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三章 、蒙混过关(1 / 1)

加入书签

“你到底还有没有别的事,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郭振兴不怒而威,神不外露地盯视着他说,“你想想,我们不掌握你的老底儿,没有新的证据,会深更半夜把你弄这来跟你逗咳嗽么?嗯?讲与不讲,什么时候讲,你自己先琢磨琢磨。是再挺挺,还是让我们陪你几天几宿?”

“不过我提醒你,你自己讲,现在讲出来还不晚,算你坦白;你要是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我实话告诉你,那只能是死路一条。你明白吗?”

张大林心里紧张地盘算着。

这个陌生审讯员的话显然在他心里起了作用,使他不能不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压力,感到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样的人是轻易不会被自己的瞎话骗过的。但还是他不想讲,他不能讲。他知道,讲出来是死,不讲出来也是死,说不定不讲还能死里逃生呢!

郭振兴:“讲?还是不讲?”

张大林:“政府,我讲,我讲。那个女的吧…………”

他决定还是使用以前的老办法,随机应变,说点被处理过的事情探探口风,看警方到底掌握了什么,实在不行再说出“山里红”小旅店的事不迟

。不料,他一张口,马上被对方识破。

郭振兴:“讲新的!”

这突然声高八度的喝令,吓得张大林一哆嗦!

“我没有…………没有新的呀?”

郭振兴:“好,看来给你脸你不要脸,张大林,是不是?”他面色一凛,声音步步紧逼:“那我问你,‘山里红’旅店强-奸抢-劫的事是不是你干的?”

张大林:“没、没有啊!”

他已经明白了审讯者肯定已经掌握了有关他的罪行证据,但他仍是信口抵赖着,本能的否认显得苍白无力。头上的汗水已经出来了。

郭振兴:“胡说!被害人和老板娘已经指认就是你!你还有别的事!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张大林:“别的事?”

完了!

在郭振兴气势严厉、步步紧逼的态势下,张大林自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一个个“说法”至此也无法自圆。他被逼进了死角,真正到了走头无路,精神彻底崩溃的边缘了…………

郭振兴紧接着一一列举出了在山里红旅店内勘查、检验、搜查后取得的一系列有力证据。“法律相信事实、证据。还要我继续给你往外抖落么?你能不能说?”到了这时,张大林这个凶残之极、犯下弥天大罪的恶魔被问得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了,剩下的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招供。

张大林开始招认不久前自己在山里红小旅店里的所作所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并在审讯笔录上签字画押。但他坚持说自己不是强-奸,是那个棒子族女人骚性,是她主动勾引他的,后来因没给钱她才反咬一口!而对两年前发生在砬子河乡那起入室强-奸抢-劫案张大林则坚不吐实,一口咬定不是他干的!

由于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据,这次张大林又侥幸逃过死亡之劫,后被牡丹江法院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在张大林亡命十余年的罪恶生涯中,有这样一件骇人听闻的罪行。

牡丹江的一年监狱生活,对于这个大半辈子都与自由失之交臂的邪恶灵魂来说不过屈指一瞬间。疯狂与凶残,经过无数次类似的“改造”并未从他身上消失,相反,倒一天天在痛苦扭曲的改造中潜移默化进了他的骨子里,成为他变态人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随后他的表现中得以充分暴露和诠释。

一年后,张大林走出监狱大门。

时值盛夏,四季分明的牡丹江正是酷暑难当的高温天气,气温通常都在37、8摄氏度以上。离开号子里密不透风、忍受高温的薰蒸,张大林并未显出多少轻松,走出监狱大门的一刹那,张大林甚至感到一种茫然和困窘。整个城市在他眼里反射出的是一片寒冷和无奈。

这种寒冷与无奈来自他的内心深处。

此时的张大林已经年近五十,记忆中的一切都是在失去自由与被严加管束中度过的。

一脚踏上重获自由的土地竟有些身悬半空的无措。他身无分文,只有一个破行李卷还被他留给了“狱友”,真可谓是穷光棍一个,连吃碗兰州拉面的两块钱都没有。他在街上徘徊,一时拿不准是回小黑甸子去继续躲避大鼎警方的追捕,过那种与世隔绝的野人似孤独生活,还是留在牡丹江,从此隐姓埋名过一种虽清贫却不失为“人”的正常生活。

事实上,这一年阴差阳错的监狱改造倒使他因祸得福,因为罪不容赦的张大林虽暂时失去了“自由”,却无异于进了一座铁打的保险箱。

当时,尽管大鼎县公安局乔银忠带人去了他的老家一带抓捕,但是一次又一次并不顺利。大鼎县公安局一直未放弃和遗忘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到处设法抓捕他,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与艰辛,然而这个自称“徐玉和”的家伙却在并不遥远的地方服刑,没有人知道他就是重大通缉犯张大林,所以两地警方终是一无所获。

此刻,面对改革开放后牡丹江日新月异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无所长,空有一副皮囊的张大林简直无法适应,他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下去。

连个“老婆”也混不上,这辈子活的,他感到要多窝囊有多窝囊,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周身的性饥渴也就来得比任何人更加强烈

。许多年来,疯狂地玩弄女人和抢-劫成了他每天必修的“功课”,只要有机会,他决不放过。难道现在他真的能放下邪念,金盆洗手吗?

不!他眼下最需要的是钱。

没有钱,他的肚子就得空着,他需要钱活下去。

船到江心难调头,刚刚摆脱羁押的张大林欲罢不能,欲干不敢,两难之际,忽然心生一计:何不到乡下去找个替死鬼?在市里抢-劫,城里人不好对付,还有反应迅速的110,如果抢不明白连跑都难。而山区地带则恰恰相反,一旦抢-劫失败,山野树林到处都可能成为他藏身的最佳救命场所。

于是,张大林空肚子走出市区,往宁安方向的山区而去。

前前后后二十多年的监狱生活,不但未使张大林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一出狱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第一个决定就是继续拦路抢-劫、强-奸和盗窃等犯罪活动。在他的脑子里,他已经不把自己的一生当回事,反正活一天“潇洒”一天,死了鸡-巴朝天,不死天天过年!

与此同时,他把这个社会和别人的生命已看得很轻很轻,不足以珍惜。

夜里下过雨,道路泥泞。张大林一身泥一身水地爬到半山腰,在一个小岔道口,他发现另一条小路有个人在往上爬,他立即循迹而行,顺手捡了根硬木棒子藏在腰间,到山顶,见那个人正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歇脚抽烟。

张大林远远地便主动跟那个陌生汉子打招呼:

“老弟,走累了在这歇着哪?”

“嗯哪。”

对方见这个陌生汉子衣着朴素,长相也算憨厚,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象歹人,便消除了戒心,甚至主动给他一支烟并帮他点燃。在张大林眼中,这个汉子也就三十多岁,肤色白皙,面庞滋润,皮下堆积的脂肪不薄,穿着也挺入时,明显不是个地道的农村人。

*****

ps:今天还有一更,求票!求收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