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真龙显圣(1 / 1)
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不仅是七月半,也是难得的周边各国使臣、商队齐聚京城,云国各地的富商也从四面八方赶来,还有许多风流倜傥的文魁名士,百家万门的修者豪侠。
只因为今夜有“真龙显圣”的盛会。
这是从炎朝以来形成的惯例,炎朝之前的朝代,皇帝多半会在京城检阅军队来宣扬国威。
到炎朝,皇族拥有灵化之力,于是皇帝陛下便会不定期地显示灵化之力,来宣扬君权神授,来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同时震慑四方,接受万民朝拜。
上次真龙显圣,还是太平帝刚登基的时候。
宫门外,严亲王,两位世子,数位公侯,三位阁臣,文武百官,列队站于两侧,各国使臣也在其中。
龙泽立在最前,对面就是各国使臣,他早就看到了拓跋元台,知道对方是狄国使臣,眼神中更是不屑。
拓跋元台也看到了龙泽,他还在猜测对方的身份,眼中也是不服气。
这时宫门大开,太平帝坐着三十二人抬的镶金嵌玉的华丽大轿,在亲兵护卫之下,缓缓出了皇宫。
百官下跪高呼万岁。
太平帝在大轿上下旨:“众卿平身。”
大太监冯真甩了一下拂尘,大呼一声:“陛下赐百官平身。”
百官再叩首,然后起身,跟在徐徐前行的大轿后面。
太平帝回想起十五年前,在龙璧、虞达、李道悬、邹一等人的辅佐之下,得到边军京营和修者门派的支持,登上帝位。
而后他诛宗亲,灭勋贵,退蛮夷,抚万民,以为自己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以重振朝纲,安定天下,没想到十几年下来,什么都没有改变。
官员结党营私,把持朝政,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周边列国虎视眈眈,他才知道这身龙袍冕旒有多重。
这无上地位伴随着无尽的责任与苦罪,他所倚仗,除了仁德霸道,权谋心术,就只剩下这龙灵之力。
这有残缺的龙灵之力,却又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的罪魁祸首。
父皇得国不正,皇兄残暴不仁,他不理朝政,这就是那些文官儒生对他们龙家三位皇帝的评价。
可笑,他们贪鄙成性,荒淫无度,鱼肉百姓,为富不仁,却要皇帝做个圣人,如同道观寺庙里的神佛塑像。
他们敛尽天下珍宝财货,蛊惑众生虔诚心意,却要皇帝做个提线木偶。
如今这木偶让他们不满意了。
太平帝笑了,带着虚伪的仁慈与隐秘的狠毒。
那就让他们看看,这残缺的龙灵之力,如何完成今夜的表演,如何击碎他们丑恶的嘴脸和卑劣的内心。
到了洛水边上,大轿上桥,百官止步,最后,大轿停在天津桥中间。
桥下洛水流淌,头顶圆月高悬。
河南岸早就挤满数万百姓,沿着洛水往东数里,沿岸房屋楼阁,牌坊树木,无不挂满各色灯笼,两岸无不挤满百姓,总数足有几十万。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那数年难得一见的场景。
罗小乙带着桃花上了天津桥附近,洛水河畔的一座楼顶,桃花有些害怕,紧紧抓着罗小乙的手臂。
桃花道:“有什么好看的。”
罗小乙道:“上次你没看过吗?”
桃花道:“上次什么时候?”
罗小乙道:“十五年前,师父特意带我下山,来京城看了,那时候师父就是带我上到一座楼顶看的,那场面,可壮观了。”
桃花道:“十五年前我才一两岁。”
罗小乙一拍脑门:“是哦,我忘记了。”
桃花道:“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罗小乙指着天津桥道:“来了来了,你马上你就知道了。”
桃花此时也下不得楼去,只能向他所指看去。
太平帝缓缓走下玉轿,大太监冯真与国师邹一侍立两侧。
太平帝运足灵气,如风如雷般颂道:“上天垂爱,祖宗保佑,朕,执掌神器,澄清玉宇,护佑苍生,今日真龙显圣,示我大云国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颂罢,太平帝眉心生光,金色的灵气丝丝缕缕,不停释放,随后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席卷天地,太平帝身体一边变大,一边生出奇妙变化。
头上生角,体表生鳞,脸上生须,五指生爪…
片刻,太平帝化为几十丈的五爪金龙,生着万丈光芒,浮于半空,照的整个京城恍如白昼,苍天皓月都黯然失色。
忽而金龙张口,爆出龙吟之声,惊天动地,传于诸野,一时间四方云动,洛水波起,烟云笼罩整个京城。
金龙乍动,时而飞入洛水之中,翻腾游走,时而飞上天空,盘旋飞舞。
满城百姓,四方来客,看到这无比震撼人心的场面,无不神魂激荡,他们日夜焚香求仙,诵经拜佛,从来没有见过神仙佛祖,此时却看到真龙显圣。
这一刻,皇帝就是他们心中的神。
过了今夜,他们或回到家乡,或去到远方,都会对人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表达自己对真龙的虔诚与膜拜。
于是四海八荒,九州大地,无不盛传皇帝的威名。
于是诸国畏服,民心凝聚,谁敢对真龙不敬。
这就是龙灵之力的最大作用,比百万雄师还要威猛,比诸天神佛还要霸气。
诸国使臣有些也曾见过本国皇帝王室的灵化之力,此时第一次见到龙灵之力,还是大受震撼,相比之下,各国的狼灵如狗,狮灵如猫,象灵如猪,雉灵如鸡…
这天朝上国,不仅是文化盛行,军队强大,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更有这真龙天子,威震天地。
万门修者大多用出灵气探查那灵化巨龙,结果都已知晓,确实是龙灵之力,而非是灵术幻化出来的。
朴兰雪隐在黑暗之中,也用出灵气探查完毕,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天津桥上的邹一,想要看出些什么。
龙泽看到这景象,想到自己正在修炼龙灵之力,心中也生出壮志雄心。
此时,又一声龙吟响彻天际。
文武百官,列国使臣,万门修者,还有数十万百姓,一齐带着惊骇与崇敬地心情,跪地下拜,口中呼道:“万岁,万岁,万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