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统一天下又如何(1 / 1)
第六十三章
统一天下又如何
在屋子里关了一天后,年尘雪连续写了许多封信,有给西莫王,她的叔叔的,也有给那些联盟国的。她让他们都归顺黎国,详细分析了现在的局势,说她已是明秀的王妃,天下必将归于黎国,若是负隅顽抗,只有拼死一战。
西莫王早就知道年尘雪的志向,而且很是心疼这个侄女,如今接到她的信,也就二话不说,向黎国递交了国书。其他几个联盟国一看大势已去,也没有心思再战,知道就算抵抗下去也没用,还要徒增伤亡,浪费粮饷。几下一思量,待黎军一到,草草交战一番后,他们发觉黎军果然强大,也都纷纷投降
。明秀从没打过这么顺利的仗,却不知道是年尘雪事先做了劝降的功课。
拿下这些国家后,明秀依照以往的惯例,将那些劣迹斑斑的官员一一法办,又任命新的官吏进行改制管理,并安抚百姓。做这些事情也颇费周章,明秀没有那么多时间逐一监督,就下了命令以后班师回朝,让他们半年后到京城述职。
打完了仗,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明秀不能懈怠。如今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疆域不大的黎国了,而是整个九州,要做的事情自然多出几倍。明秀深知责任重大,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很多很细,而且还会有许多复杂的事情需要一一解决,只能一步步来。要想把整个天下治理完善,没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他感觉得到肩膀上的重量越来越沉,甚至觉得即使自己鞠躬尽瘁也未必能尽善尽美,便打算举贤荐能,网罗人才。
如此一来,九州终于统一,年尘雪见天下大势已定,总算心情舒畅了些。不过她没想到会这么容易,好像与当初预想的不一样。最初她以为很容易,可若不是有楚明佑帮忙,她要灭金辰国和濉溪国也很辛苦。而若不是明秀早就将水瑟国、高戊国以及束风国拿下,只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天知道要打到猴年马月!可见,有一个明君是多么重要!
今日已是八月十五,年尘雪的中秋之夜却只能一个人在这山上度过,不免心觉凄凉。可是一想到天下平定,九州统一,她又深觉欣慰。
侍卫和侍女们早已听说,纷纷欢天喜地,击鼓庆贺。年尘雪独自站在亭子里遥望远方,不知明秀何时回来,心里惴惴不安。
“公主!公主!”小莲三步并作两步地跑来,边跑边喊。
年尘雪转身看去,见小莲提着裙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忙问她怎么了。
小莲跑到面前,激动地说:“宫里传来消息,说王上已经统一天下,将那本不愿投降的两个小国灭了!太好了,这样,您就可以回宫了!”
其实年尘雪是否回宫倒不是由天下是否统一决定,只是明秀出去征战,担心她一人呆在宫里,或许会被那些嫉恨她的后妃所害,这才将她送来山上静养。就算后妃们不敢害她性命,可她一个人孤立无援,耳边总听着那些非言非语,心绪实在难以宁静。将她送来山上,也是无奈之举。如今明秀征战胜利回宫,年尘雪自然就可以与他团聚,并随他回宫去了
。
想到终于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明秀,年尘雪十分高兴,可是一想到远在丹化寺的莫问,她的心又沉了下来。
“公主,怎么,你不高兴吗?”小莲疑惑地问道。
年尘雪不是不高兴,只是觉得心上仿佛缺了一块。那一块,正好是莫问的形状。因为缺了这一块,她的心怎么都不是完整的,可如果有了他,明秀怎么办?她已经为他怀过一个孩子,虽然没能养,可毕竟是他们俩的骨肉,想想就心痛。
刚搬到庵堂来的时候,年尘雪想念才几个月就惨死的胎儿,几欲寻死。只是念及明秀对她很好,总想着有团聚的那一天,这才勉强挨了下来。
可是眼看就要能见面了,可以回宫去跟他在一起了,年尘雪却突然有些陌生。这种感觉好像她仍然是外人,回的不是她的家一般。虽然黎国王宫她已经住过好几个月,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不光是王宫的建筑,布局,有些什么摆设,哪里是什么部门,哪些官员每日上朝,哪些嫔妃什么性情,她都知道得**不离十了。可总感觉好像差了点东西,让她觉得那富丽堂皇的宫殿没有一点家的感觉。
“我要的是什么呢?”年尘雪喃喃自语道。
一阵山风吹来,掀起年尘雪的裙角,小莲担心她受凉,忙劝她先回屋去,有什么话再说。
年尘雪看了一眼山下,满目葱翠,清新爽朗,偶有民房牛马,农人耕作,倒也舒服。或许这就是她想要的景象,可她的家呢?那农田里有一个农夫在耕作,旁边一个农妇带着孩子送饭来,一家三口说说笑笑,令年尘雪看了嫉妒得心疼。
小莲不知她在看什么,也过来朝山下看去。见那农夫一家坐在地边吃饭,她不觉得有什么好看的,就将年尘雪拉回去了。
等了两日,仍不见明秀来接,年尘雪心里倍感凄凉。难道明秀将她忘了么?虽然她嘴上不说,可小莲和秀儿也都清楚。但如果没有明秀亲自来接或是下令派人来接,年尘雪都不好自己回宫。难道真的要将这青春年华付诸青山绿水,古树庵堂?想想都觉得可怜。
年尘雪坐在屋里,心绪烦乱,无意中看到莫问那封信仍然好好地藏于衣箱中,这才想起还没给他回信。她又拿出来读了一遍,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让她心潮奔涌,难以支撑
。
她提起笔来,给莫问回了信。她相信莫问已经知道天下归一的大事,仍在丹化寺做住持大师,可是自己心里对他的情意却有增无减,不知该如何对待。这样矛盾的心情,与他又有何异?
“莫问:见字如面。我来黎国多日,一直未曾写信给你,非是忘却,只是一言难尽。”
“我到黎国不久,便将母亲接来,不料老人家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致使身体虚弱。而那淑妃等人又是请吃酒,又是送补药,老人家虚不受补,又被酒火攻心,一命呜呼!”
“我虽知是淑妃等人有意为之,却因没有证据不能处置,心痛难忍。后送母亲棺木回国安葬,再次返回黎国,心情抑郁,倒时时想起当日在丹化寺的快活来。那些嫔妃个个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我防不胜防,竟然中了她们的计,误饮了打胎药,将已有几个月的孩儿堕了下来。”
写到这里,往事历历在目,年尘雪悲从中来,不禁泪如雨下。她无声地哭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止住泪,又继续写。
“丧子之痛,实难形容,尘雪今生经历此事,已是心灰意冷。每每想起那尚未出世的婴儿,心就痛得如刀绞火燎,十分痛苦。夜深人静,尘雪常常想到,是否当初真的做错了选择?我若只做个普通人,岂不是可以如寻常人家那样平平静静的生活?可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莫问,尘雪爱你之心未变,只是每当我想投入你的怀抱,你就躲闪,让我扑空。我多么希望,那个陪我去闯天下的人是你,在我身边的人是你,与我说话的人是你,看我绣花的人是你,陪我练剑的人是你!可惜,每次都不是!我只有你留下的菩提木手链,看到它就想起你,却只能念佛诵经。莫问,难道你要给我的只是伴佛一生么?一个女人,需要的总归是一个家,哪怕很平凡,很贫穷。可你,答应过我却给不了。我想恨你,却总也无法恨。想爱你,却又爱不了。你让我怎么办呢?我只好选择了明秀,他可以陪我打天下,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而你,在我需要的时候不出现,出现的时候,帮不了。爱已成丝,割心如裂。”
写到这里,年尘雪再也写不下去,就草草签了名字,无力地将笔放下。这封信,仿佛将她的心掏空了,气也吸干了,令她感觉有如游魂,活或死都似乎没什么区别了。
“莫问,我若死了,你会陪我么?在另一个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