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锋芒(5)(6)(7)(1 / 1)

加入书签

吾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小说非一般倾城:朝颜皇后全文阅读尽在/files/article/html/69/69422/

全速更新小说非一般倾城:朝颜皇后免费阅读请继续关注

  初露锋芒(5)

  这几个问题确实是大秦社会的弊端问题。()

  难得的是白夕煌居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并想到应对策略。

  比如大秦有封地的臣子或买得大量田地的商贾,可以对租用自己土地的佃户制定田赋,这些人偏偏贪得无厌,加重田赋,让封地内的百姓苦不堪言。

  白夕煌打算大秦田地分级统一税赋,所有田赋上缴朝廷,再由朝廷把各封地所得税钱分给封地主人,杜绝封地内乱征税的现象。

  白夕煌见我看得聚精会神,奇了:“你还真看懂了?”

  我合起文书,由衷佩服:“以我这等平民百姓的角度,我觉得税赋、私田制和藩镇募兵这几方面的改革方案,都是有利于民、减轻百姓负担的改革,相信百姓都会为之欢呼,你这次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值得称赞

。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更为迫切。”

  白夕煌提起精神,目光炯炯注视我。

  “什么改革?”

  我道:“官僚改革,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察举制选官种种弊端已经很明显,并且给大秦的**带来不少的危害吧。大秦现在的官员选拔混乱,察举制由各州郡的官员进行推举,条件是孝仁,但是真正按这个标准选拔的有多少,有钱的走后门买通官员,有权的推举自己家族子弟。”

  “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上来的人草包纨绔子弟居多,相反不少贫穷却有才华的人被埋没。试问由一班庸才治理下的国家,能有什么大发展,即使你实施了改革,下面的官员阳奉阴违,改革就成了句空话。以史为鉴,清明**的朝廷带来太平盛世,庸碌当道的朝廷只会令国家一日一日走向衰落。”

  白夕煌点点头:“你说的不无道理,现在大秦庸官太多,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为民办事,整天想着收刮民脂民膏。我早就有心治理,但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官僚,想找出一个选拔人才公正廉明的方法并不容易,而且我也快死了,纵使有心救国也无力回天。”

  初露锋芒(6)

  白夕煌提到这个问题,悠长叹息,不无遗憾。

  “白夕煌,我有一个建议,你要听听吗?”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打量着他的神色。

  根据历史的发展,察举制已经不适应潮流,科举制应该横空出世。

  这里不是中国历史的朝代,那么隋朝出现的科举制,我移花接木到这边,也算为国为民,不会影响历史进程。

  只不过我这样做,白夕煌对我的身份会更加怀疑。

  “你说吧,若是有价值,说不定我会采纳

。”白夕煌用一种半开玩笑的语气,他大概还是不相信我能提出些好建议。

  事实上以我的头脑确实无法想出科举制度,这种复杂而庞大的考试系统,但好歹我也是穿越女一枚,再没脑袋也懂得借鉴先人成就。

  “既然怕察举制容易徇私舞弊,那不妨借鉴下太医署医官的入署考试,我们太医署的入署考试,是通过考察医学徒对药理和治病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看诊,来给学生评分,按名次录用。”

  “而选拨官员也可类似制定选拔考试,出题考察考生对时政的看法,或处理政务的能力,通过严格的出题和考官审核,以此来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考生只要能够通过考试,无论出身贫富,都有资格为官,这样也不会埋没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

  白夕煌精神一振,终于坐直身子,神态中再无调侃之色,认真问:“那么该怎样具体操作?”

  我侃侃而谈,详细说明如何制定开科取士的规定。

  考生该如何参加州郡举行的乡试,到达条件后可上京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贡士后再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

  殿试后由几位主考官阅卷,向皇帝推荐三甲人选,再由皇帝亲笔钦点第一甲录取的三名进士,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除此三人外,其余登科者,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我又阐述如何进行出卷,安排考场、考官,制定规则防止舞弊。

  初露锋芒(7)

  我总结道:“选拔人才很重要,但培养人才更重要,如果能在各州郡建立学馆、书院,让平民百姓也能读书识字,必定能发掘出更多人才。”

  我长篇大论结束在余音袅袅的书房侧殿中。

  白夕煌的表情难以言说,大概可以用一个句话形容:无以伦比的震撼以及惊艳

  “啪啪啪……”侧殿外的上书房传来鼓掌声,

  “皇后好才学,你所说的科举制选拨人才,老臣听了如醍醐灌顶,佩服佩服。”

  我听出这是左相冯邺的声音,心中一惊,这左相怎么比其他人早回来,还不经通报进来,看来白夕煌对他的信任十足。

  “进来吧。”白夕煌道。

  左相冯邺激动掀帘进来,后面居然还跟着满目震惊的齐韫。

  俺知道俺又要出名了~~~~他爷爷的,总是这么倒霉。算了,老是藏拙,让我也厌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吧。

  “左相怎么一眼就认出我。”我镇定问。

  我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冯邺慈眉善目、须发皆白,脸色袖润气度淡然,看得出是个非常注重修心养性的人。

  冯邺笑着作揖:“皇后娘娘,自有一股常人没有的气度,老臣七十有二,若不能看出皇后娘娘的身份,这辈子也算白活了。”

  气度,我自己上下瞥了眼自己,硬是看不出自己的气度在哪里。

  白夕煌惊讶之色已褪去,他举袖轻咳了声,问:“左相对皇后提出的科举制有何看法?”

  冯邺难抑激动之色:“皇上,老臣觉得皇后这个建议切实可行,我们大秦子太祖皇帝以来,历经三百多年,正因为这可以作弊的察举制,让官员竞相推举自己人当官,以至于世家大族如雨后春笋冒出,占据了大部分官位,拥有过大的权柄,严重威胁到皇权。”

  “老臣以为这科举制公平严谨,并且能真正选拔出有用之人,不限贫富,让百姓也有机会当官,这能杜绝士族一家独大的问题,也减少庸碌子弟当官危害百姓。”享受阅读乐趣,尽在吾网,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