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四章 、两难境地(1 / 1)
第一个难题就是解决经费。人生地疏,心急如焚的沙远山一大早就出去四处“化缘”,要发动一次严打战役,百余名民警参战,点多线长,光靠领导班子凑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人吃马喂,能坚持几天就不错了但他一无所获。
在一些部门碰的是软钉子,令沙远山窝火的是在县政府大门口堵着上班的邱县长,邱县长的话就不中听了:
“要什么钱?我还正想找你们呢!社会治安乱成这样,你们公安局还有脸天天来要钱?县政府不是银行,财政拨款有数,全县二十几多个乡镇经济发展都没安全保障,整天老百姓还堵着我操爹骂娘,说你们公安局是粮食局,你跟我要钱,我跟谁要钱去?没钱没钱!”
沙远山:“邱县长,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邱县长本来说完就要走,一听这话剌耳又站住了:“你说我怎么说?”
沙远山:“我要钱也是为了办案,打击犯罪,没钱就说没钱,我是公安局长,不是来跟你讨要的。”
邱县长冷笑:“公安局长?”
邱县长被人拉走了。
回到局里肚子空空,已是中午。刑警队把第一批参战民警的名单拉出来送到他办公室请他审阅,看他吃方便面,心里挺不是滋味:“沙局长,你要总这么靠,身体就完了。”
沙远山笑道:“没事儿,我不挺好吗!我小时候在农村放牛那会儿上哪吃这个去?单子拉出来了?”说着接过认真地看起来。后面还附了一份《严打行动重点抓捕人员名单》。
郭祥把四份沙远山要的档案送来了。
档案放在沙远山面前,郭祥问:
“沙局长,还要别人的吗?”
“暂时不要了
。”
“那我先回去了,您有事叫我。”
沙远山目光在第一份打开的档案上,点点头。
郭祥无声地退出去。
看过几个人的档案材料,沙远山的心情不但没有轻松,反倒更加沉重和疑惑。档案上显示,检举信上“检举”最多的这几个人都有很好的表现和文字记载,其中乔银忠和苏灿还是警察专科学校毕业,二人在校期间表现也不错,没有任何劣迹记录。同时,材料表明,乔银忠进入公安队伍后是从最基层干起,一步步得到提升的,办案很有一套。
还是老干部子女,他的父亲就是大鼎县第一任县长、后来的县委书记。
这就怪了!
难道有人故意搅混水,还是事出有因?
想至此,沙远山摇了摇头,推开方便面碗点燃香烟,站了起来,慢步走向阳台。
阳台不远处是座很大的操场,院中有池,池中有岛。小山、池沼、草地、树木,还有石桥,不知是个什么所在。虽然冬天使这一切显得萧杀,沙远山还是能从这貌似萧杀中看出夏天鲜花盛开时的瑰丽壮观和清雅怡目。
稍后,他离开阳台,回到室内,依然坐在那把丁黎明坐过多年的转椅上,再次拿起乔银忠的档案。
上面有这样的文字记载:
乔银忠,男,1981年6月22日出生。父亲乔为民,南下离休老干部。2004年乔银忠毕业于省警察高等专科学校,分配到大鼎县公安局刑警队做侦查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勤奋肯干,2005年3月被提拨为治安科副科长,2006年1月~2008,任城关、无量山镇派出所副秘书长、所长,后被调回刑警队任副队长。2009年9月原刑警队变为刑警大队,同年10月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委以乔银忠大队长重任,主持刑警工作。
多年来,乔银忠同志出生入死……
沙远山注意看了看乔银忠刚参加工作时履历表上面的照片,那是一张双眼炯炯有神、面带微笑的年青面孔
。小翻领衣服显然是旧的,但衬托着颀长的脖子,挺精神。
……
有人轻轻敲门。
沙远山将档案放进抽屉,抬头:
“请进!”
进来的是副局长姚正民和关长生,前者一天前还是市里铁西区公安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市局在调沙远山的同时,也急调姚正民到大鼎县协助工作,加强公安局班子的力量。沙远山示意他们坐,倒了两杯水放在茶几上,然后说:
“你俩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们呢。我和正民刚来,对大鼎县情况一点不熟悉,尤其是涉及到局里内部的一些问题,来了两天忙得四脚朝天,还没来得及了解,严打工作马上就要全面铺开,有些情况必须提前摸摸。”他把头转向关长生,“老关,你是局里老人儿,之前又管了这么多年刑侦,具体情况你先说说。”
关长生一副无从说起的样子,似有难言之隐。
沙远山提示他:“你先说说刑警大队的林强是怎么遇害、尸体失踪的。”
说着,他把几封信递给姚正民,示意让他看。
关长生的目光跟过去,见沙远山瞅他,就说:“林强遇害、尸体失踪的事我也不太清楚,乔银忠他们知道具体情况。”
沙远山不满地问:“你以前主管刑侦,后来是政工,但是局里的一个副大队长都遇害、尸体失踪了,你‘不太清楚’?”
关长生不敢与沙远山的目光对视,说:“林强遇害、尸体失踪后,当时分管这一摊子的除了乔银忠,还有副局长陈铁汉。现在,老陈退休了,乔银忠又不在家,左吉胜他们跟我反映说林强是涉嫌犯罪潜逃了,可有人又说林强遇害、尸体失踪前跟乔银忠请过假看病去了。这事……”
这时姚正民看完那几封“检举信”默默放回桌上。
沙远山又问:“乔银忠这人怎么样?”
关长生说:“怎么说呢?乔银忠是个老刑警,办案有一套,人也很精明
。但不太地道,整天带一帮‘弟兄’出入饭店,混迹舞厅,费用自然是从队里的‘特殊经费’中支出。”
沙远山还想问什么,看了看表,作罢。
他感觉到,这些原先就在大鼎县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尤其是老领导,包括面前的这个政委关长生,似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肚子话想找个人说,可是,由于大鼎县的特殊情况,背景又极其复杂,而且他们似乎也在暗暗地观察他,看他怎么个打法?所以,有些问题,一问到**之处,便都吱吱唔唔,不敢直说了。
尽管他们平时对乔银忠、丁黎明局长他们早就非常反感,甚至于写给市委领导的举报信当中,也有他们的影子……
但是,一码归一码,毕竟大家还不算太熟悉,想到信任需要一个过程。
……
当70多名民警集合起来的时候,沙远山显得很激动,这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大鼎县百姓希望的象征。但民警们七长八短、颜色各异的警服又让他一阵阵心酸!
民警们听说办案经费是沙远山等领导班子成员自掏腰包凑的,全被深深感动了,人心换人心,都是警察,都拖家带口,都不易啊!何况人家还是个局长?!
沙远山顾不得多想,按照预定计划,这次严打全县同时铺开。他原想坐镇指挥,但考虑到县城里唐老二几个团伙恶势力虽然猖狂,但至今为止还没发现人命案;而被老百姓称之为“杀(伤)人沟”的巴沟和“咋岔国”两大乡镇则不一样,命案连连,影响极大!
因此他最后决定自己带队亲赴严打第一线,把县城内的行动全权交给陈正民、于洪胜二人指挥。
这里且按下这一路不表。
当晚,七路人马直扑巴沟镇和咋岔乡。
*****
ps:今天还有一更,求票!求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