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争利(1 / 1)

加入书签

佛门八宗:法性,法相,法慧,法缘,法净,法禅,法诫,法业。

八宗圣地,关中万佛寺,中州相国寺,晋州灵慧寺,幽州灵缘寺,江南灵净寺,蜀中灵禅寺,南疆灵诫寺,凉州灵业寺。

其中万佛寺为佛门总教,灵业寺在白银国。

其他六座寺庙又称云国六大寺,分理全国各地寺院的供奉。

灵缘寺就坐落在幽州城内的一座名叫妙山的土山之上。

寺内一座高塔之中,方丈鉴如菩萨正在招待几位贵客。

在座有,

万佛寺鉴智菩萨。

千岁观九宫真人。

晋商首领望川居士靳云峰。

东州孔府,孔知夏,孔知南,城内景仁书院掌院孔知西。

东州孟府,孟守节,幽州布政使孟守成,城内景义书院掌院孟守信。

孔知南和孟守节从云州逃来幽州,在书院住了两日,等到今日,才随众人一同来议事。

他们又将在云州的经历详述一遍。

众人得知神珠和巫女都没有得到,还损失了释玄、张太冥两个人,当即有些不满,同时对吴乘风和风长生二人很感兴趣,当然,他们还不知道风长生姓风。

孟守成衣着考究,他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道:“新科状元做了墨门钜子,千年以来都没有这样的奇事。”

孔知南心有余悸道:“他倒是没什么,起码知道底细,反而是那吴乘风,来路不明,手段极为狠辣。”

鉴智菩萨瞪着他的大环眼,拍案怒道:“哼,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早晚要了他的狗命。”

九宫真人也道:“修者有修者的规矩,江湖仇杀在所难免,何至于焚烧灵魂,让人永世不得超生,此等恶人,罪不容诛。”

靳云峰不露声色道:“那年轻人的来历也不难猜,江湖上的修者,若不在我们儒道佛和朝廷认可的门派,那便归为影门,不管他是不是在影门挂单,也是一样。”

孔知夏道:“望川先生对影门可有了解?”

靳云峰道:“梦国四大姓,咸、彭、黎、蚩,咸、彭为母姓传家,黎、蚩为父姓传家,影门门主黎沐春,便是出自黎姓,他出走梦国,创立影门,收留江湖上无门无派的修者,盘踞于巫山,从来不参与列国纷争和江湖恩怨。”

孟守成道:“那这次,他影门怎么派了这么一个杀星出来?”

靳云峰道:“想必是为了那个巫男,人我已经带来了,不知各位带来什么?”

孔知夏道:“你想要什么。”

靳云峰道:“我晋商号称流通天下,奈何东不得出海,南不得过江,连这西北方向的货殖贸易,都束手束脚,这次我把人献了出来,是想要个方便。”

孔知夏有些不耐烦道:“我来之前,闻夫子和卿夫子交代,务必体恤望川先生和晋商四大家,先生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能做主的事,我便做主,我若做不了主,也可代为传达。”

靳云峰眼睛微亮。

孔孟二府此次来的都是晚辈弟子,他心中有些不悦,这孔知夏倒是爽快。

于是他便不再藏着掖着:“瘟疫又起,我晋商已经将军粮官粮,药材,盐糖等供应到位。

东州宗府向来谨慎,对我晋商一贯关爱有加,例如,瘟疫期间不得提价超过五倍,西北两个方向的盐铁贸易也定时限量。

今年要购买灵犀的数量,比上次多了五成,又给我晋商摊派了大头儿,几位说说,银子从何而来?”

在场众人听了,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晋商陆路贸易,多年来受儒门宗府钳制,利益无法扩大,自然有怨言。

孔知夏虽然有些强直,也心如明镜,他压下情绪,耐心道:

“先生难道不知焚林涸泽的道理,穷人没了活路,不是饿死,就是造反,所谓细水长流,人若都死绝了,抑或天下大乱,谁去种地?没人种地,你还怎么经商?我还怎么办书院?朝廷还怎么收取赋税?还有走私之事,本不该有,宗府对你们妥协,还不是理解晋商不易,特意关照你们。养寇自肥,若那寇比你还肥,可不是什么好事。”

此言冠冕堂皇,维护了儒门宗府的体面,却将晋商说成贪得无厌之辈,靳云峰自然不服。

他平静说道:“宗府自然是有道理,只是我有几个疑问。

去年各地报有尸鬼之疫,北方各州商人出售粮盐,大多按规矩提价不超过五倍,邢州却提价十倍,更有南方各州提价十倍不止,此事不假吧!

另有东南海商,年年私船入海,那当真是千帆竞秀,万舸争流,不仅滋养东南诸藩,甚至远饲西夷,此事也不假吧!

当然,我也不是要挑什么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海商要是和我晋商出一样多的供奉,并且规定他的贸易也定时限量,我便不再说话。

又或者,匀我几个码头,卖我几艘大船,给我一条航路。

否则,即便我闭上嘴,晋商上下几万口人,也咽不下这口气。”

此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在场众人听了也觉得他晋商确实有些憋屈。

自从十几年前东南水军惨遭海贼重创,从此一蹶不振,再难控制海上航路,再加上官员腐败,唯利是图,从那以后,私船出海日益严重,海商获利难以计数,晋商怎能不眼红。

孔知夏深知,南方在官绅大族数百年经营之下,富庶繁华,大商巨贾个个树大根深,虽然表面上对东州宗府马首是瞻,其实早就倒向道门,其中就以四海钱庄范家为首。

宗府虽然有心遏制,却收效甚微。

靳云峰不可能不知道,他如此说,无非就是卖惨求利。

孔知夏道:“南方商人,大多儒道双修,前些年已经定下,名义上属儒门统辖,实际上由儒道二门共管,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非一人一言可定,还是从长计议。”

九宫道长此时也开口道:“这是实情,海商势大,若非为了体面,早就将儒道抛开,为了大局,对其有所纵容,也是不得已,从长计议为好。”

靳云峰道:“此事自然要从长计议,那就麻烦世侄转告宗府,我晋商多年来儒道佛三修,也可效仿海商,道门要分心管理海商,就不提了,我恳请儒佛二门共管晋商,以全门人弟子圣道圆满之心。”

孔知夏听了,恼怒不已,自己好言相劝,这靳云峰却有些得寸进尺,欺人太甚。

于是冷着脸道:“先生自幼学儒,莫要忘了圣人教诲,见利忘义,不是君子所为。”

靳云峰道:“圣人教诲,世人皆忘,心口不一,言之何用。”

孔知夏道:“你别忘了,除了儒道佛三门和朝廷官绅,还有边军坐镇西北,薛家控制幽云多年,蓟辽总兵秦蛮子也不好说话,你最多在关陇做做文章。”

靳云峰道:“天下要大乱了,谁知道这次瘟疫过境后,天下是什么格局,也许边疆内移,万门重洗,也许天地变色,神位易主。”

孔知夏:“你如此有恃无恐,莫不是准备勾结异族,卖国求荣。”

靳云峰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这时孟守成道:“世兄,望川先生心意已决,你又何必同他言语争执,如实回报宗府,由夫子定夺就好,我等小辈,怎可无礼。”

孔知夏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孟守成道:“时候不早,咱们还是说说如何处置那个男巫。”

此言一出,三门开始言语争抢。

孔知夏:“自应由我等带回东州。”

鉴智菩萨:“还是由我等带回万佛寺为好。”

九宫真人:“不如你们一家一半,我千岁观给你们叫声好。”

孔知夏:“你们二门,一个丢了九尾白狐,一个丢了叶欢尸身,所以才如此被动,怎么还能争抢巫男。”

“你孔府难道没有丢了神珠?”

“说人之前,须先照照镜子。”

“之前将九尾和叶欢让出,已经抵了神珠丢失的罪过。”

正在争执不下,突然众人感到一阵霸道无比的灵气波动袭来,接着一声巨响。

整个佛塔轰然倒塌。

众人只来及化出灵气护体,虽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却被埋在废墟之中。

等到冲出废墟,只看到尘烟滚滚,视野模糊。

这时一个男子的声音响起:

“天作宝塔地作坛,多少生灵饲神仙。

苦海泛舟浑如梦,野火焚香不知禅。

欲将道德奉圭臬,却把仁义作杖鞭。

百家凋落万门起,何须妖魔害人间。”

鉴如、鉴空、九宫、靳云峰四人大骇。

这本是三十多年前,巫教盛行中原时,广为流传的一首讥讽儒道佛三门的诗歌,多年来已经没人敢唱,此时却不知何人又来吟唱。

等到尘烟散去。

众人看到三个人站在不远处的平台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