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一章 、意外落网(1 / 1)

加入书签

为迅速侦破这起恶性案件,市公安局在最短时间内调集了200多名刑警、民警,分赴各重要部位及重点人口所在地进行有重点地排查、走访工作,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无巧不成书。破案工作有时也有巧合!

就在案件正在紧锣密鼓地侦破过程中,派出所民警突然想起这样一件奇怪的事:

两年前的12月21日,一个零下三十多度大雪纷飞的严寒日子,该派出所曾接到砬子河乡一农民妇女的报案。此妇女叫王春莉,她在电话中说几天前她嫂子李某曾被一个40多岁,小眼睛、小脑袋、瘦个儿的中年男人强-奸了。

派出所接到电话报案后,十分重视,曾派出警员专门进行过走访调查。

12月25日,按照所长的指示,负责此案的民警又按照王春莉留下的电话号码打到砬子河乡,向她进一步了解询问李某被强-奸前后的有关情况。不料,王春莉突然改口说,谢谢你们,这件事你们就不用费心查了。民警感到奇怪,再三追问她嫂子李某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春莉说,没什么,我嫂子根本就没被强-奸,是她瞎说的,家里不知道,才报案的。

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

尽管打电话负责询问的民警心存疑窦,但对方坚持这样说,他也没办法,反正人没出事就好

。由于是电话报案,许多情况一时都不清楚,因此连续工作了几天后,一无所获,元旦前忙于各种保卫工作和其他案件,这件事就被迫放下了。

但是,“山里红”小旅店强-奸案发生后,所长李伟接到指挥部的部署,不能不再次想起了这件事。为了慎重起见,李所长出于高度负责的职业**和谨慎态度,连续四次又亲自把电话打到了砬子河乡,向王春莉再次仔细询问其嫂子李某两年前被人神秘强-奸的事,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了大量开导和解释工作,希望她能够放下思想包袱,讲出事情真相。

同时,告诉她,讲明事实真相不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也许这背后还关系着其他姐妹的生命安全。

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工作,电话那端,就在李所长的第四次电话打过去时,王春莉终于将其嫂子李某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多年,对社会治安及刑事案件经验十分丰富的李所长立即又把电话直接打到了王春莉的嫂子李某家中。

奇怪的是,连续多次,竟无人接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越如此,也就越增大了李所长心中的疑虑。东北农村,对这种事相当避讳,一般女人吃亏了也愿意吃个“哑巴亏”,以保住名声。因此他相信这背后肯定有其难言之隐。当晚,为了把这件事搞清搞准,他派所里的警员王强、汪国林等人立即乘车赶往砬子河,寻访李某。一路颠簸,到了砬子河后又是一番紧张细致的工作,王强和汪国林等人终于在9点多找到了他们要找的人。

对于警员们的突然到来,李某及家人感到十分慌张。经过说服与开导,李某忽然双手捂住自己的脸,无声地哭了。同时,边哭边断断续续讲述了发生在两年前那件如今想起来仍令她心惊肉跳和羞怯不已的恐怖之晨……

那天(即12月19日)一大早,她在十几里外上班的男人吃完饭前脚刚走不一会儿,后脚就闯一个中年男人,想起身出去喊人,根本来不及了。那个长着一双小眼睛、小脑袋、瘦个儿的男人一进门,二话没说,突然飞起一脚就将她踹了个跟头,似笑非笑地骂道:

“操-你-妈,别喊,喊我整死你

!”

李某发现,别看这个家伙瘦,却不知他浑身哪儿来那么大的劲……

他用枪逼住她,当着她六岁的女儿把她强-奸了两次。完事又把她身上仅有的150元翻出来,还把家里一些值钱的东西抢走,连大米、豆油和咸盐也不放过。她家在村子边上,孤伶伶的小黑屋又全部被窗帘遮挡得严严实实,她怕那个人杀她和孩子,吓得也没敢喊——喊别人也听不见。

“他一边……一边还说你屁-股还……挺肥呢……”

那人走后,她吓得甚至连地都下不了了……

从那天晚上开始,李某的噩梦就开始了。她被那个人面兽心、心狠手辣的家伙吓破了胆,整整半个多月也不敢睡觉,心里有事还不敢跟丈夫说,怕他不原谅自己。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才跟小姑子说了几句……

“他拿枪?”王强问。

“嗯。”女人点头。

“什么枪?”

“猎枪!”

对于尽快侦破“山里红”抢-劫强-奸案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有条件的线索!

李某所讲述的这个凶残瘦个儿男人会否就是制造小旅店案件的恶魔?李所长不敢怠慢,一接到王强的电话报告,立即将这一重大信息向专案指挥部作了汇报。正好这时全市排查工作有了进展,十几个有犯罪嫌疑的人被抓进公安局。

指挥部果断命令:立即接李某来牡丹江辨认人形!

王强、汪国林领命后,连夜将李某带往牡丹江。

警车一路风尘仆仆,于黎明前冲破晨雾进入市区。

牡丹江尚未醒来。

然而,一直关注“山里红”抢-劫强-奸案的指挥部领导同志却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当李某被王强和汪国林等警员接到牡丹江市后,安排他们草草吃了点饭,天已大亮,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7月24日

。早饭后,李某在指挥部派出的侦查员陪同下,在隔断玻璃后面对另一面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在这些被辨认人中就有张大林,他是因为住店没有身份证被这次市里统一行动收进来的。

辨认工作并不顺利。

由于李某家在农村,很少到市里来,也未见过世面,加上那个恶魔去她家强暴时,过度的惊吓和当时屋里昏暗的环境,以及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两年多,因此尽管她憎恨那个人,但她对那个人的印象实在是记不清了。面对玻璃墙那面站成一排的被辨认人,她瞅瞅这个,看看那个,犹豫了好久,没有指认。侦查员让她别着急,好好认认,他们当中到底有没有那个人,她点头,又过了一会儿,她指着其中一个迟迟疑疑地说:

“是那个吧……”

“哪个?”

李某又摇头。

“你再想想,那人有什么特征?”

“他走时你看他背影是什么样?”

对于那天早晨闯进她家强-奸又抢-劫自己的那个人,由于当时过度的惊吓和屋里昏暗的环境,她精神高度集中,一心想的是如何使自己和孩子免遭伤害,她吓得不敢看那个人,加上屋里被窗帘遮挡得什么也看不清,只感觉那人脑袋很小,眼睛也不大,但出手迅捷,残忍有力,其他什么也记住。

眼下,她看对面那些站成一排个个獐头鼠目、样子猥亵的家伙,哪个都象,又好象哪个都不是。

因此她根本就无法准确地记起那个恶魔的具体特征,更说不准那人的背影是什么样,走路有些什么特点等等。辨认就这样走走停停,在偌大的辨认室内转来转去,仍是毫无结果。

有时候,办案真的靠运气,而且还得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在需要受害者辨认的时候,任何人也急不得,否则就容易坏事……

*****

ps:今天还有一更,求票!求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