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人间清醒的李纲(1 / 1)

加入书签

纵观整个大夏朝,要说谁活得最通透,那一定是李纲。

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的他有一颗洒脱不羁的心,从小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骑马射箭,舞刀弄棒也是信手拈来,有神童之美誉。

长大之后更是了得,年仅十七岁就高中皇榜第二名榜眼,可谓是风光无限。

当时年少轻狂的他不想在翰林院这样的清贵衙门熬资历,而是主动请旨外派,从一名下等县的九品县令做起,十年时间就重回京都,担任正五品武英殿大学士,光禄寺少卿。

后面因为辅佐先帝有功,被先帝赏识, 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兼任太子少师,给乾正帝讲课。直至年老体衰,精力不济才上书致仕。

就算已经即位的乾正帝多次挽留,李纲老爷子也没改变主意,还是坚持致仕还乡。

乾正帝无奈之下只能答应,派大内近卫一路护送李纲回到江南。

但是,李纲已经知道江南被十大家族搞的乌烟瘴气,不想和那些人同流合污,索性也就没回老家,而是留在南都创办金川学院,为朝廷培养有用之才。

今天,陛下以学生的身份相求,李纲只是沉吟片刻后,就点头答应了。

“陛下放心,江南是臣的老家,臣也不想那里变得狼烟四起,杀戮满天,臣此去江南定会安抚百姓,协助李总管消灭那些作奸犯科、不遵皇命的歹人,不负陛下所托!”

乾正帝再次施礼:“谢李师成全,学生感激不尽!”

李纲抬手扶起乾正帝,老脸上满是凝重之色:“陛下,关于此次下江南一事,臣还有几点想法,恳请陛下恩准!”

“李师请讲,朕洗耳恭听,据实定夺!”

“那微臣就斗胆说上一说。

一,臣恳请陛下法外施恩,给那些没沾过人血的海盗一次活命机会。因为那些所谓的海盗,不全是穷凶极恶之徒,他们大部分是因为食不果腹、铤而走险才成为海盗的,这些人里,不是全都该死!”

“二,李小草剿匪是必须要做的事,但臣希望陛下能给李总管下旨,让她约束军队,臣不希望江南出现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乱象,江南百姓受欺压太久,不能再让他们对朝廷的军队心生恶感。”

“三,臣想请动尚方宝剑,给臣便宜行事之权!”

李纲虽然年岁已高,但他那颗心还是烫的,他知道江南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要不然兵灾再起,受苦受难的那些平民百姓,损害的是大夏根基。

这次李小草掌握了那些人的命脉,表面上看是掌握了主动,让江南十大家族不敢轻举妄动,实际上,那个莽撞的小丫头已经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而且还不自知。

还是那句话,强龙不压地头蛇,小丫头虽然手握左武卫兵权,但真要把那些人逼急了,他们说不准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儿。

而且不管这些人成不成事儿,小丫头下场一定好不了。

所以,心思深沉的李纲准备从三方面解决造成江南动乱的因素,首先就是减弱那些家族对海盗们的控制,这一招就叫釜底抽薪。

其次,保护好江南百姓,让江南的大家族没有起兵的借口与底气,这一招叫做反客为主。

最后,就是要将恶名揽在自己头上,给江南其他家族造成窝里斗的假象,从而避免李小草被江南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围攻,这招叫做偷梁换柱!

乾正帝听出了李纲话里的意思,老师这是打算用自己的威望替自己和李小草挡刀,如果真按照李师所说的做,江南那些氏族和官员指不定怎么编排这位豁达的老人呢。

按照那些所谓文人的尿性,说不准就会在野史上给李师塑造成一个大奸大恶之徒,毕竟这是他们的长项!

“李师,这......”乾正帝迟疑了,他也不忍心老人家为帝国操劳了一辈子,到最后还落不下一个好名。

这未免对李师来说太过残酷了!

李纲看到乾正帝脸上的迟疑与不忍,心中欣慰之余也感到有些好笑,他伸手在乾正帝手背上拍了拍,笑道:“陛下是担心老臣身后名?”

乾正帝缓缓点点头,面露不忍之色:“正是,李师,您的名声毁不得呀!”

“哈哈哈,不会的,老臣不会被后人骂的,陛下多虑啦!”李纲捋须大笑,手指国子监方向,“陛下不知,朱煜此子聪慧敏达,不管是经史子集还是弓马兵步一学就会,而且从不持才自傲,反而更加刻苦攻读。

如果老臣没看走眼的话,二十年后,此子必定位列朝堂六卿之一,甚至有可能老臣都要望其项背呀!

老臣有这样的学生,还怕被他们编排吗?哈哈,说不准到那个时候他们在下边跪求老臣, 请老臣托梦给学生放过他们!”

乾正帝被豁达的李纲逗笑了,想到李纲描述的画面,他在笑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担忧与哀痛。

是啊,世上每个人都会死的,哪怕是贵为一国之君的他,也免不了变成一抔黄土的命运,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件事就在师生二人谈笑间定了下来。

当晚,乾正帝留李纲在皇宫住了一宿,师生二人把酒言欢,回忆曾经的往事,不时大笑出声。

皇后褪下凤冠,身着一身素衣,给李纲老先生斟酒倒茶,递筷布菜,像是一位普通的妇人服侍丈夫的老师。

当晚,李纲大醉,倒卧不起,鼾声如雷!

......

“什么,去苏州!”

当朱煜从李纲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李纲又重复一遍后,他这才意识到老师不是开玩笑!

“怎么,不想去?不想去就算了,你那九位师哥也能完成这件事,你就在国子监继续攻读吧,老夫......”

“不不不~~~”朱煜连连摆手,小脸涨得通红,“老师误会了,学生不是不想去,只是消息太过突然,学生没有反应过来!

那敢问老师,此去苏州有何重要的事情?”

其余九人也是一脸激动的看着还有些宿醉痕迹的李纲,双拳紧紧握在一起,期待从老师口中讲出的好消息。

太平仓一案,他们可是出尽了风头,还没参加科举的他们,已经接到了朝堂六部抛来的橄榄枝。

六位朝堂大佬已经放出话来,不管他们以后的科举成绩如何,只要他们来自己的衙门任职,大佬们就会动用自己的特权,最少给他们一个六品官做!

要是再来一次太平仓的功劳,六品不得变五品呀!

简直就是原地起飞!

这样的好事,傻子才会拒绝!

李纲微微一笑,从衣袖里掏出一份圣旨丢给十个学生:“自己看吧,老夫困倦不堪,要回房休息!”

众人你争我夺,经过一阵鸡飞狗跳后终于按照大小个排排坐,一起看圣旨上的内容!

片刻后,众人兴奋的发出狼嚎声,手舞足蹈,满院子乱窜。

而朱煜则是趁着众人不注意,一溜烟跑出国子监,回到王记酒楼后,吩咐福伯给自己收拾行礼,然后骑着马就朝赛州驰驱。

花儿这丫头已经想小草姐姐想得快魔怔了,每天茶饭不思、做事也没有精神,这次正好也带她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