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官府来人(1 / 1)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官府来人

想到张岳林可能出事,莫问和锦凌公主都吓了一跳,心里猛地一沉。这个张岳林虽然是老江湖了,武功也不错,可现在兵荒马乱的,要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就糟了!可问题是从这里去黎国那么远,又没法取得联系,谁知道他到哪里了?要找他有如大海捞针,难上加难啊。这种时候要是有手机多好!只要打个电话给他,不就知道他在哪里,什么情况了吗?

才这么一想,锦凌公主马上意识到自己犯傻了,这是在古代,哪来的手机?还是现代好啊。要是张岳林有手机,那又何必亲自来寻莫问,之后又回去找她?

莫问见锦凌公主十分担心,拉起她的手劝道:“雨惜,你别急,我派人去打听,一有消息马上告诉你。张大侠在江湖上混了那么多年,独来独往惯了,一定不会有事的。”

锦凌公主叹道:“早知如此,就不该让他自己来找你。这么远的路,要真出了什么事,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啊。唉,我要是让他跟我一起来打仗就好了。”

莫问知道锦凌公主很重视这个朋友,他也很喜欢张岳林,他们一起护送她去黎国的路上,两人还经常切磋闲聊,甚是投缘。如今张岳林因为他而失踪,莫问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可说到打仗,莫问又担心了。如果张岳林当初真的随锦凌公主来打仗,那他们遇到洛旻风的军队时该如何?他不相信锦凌公主会忍心杀自己国家的大将军和将士们,更不相信洛旻风会因为她是锦凌公主而投降,率领西莫的军队向黎军投诚。

虽说锦凌公主现在想自己拉队伍,可王宫那边对她是什么态度还不知道。如果她得到王宫的支持,国主必定要接她回宫,那莫问怎么办?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以一个和尚的身份跟公主回宫的,那算怎么回事?而以准驸马的身份跟随锦凌公主回宫更不可能。一旦国主接回锦凌公主,军队的事情就不完全在她的掌握中了。如果国主仍然生气,要把锦凌公主抓回去囚禁起来,她的梦想不就落空了吗?到时候别说自己拉军队做大事了,只怕丹化寺还会再次遭殃,落个结党营私,图谋造反的罪名!

“我这么想是不是太自私了?”莫问悄悄问自己,“我个人的安全还是小事,连累了寺院和师弟们,就是我这个做大师兄的罪过了

。也罢,先看看再说,只要雨惜平安我就放心了。”

他安慰了锦凌公主半天,又和她商量若是王宫来人该怎么办。正说着,忽见听心来报,说官府来人了,不知道要干什么,叫莫问去瞧瞧。

莫问一惊,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忙叫锦凌公主先回避一下,他去去就来,说完带着听心直奔前殿。锦凌公主不放心,也悄悄尾随他们前往。来到前院,她躲在一旁偷看,只见一个县官模样的男人带着一二十个兵勇,正与莫问寒暄。

县官说:“师父,有礼了!下官此次前来搅扰,实为公主而来。”

莫问还了一礼道:“大人客气,不知想找的是什么公主?”

县官耐心地说:“听说有人在这丹化寺里见到了锦凌公主,下官特来接驾!”

莫问心中一紧,眼珠转了转说:“大人,道听途说之言不可信。本寺被蒙将军烧毁,现正重建,十分不便,还请大人回吧。”

县官一瞪眼,看了看正在敲得叮当响的院里,又看看房顶上在盖瓦的工人,忽然笑道:“师父,怎么,难道连请我喝杯茶都不舍得?”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莫问也不好再拒绝,只得请他到后面禅房喝茶。县官暗地嘱咐手下到处搜查,要他们见到锦凌公主就立刻来报告。他们刚到禅房坐下,莫问亲自给县官泡了茶,还未入口就见有两个兵丁来报,说后山有人在伐木刨花。莫问一惊,心想糟了,这下全完了!

县官点点头让兵丁退下,自己则慢条斯理地捏着八字胡说:“师父,敢问后山伐木所为何来啊?”

莫问答说:“回大人,本寺既在重建,后山又有现成的木料,不就地取材,莫非还要舍近求远么?”

县官哈哈大笑,连连称是。两人言语交谈之间,他频频试探,莫问都一一应答,毫无破绽。县官坐了一会,喝了半盏茶,说他听说方丈大师已归西,想去大殿烧香拜佛,捐点功德,也算是表表敬意。莫问答应了,引着他朝大殿走去。

锦凌公主也跟着他们去了大殿,藏在佛像后面

。莫问亲自为县官拈香,敲木鱼念经。县官则虔诚地敬香拜佛,跪在蒲团上微闭双目念念有词。

念毕,县官站起来,从袖中掏出一张锦帛大声说道:“丹化寺接王令!”

莫问一听慌忙离座,深深低下头去合掌听令。国法规定,寺院,道观及庵堂里的各种出家人,不管是佛门、道家的门内弟子还是俗家弟子,都可以不对王上行跪拜之礼。但若是他们犯了必死的罪行,认罪伏法之时就应跪拜忏悔了。

县官见莫问准备好听令,就一本正经地宣读道:“据悉,锦凌公主已秘密归国,现在丹化寺调息暂住。孤王已彻查事实,丞相乃金辰国奸细,罪该万死。锦凌公主为国锄奸,原定之罪为冤案,特颁令撤消。着元空县即日护送锦凌公主返京,有要事商议。”

莫问听了,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他原以为西莫国主不会接回锦凌公主,反而会因为她帮助黎国来打南部诸国而大发雷霆,另行拘捕。没想到这县官大人竟然拿着王令来讨要锦凌公主,他不交也不是,交也不是,不禁犯了难。

县官微微笑道:“莫问师父,既然公主住在寺中,还请师父去把公主请来,下官也好交差。”

莫问答道:“可是,锦凌公主并不在寺中,叫我怎么交?”

县官疑惑地扬起眉毛说:“王上到处布有眼线,他深处深宫都知道了,不会有假吧?”说完把王令交给莫问。

莫问接过王令,为难地低下头去,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可就是想不出对策。他不放心把锦凌公主交出去,深恐这是个圈套。但这王令确确实实是真的,没有半点做假的痕迹,难道丹化寺一直都在被监视?

还没等他想清楚,就听“嗖”的一声,从佛像后面跳出个人来,轻轻落在面前。莫问和县官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却原来是锦凌公主。

县官一见大惊失色,连忙倒头就拜,激动地说道:“下官卢智参见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莫问见她自己跳出来,也不好再隐瞒了,只得也施礼问安。

锦凌公主说了声“免礼”,伸手将莫问手里的王令拿过来看

。这是一张锦帛,上面写着隶书的王令,确实如县官宣读的那样,还盖着国主的大印。她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看不出真假,就又还给莫问,叫他看看是不是真的。莫问看后说是真的,锦凌公主却仍不相信,又问县官这王令是从哪里来的。

县官见公主怀疑王令的来源,吓得叩头拜了几下说:“公主莫怪,这王令乃是京城的侍卫大人送来,命下官来接驾的!”

锦凌公主皱眉道:“那侍卫何在?”

县官答:“他传了令就匆匆回京去了,命小的亲自护送公主回宫。不知公主何时可以动身?”

莫问心里暗道,难道他刚刚和锦凌公主一夜定情,就要因为一纸王令而分别?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随同她进宫的,这一别,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不禁十分伤感,暗暗祈祷她能拒绝入宫。

谁知锦凌公主却说:“也好,我正想看看父王呢!这样吧,三日之后出发。你回去准备吧,给我多备点儿衣服。”

县官为难地说:“公主,按照规制,您的衣服必须照着宫里的样式做。那个样式,本县也不是做不来,只是需要的时间会稍微长些。若公主不着急,请多给几天,等下官筹备完毕再动身也不迟。在等衣服的这段时间,还请公主移驾官邸,以免在这山上挨饿受冻的。”

锦凌公主却挥挥手说:“不必了!我和丹化寺有缘,就喜欢住在这里。至于衣服嘛,你准备几套合适我这身材穿的女装和披风就行了。宫装等我回宫再换,不用你费心。”

县官一听大喜过望,急忙叩谢。锦凌公主不耐烦地把他打发走,见莫问满面愁容,便问他怎么了。

莫问尴尬地干笑了一下说:“啊,呵呵,没,没什么。恭喜你,就要回宫了!”

可锦凌公主却高兴不起来,她总觉得进宫好像没什么好处。记得她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洛旻风就是要抓她回宫受刑的,而回去受刑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她才拼命的要逃跑。人在遇到绝境的时候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强大的能力,许多东西都是逼出来的。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她的身份和过去的事情逼成这样。现在虽然说杀掉丞相的罪名已被撤消,可她投奔黎国,又率军来与南部各国为敌,已经是叛逆,这可不仅仅是杀个人那么简单!那个西莫国主,又会怎样对待现今的她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