己最喜欢的德妃相约来此,享受片刻的安宁。
后来武帝继位,太后将德妃遣到此处,没过半年德妃便郁郁而终,迎霞殿也从此成了冷宫的代名词,再也无人居住。
但今日,一向僻静的迎霞殿,此刻却悄悄地迎来了一主一仆,二人跟在一位老宫女身后,默默地走进了迎霞殿的宫门。
“巧婆婆,这屋内如此乌烟瘴气,小姐身子羸弱又有喘疾,可否禀报太后另行安排一间?”红袖一手搀着小姐,一手在空中不停摆动,样子似要把那浮尘挥去一般,好不。
而走在前头的老宫女刚推开房门时,也被这满房的浊气吞噬,急忙捂住了脸鼻,此时又听到了红袖的抱怨,虽心有余却力不足,于是开口说道:“红袖丫头,太后本因大选之事,就命人将后宫的所有宫殿打扫了一番,许是这迎霞殿本就是冷宫,所以宫女们有所怠慢。不过小姐二人既是前来藏身,太后也不便大张旗鼓弄个显眼的地方,不如就在此凑合凑合,说不定等风声一过,便不用再呆在这里了,您说是罢,沈小姐?”
一旁的如梦听了巧婆婆的话,深知太后也有为难之处,所以并不准备挑剔,随即轻声开口道起谢来:“巧婆婆,这次如梦前来,恐怕令太后与你着实烦恼了一番,还请你回去帮如梦跟太后捎句话,就说如梦进宫后一定会恪守本分,绝不给太后添丁点麻烦。”说罢,如梦从袖中掏出一个翡翠玉镯,交到巧婆婆手中,并点头示意让其收下。
巧婆婆低头看了看玉镯,默默地藏入腰间,笑着握住如梦的手说道:“还是沈小姐通情达理,我是太后的陪嫁丫鬟,跟了太后几十年,沈家亦有恩于我,我为沈家办事自是理所当然,沈小姐不用如此客气。
今日之后我就不便再经常前来,还请沈小姐二人多多照顾自己,若有要事,再让红袖丫头拿着太后的令牌到合祥殿去,到时我自会妥善安排她觐见太后。”
如梦听了巧婆婆的吩咐,微微地点了点头。
巧婆婆也将提前命人搬来的大木箱子打开,交代了红袖几句后,便朝如梦行礼离开。
待巧婆婆走后,红袖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抱怨,脱口而出:“小姐,咱们虽是来此藏身,可您好歹也是沈家的千金小姐,太后不安排个好点儿的房屋也就算了,怎么您还要自己破费,给那婆婆好处。”
如梦在一旁探头看着巧婆婆准备的东西,心中窃喜太后待自己不薄,只是身后的红袖太过聒噪,实在很想用东西堵住她咿呀的嘴巴:“太后十六岁嫁入皇家到现在,已有二十五年的时间,这期间皇室争斗不断,后宫更是女人的无烟战场,她老人家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我无法想象的,而说到最了解皇宫的人,恐怕也正是身经百战的沈太后了。
所以她老人家将咱们安排到这里,自然有她的道理,也一定能保咱们周全,不然爷爷也不会留下锦囊,让我走投无路时取来参考,既来之则安之,你也就不要再抱怨了。”
红袖听了小姐的话,虽不能感同身受,但也不得不妥协,连小姐都不嫌弃的屋子,自己还有什么可挑的。于是只好来到小姐的身边,一同查看起箱子里的东西来。
只见那箱子里可真是应有竟有,什么煮饭的锅子,取暖的手炉,就连蔬菜种子也分门别类的装在小布袋中,着实令红袖惊讶了一番。
“看来你我今日有得忙了。”如梦看着在一旁一一细数合不拢嘴的红袖,笑着说道。
而正在她主仆二人收拾物品的同时,巧婆婆也已回到了合祥殿内,根本不知太后已撑卧在案上等候她多时,终于不用再望穿秋水了。
“一切都安排好了么?”见巧婆婆已到跟前,太后急忙起身问道。
巧婆婆朝太后行了个屈膝礼后,上前一步轻声回答:“回太后的话,都安排好了,只是那迎霞宫怎么说也是多了两个人,奴婢怕早晚会有人发现。”
可太后听了却摇了摇头,出声解释:“没事,那迎霞殿平日里本就鲜少有人前去,更何况方才我已让人召来了掖庭令,暗示他会安排一个女子入住迎霞殿,柴禄是个有眼色的人,自然不会多问便把事情办好,晚点你抽空再去一趟迎霞殿,就说有什么需要,便直接拿着我的令牌去掖庭局找柴禄,尽量减少我与迎霞殿的往来。”
“是,太后。”巧婆婆听了太后的吩咐,在一旁答应着,随即便要转身离开,去安排宫女们准备晚膳。
可身后的太后却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向要走的巧婆婆:“如梦可有嫌弃那屋子脏乱?当年德妃在那里忧怨去世,她可有害怕?”
巧婆婆见太后问起沈小姐,虽有些诧异,但想想毕竟是太后的亲侄女,多少还是会有所关心,于是开口答道:“太后请放心,沈小姐并没有嫌弃迎霞殿,倒是一旁的丫鬟有所抱怨,不过也被她家小姐压了下去。”
太后听了点点头,继续问道:“如梦是个怎样的女子?老丞相在世时,时常夸这个孙女伶俐美好,还说如若没有那掌中的胎记,定能伴在延儿左右,掌管后宫。”
巧婆婆见太后有所期待,突然想起方才沈小姐送的翡翠玉镯,于是浅笑着回答:“沈小姐天资聪颖,待人有礼,不似一些官家小姐娇气,不过脸上一直戴着个金色的面具,许是为了掩人耳目,奴婢并没有看清相貌。”
&nbs
p; 太后听了有些遗憾,自己唯一的亲侄女,却无缘与自己见上一面,真是造化弄人啊。
叹息着,太后轻轻挥手示意巧婆婆退下,自己侧靠在棉枕之上,想起了当年老丞相当年的嘱托。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