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淑妃探望(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十一章

淑妃探望

天气越来越暖和,北方也渐渐现出春色,人们都换下冬装,开始洗冬天的衣被。

年尘雪发誓不再管政治,可心里却怎么也放不下。她母亲已经被兰汝亭接到了黎国,可不管说什么都不愿意住在宫里,她只好在京城找了所房子,又请了几个丫鬟家仆服侍。

从高贵的太后到寻常人家的老太太,年尘雪的母亲心里十分不满,总是抱怨。当初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来,兰汝亭只得哄她说年尘雪病重,劝她无论如何一定要来看看。俗话说女儿是娘的心头肉,太后最疼爱的也是年尘雪,当然不放心,就这么匆匆赶了来。

到达黎国王宫后,太后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又看到年尘雪好端端的,什么事都没有,顿时大怒,吵着要回西莫。年尘雪将现在的形势分析给她听,说西莫难免战事,为了让她老人家平安,只好将她接来

“哼,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太后愤愤地说,“倒不是我贪恋太后的宝座,只是离乡背井住在别国宫中,心里空落落的。再说,真要打仗了,你那些叔叔伯伯们怎么办?他们可都是我的亲骨肉啊!尘雪,娘担心你,怕有一天明秀不要你了,咱娘俩……唉,太凄惨啊!”

年尘雪知道母亲的心思,可如果不把她接来,真打起仗来的话,她实在不能确保母亲的安全。至于那些叔伯,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而且,如果是她亲自率兵去攻打西莫,到时候只怕他们会把母亲抓住做人质,逼迫她就范。年尘雪不想母亲涉险,更不愿让母亲亲眼见到战争的残酷场面,所以不管怎样都要把她接到自己身边。

现在听母亲这么说,年尘雪也黯然神伤,低声说:“真要有了那一天,女儿带母亲找个没人认识咱们的地方,我养你。等你归天,我就做个游侠,流浪江湖。”

太后听了十分伤心,掩面哭泣,不再多说。年尘雪抱住母亲,也忍不住落泪。

明秀知道年尘雪的母亲来到黎国,也亲自过来看望。见她们母女二人相拥而泣,他还以为不过是多日未见,思念所致。得知太后的真实想法,明秀十分难过。他原以为自己足可给与年尘雪幸福和满足她的心愿,没想到却忽略了她的母亲。

他保证道:“请太后放心,您在黎国一日,我就以太后之礼相待一天,绝不让您受到半点委屈。尘雪跟了我,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母亲,您就放心吧!”

太后却说:“哼,别以为我不知道!尘雪到了这里,婚礼都取消了,你还不是我的女婿呢!”

明秀听了大窘,只得解释说:“本来一切准备妥当,尘雪她突然不愿意……”

“胡说八道!”太后骂道,“一定是你没有把后宫安排好,尘雪不想受那些嫔妃的气,这才不愿意的。只要我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天,就绝不允许谁让我的女儿受委屈!”

明秀连连称是,一再保证说他对年尘雪是真心的,爱她视若珍宝。太后好不容易才相信,又问明秀何时与年尘雪大婚。

年尘雪在一边插嘴道:“母后,是女儿不愿意,你就不要操心了

。”

太后生气了,责问道:“你要是不愿意跟他,当初就不该和他一起到黎国来!现在住到人家宫里,又不跟他结婚,这算怎么回事?”

明秀低声劝道:“尘雪,你看,既然母后在此,不如我们就完婚了吧?”

年尘雪却摇头说:“不,不行。天下一日不定,我就一日不成婚!”

太后无法,只得愤愤地甩袖离去,让兰汝亭陪她回到年尘雪替她准备的那所宅子里,说要在这里住着看到年尘雪结婚才肯罢休。

明秀见闹得这么不愉快,不禁暗暗后悔,如果当日不管年尘雪怎么说都拉她行完大礼,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为了太后的安全,明秀专门派了一队侍卫保护她,怕伺候她的人不够,又另选了十几个乖巧的宫女和几个小太监过去。这样一来,太后心里总算舒服了些,也就安心住下了。

淑妃得知,忙备了两大箱礼物送去,自己也亲自登门看望。太后见淑妃来,知道她是明秀现在最宠爱的女人,心里很不舒服,装病不见。但她却悄悄从窗子上捅了个眼偷看,想瞧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能让明秀如此钟爱。

看到淑妃的样子后,太后心里暗道:“哼,一个妖艳的小蹄子,下巴太尖,有克夫之命。真不知道明秀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宠她!还不如我家尘雪十分之一呢,难怪只做了个淑妃。”

一个宫女见她这样,小心地说:“太后,淑妃一片好心,您就见见吧。”

太后正要说话,淑妃也在外面恳求道:“太后老佛爷,您既来了,便是贵客。臣妾不过是个妃子,您就当多了个使唤的人儿不好吗?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想穿的,您尽管开口,由臣妾去给您置备。您这样不见臣妾,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犯了多大的错呢!”

这淑妃一副伶牙俐齿,倒把太后说动了。确实,这里是黎国,虽然她在西莫是尊贵的太后,可到了这里就成了客人。人家能礼遇她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她耍威风的地儿?明秀给她派了这么多人伺候,好吃好喝好穿好用的供着,除了是住在宫外的院落,与在西莫王宫并无区别。她若连送礼上门的淑妃都不见,传出去还不是丢西莫的脸!这么一想,太后就叫宫女开门,把淑妃让了进来

淑妃一见太后就跪地行礼,果然真把她当作是本国太后一般。太后一看她带来这么多礼物,都是些值钱又漂亮的玩意儿,又听她说话乖巧,心里早就放下了。见淑妃如此知书达理,她当然也不好为难人家,就笑着叫淑妃起来。

“多谢太后!”淑妃起来说,“宫里姐妹众多,知道您老人家来了,都想来看望,就怕您不高兴,嫌吵。这不,我就自告奋勇代大家先来看看。”

太后道:“哟,说哪里话来!我是初到黎国,诸多不便。再说,我女儿尘雪是明秀以王妃之礼下聘迎来的,如今过了这么些日子却还没有举行大婚典礼,我这做娘的自然要问个缘由。”

“谁说不是呢?哪家嫁女儿也不能随便,更不能委屈了呀!锦凌公主那可是天下第一的美人儿,又聪明能干,就算给她天后的礼节迎进宫来也不过分。”淑妃附和着说。

见她这么说,太后很高兴,得意地说:“我女儿这等姿色本事,做个王后绰绰有余。我听说明秀一开始也是要她做王后,是她自己不愿意的。有这回事吗?”

淑妃为难了,她虽然知道明秀极其宠爱年尘雪,可却不知道他对年尘雪说过什么。听到王后如此夸赞年尘雪,她心里有几分嫉妒,却没有表现出来。毕竟年尘雪不是个一般的人物,若闹僵了,只怕她们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她笑了笑说:“太后,锦凌公主是否说过这样的话,臣妾是不知道的。不过,国主要立她为后,臣妾绝无二话。臣妾不过是个淑妃,这么大的事情,轮不到臣妾插话。”

太后见问不出来,也就按下不表,寒暄几句后就打发淑妃回宫了。

宫女们将淑妃送走,一边收拾那些礼物一边说她如何如何好。太后都听在耳里,心想如果明秀的嫔妃都是这样的就好了,有朝一日年尘雪做了王后,也好管理。她见宫女们收拾的礼物都很不错,突然善心大发,赏了几件首饰给她们。宫女高兴坏了,急忙跪谢。

“唉,不要客气了,女孩子家家的,怎能没几件像样的首饰呢?”太后感慨道。

宫女们答应着出去,在廊下悄悄议论,说这个太后真是个好人,很愿意伺候她。太后听到了,心里一乐,不禁露出了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