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传承(1 / 1)
母爱的传承
原本有了好转的萍母不知怎么又突然恶化了,这几天按照老家的风俗已经把萍母的床搬到了客厅,老人不能在自己房里去世,所以老人觉得自己不行了就会主动提出搬床,可能有这习俗是为了让来的人都能见到病人吧,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见一眼少一眼了。
这一天傍晚住在较远的中学的奎好像有预感似的,每一天都要到小学里约萍一起去看母亲的,今天却到了小学门口都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就回家了。
他们回到家时萍母已经快不行了,安子去叫大哥发了,奎和丈夫世方抱着女儿桂进去,奎他们到母亲的床边,奎让桂:“桂桂,来叫婆婆!”他们也没想到那么快就要与母亲诀别。
一岁多的桂用稚的童音叫了一声:“婆婆!”外婆面带微笑看了一眼最小的外孙女。
萍母对孙辈一向是很慈祥的、她的笑容让人很温暖,此刻的她面部苍白得没有半点血色、浑身瘫软无力地半靠在床头,却依旧维持着那一份对孙辈的疼爱。萍母无力地开口:“我想上厕所!”萍父与世方搀扶着她走到厕所里,她都对世方说:“你先出去吧!”世方不放心地看看岳父,岳父微微地点点头,世方才去外面等着。
萍父扶着萍母出来,世方赶紧伸手扶住,一起将萍母扶到床榻上躺着,此时的萍已经没有睁眼的力气,呼吸慢慢地、慢慢地减弱,直到最后没有了气息,萍母就这样安详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
刚吃好饭,赢催促着还在收拾碗筷的萍:“妈,你快一点我们还要去看婆呢!”她不会想到此刻外婆与她已经天人永隔了。
萍无奈地说:“知道啦、知道啦,你就别催了,要不,不洗碗了,等我把碗拿进厨房就出发!”她也有不好的预感,这几天母亲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弱,可能是好不了了。
就在她们说话之时前来通知的丹已经进门了,丹抹着眼泪对萍说道:“姑妈,我奶奶已经、已经过、过世啦!”大人们都在忙着准备萍母的后事,只有让孩子过来说一声。
赢并没有反应过来姐姐说的是什么意思,脑子里一片空白,全然不知该怎么反应,她愣着笑几秒,几秒过后才开始大哭,赢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种不敢相信的微笑。
萍顾不上内心巨大的悲痛,立刻背上赢坐上三姐家的大卡车回家,只是现在家里已经没有母亲温柔的叮咛与期盼的目光了。
当他们回到家时,看到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而萍母却正静静地合着眼半靠在安子肩头,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让人如何能够相信她的灵魂已离去呢?
萍抱着赢走过去床边跪下,流着泪哽咽着对母亲说:“妈,你怎么不再等、再等等呢?妈……”便泣不成声,再不能讲话,只能让泪水代替语言宣泄着内心的悲痛。
刚对死亡有懵懂认知的赢哭道:“婆,你看看小赢看看小赢呀,和小赢说句话,你这样小赢害怕,小赢不怕你流鼻血,小赢怕你现在这样子,你睁开眼睛呀,婆、婆婆……”赢以前挺害怕外婆流鼻血把鼻孔堵住的样子,每一次外婆流鼻血后她都不让外婆靠近她,可现在外婆一动不动的样子更加让害怕。
为了不碍事萍抱着赢来到了火堂边,以方便大家准备灵堂,看着外婆的遗体被抬进事先准备好的棺木中,赢和亲人的情绪都到了心痛的最高点。
有人过来问要不要把棺木盖上,因为老人的两个女儿还没赶来,一个是在县城的大女儿香、一个是回来半个月才回省城没几天的五女儿秀,她们注定不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了,棺木一旦盖上就不能再打开了,可能这就是盖棺定论的由来吧。
萍父想了想缓缓地说:“盖了吧,前几天她们才见到过的!”他定睛看着棺木想:老伴,你走好,我们来世再相见吧!拿出一直装在兜里的手绢擦擦眼角的泪花。
丧礼的第三天萍不忍心让女儿耽误学,于是把赢送到教室里,等到放学又来接她,虽然辛苦一些但可以让女儿换一个环境,也能这几天闷闷不乐的赢开心一些,萍是甘之如饴。
同学们都很不习惯看一向乐观开朗的赢不笑不闹的样子,有同学故意逗赢:“赢,你看……”做了个鬼脸,如果是平常赢肯定笑得前仰后合了,可今天竟只是嘴角微微上扬,看上去很敷衍似的,同学们意识到赢是出事了。
郭芳和几个好玩的同学围着赢,郭芳柔声问道:“赢,你这是怎么啦?有事说出来会好过很多的!”他们同学差不多两年了,从来没见赢这样过。
赢微微一笑回答道:“没事,没事,我没事的!”她不敢说外婆已经去世的事,年幼的她总感觉说出来外婆就真的永远离开了,再也不能陪伴自己了,只要不说出口可能外婆还会回来,所以赢不敢也不愿意和同学们说起这件事,一个孩子害怕失去亲人的心态。
见同学们都那么关心赢,都想知道赢是怎么了,赢的堂表哥应林就告诉大家:“我二奶奶死啦,赢现在很难过,你们别逗她了!”他的爷爷是赢外公的亲大哥,可惜他爷爷死得早。
有同学不不知道应林的二奶奶是赢的外婆,于是就笑道:“你二奶奶死和赢有什么关系?她可比你难过多啦!”有的同学总是喜欢幸灾乐祸。
应林解释道:“我二奶奶是她外婆,她当然比我难过了!”一般他和赢这些女同学不在一块玩的,也玩不到一起去,女孩喜欢玩过家家,而男孩喜欢的是打打闹闹。
大家才明白赢为什么心情如此不好了,也不再打扰赢。
其实赢之所以那么没精神也有没睡好的因素,这几天赢总是晚上11点左右才睡得着,早上4点左右又醒了,可能在她的潜意识里就想多陪陪外婆吧。
br />
今天是萍母出殡的日子,儿孙们头上和腰间都系着纯白的孝带,以表示对逝去长辈的哀思与怀念,从去世那天一直系到出殡以后才可以永远解下,当然去哪时可暂时解下,回到灵堂后必须系上,这是丧礼的众多规矩之一。
马上-萍母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她爱了几十年的家了,她的子孙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慈祥而可敬、平凡却伟大的老人,没有她就不会有这些子孙后代的今天,让她留下的爱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永远珍藏在家里吧。
棺木由前来帮忙的寨邻和子女们的朋友从家里抬出,子孙们由男左女右、从小到大的次序交替跪在棺木下,让棺木从上面抬着走过,直到墓地为止,俗称“搭桥”。
原本赢可以不用送外婆最后一程的,可一让赢不要来她就哭,萍实在不忍心就背着赢来了。背着赢一样要跪在棺木下让母亲从身上走过,这样跪跪走走、走走跪规,差不多半个小时才走到了半山腰的墓地,再加上心里的悲痛让萍更感疲惫,可必须强打精神坚持到葬礼结束。她并不后悔背着赢来,如果不让赢来,会给赢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想当年母亲也是这样背着他们八姊妹下地干活、为生计而忙碌,这是一种母爱的延续与传承吧。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