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月黑风高夜,放火杀人天(1 / 1)
谋克狗獾连飞狐口都没派人去,闲得蛋疼才去看守那个破山道。
没准过完年就换地方了,就如他之前驻扎过七八个名字都没记全的城寨一样。
有这时间在蔚州城多榨些钱财,多玩几个汉女不香吗?
话说这晚,狗獾一不留神和手下兄弟们又喝多了!
柔软如云端的锦榻上,他怀里搂着一个暖身,臭脚还被一个美人搂在大熊上暖着。
睡得死猪一样,
鼾声如雷!
……
三十几个人守三个城门(两个瓮城门一个主城门),一个门也就十几个人。
上半夜为了防止“金兵爸爸”发神经半夜查岗,三个小队都很尽责,灯笼、火把,弓弩、警锣等,齐齐整整。
金兵可不像原来的将官好说话,前些日子刚来的时候,夜间突然巡检,当场砍了两个队头。
不听任何辩解,直接就按在墙角砍了脑袋。
紧张了一些日子后,值夜的人想出个办法,靠近内城的主城门守军,辛苦点、不许睡,反正三队人,隔天轮换着来。
其他两队守瓮城的,下半夜就可以抱头大睡,黑灯瞎火的还能有鬼摸进来不成?
……
从飞狐口到蔚州城约三十多里,吃完饭、天一黑,旭哥儿就指挥大军出发。
对付雀蒙眼,红武军从成立之初就有秘方,“松针煮水”连喝六七天,重一点的喝个十天也就有效果了。
所以全军都可以夜战,包括新兵蛋子,他们入伍的第一个月,就能解决这个痼疾。
夜间行军速度不快,“人衔枚、马裹蹄”,如果有人看见这沉默行进长龙似的大军,一定会当成“阴兵过境”。
陆六和老牛哥领着两百骑隐蔽在一处废庄里,不知道为什么没人,这个并不重要。
先期过来的小莫哥把今晚的行动一一分说明白,两人也是兴奋至极。
“月黑风高夜,放火杀人天!”
瞅瞅!六哥老有文采了!
蔚州城护城河宽七丈,深三丈,还是北面的壶流河引得活水,如果是冬天冻实了当然方便,这不是还没下雪吗?
八丈长(26米)梯子不好弄,但是找根比这还长的大树不难,譬如现在扛在几十人肩头的长木。
就备了三根,一门一根,用利斧削掉枝叶,大致砍成在能承受一人重量的前提下、尽量轻。
已经是五更天了(凌晨三点多),备战等待的火枪手炮手们,黑色的碟盔上寒霜如雪,人人哈气都是一团白雾。
几位水性好的兄弟披着皮袄,已经无声无息的潜到护城河边。
举起装着土豆白的酒葫芦猛灌几口,传给下一人,无声的咽下后,将貂袍一解,全是赤条条的汉子。
慢慢沿着河堤滑下刺骨的水中,一手托着皮袄和靴子举出水面,一边快速游到对岸。
一个个哆嗦着取出麻布,擦干身体穿好衣靴。
拖过来的麻绳牵着另一头的长木,对岸的兄弟感觉到绳索绷紧,立刻贴着地面往前推。
很快,一条简陋的独木桥横跨护城河上。
随即一个个敏捷的身影,或如灵巧的猴子,蹲着四肢着地;或如蜻蜓点水,几个滑步就过了河。
旭哥儿看的两眼放光,都是高手啊,没吹牛!
没有什么轻功,只是一种发力技巧,如果朋哥儿或李诚在场,一定大呼过瘾,什么跑酷也比不上这个厉害。
都是有真本事傍身的好手啊!
为了方便行事,三个城门的突击队都没穿甲,带的兵刃也是个人喜好和擅长的。
如旭哥儿习惯用雁翎刀、腰上别着一支燧发手枪,怀里揣着两枚“掌心雷”;
小莫就是尺把长的短柄剃刀、和腰上一排三棱飞镖;
六哥、飞哥儿、五哥都善用弓箭,没带一石二起、弓力更强的铁胎步弓,而是七斗起的骑弓。
很简单的道理,夜间你也射不了不远,骑弓虽然三十步左右,但是更快更准。
老牛哥只带了一根铁锏,专门砸人脑袋。
第一波每个城门的突击队,只有二三十人不等,全是头儿带队,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根包着软皮的飞虎爪“嗖”抛上高三丈五尺(11.6米)的城头。
一声闷响后,贴在墙根的突击队连大气都不敢出,放屁都憋着。
小莫使劲拽了拽,确认抓牢,如壁虎游墙般三下两下就消失在夜色中的城头。
时间不长,紧握在赵旭手里的麻绳传来三下提劲,这是小莫表示城头安全。
旭哥儿深吸一口气,双手握紧长绳,双脚在带着一定坡度的石墙上借力,快速上攀。
虽然旭哥儿身居高位,加上婚后有些索求无度,耗了不少“元气”,但是这身手可没落下,每天都会留出专门的时间打熬气力。
否则像这样危险的行动,他也只能在后方心急如焚的等待结果,而不是想现在这样,亲临一线,给将官和士兵们打个样。
你们的总兵官不是指挥摇着鹅毛扇,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指手画脚,他可是有真本事的,不服不行!
东门的陆六和牛皋,那都是胳膊上能站人的狠人,尤其是六哥名声在外,一开始不少想踩着他扬名立万的江湖好手,可没少上门挑战。
当然,话都说的客气,请六哥指教一二,六哥一开始还挺高兴,送上门找揍的就得成全一下。
后来烦不胜烦,就让老牛哥出面,这蛮牛又没个轻重,把人打吐血、打残废的都不下十几个,还要花钱给人家治伤。
不过也吓住了不少人,后期随着顺风行名头越来越响,六哥江湖地位也越来越高,这种事也就很罕见了。
不过有老牛这个陪练,六哥武艺不但没下滑,还精进了不少。
这次出兵蔚州城,也算是揭开了盖子,咱们是大明国正儿八经的三品武官,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已经有些厌倦江湖岁月的六哥哥,对这次大战很用心,要用实实在在的战绩获得功勋!
西门的泼韩五,虽然从见到四百“铁骑”和精良的装备时,就知道上了“贼船”。
尤其是在太行山基地,汇合四千全副武装的“红武军”后,更是头皮发麻。
他知道自己小觑了旭哥儿和李县丞的实力,有这兵马拿下汴梁城都不是问题。
和汴梁禁军一起作战过后,他最清楚那是一帮什么贼撮鸟,旭哥儿也没瞒他,在路上给他大致讲了“红武军”的真实实力。
差点没把韩五哥吓尿,好家伙!这都已经建国了,在半岛还有上万兵马,海上还有百艘战船。
大明已经出兵燕云,火中取栗、虎口拔牙了!
你敢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