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254章 市井小童(1 / 1)

加入书签

想起那日的事,墨皓辰颇感恼火。好不容易过去几日,现在又有人来提。

殿上的帝王依然是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他的神色千变万化,这世间,也只有有关秦梳桐的事才能令到他这个沉稳的弟弟失控。

墨皓辰调整情绪道:“此番前来,是向你告假,上次说了待到舞阳大婚之后,我便会前往海塘县,寻人。”

“此事朕记得,朕之前说过,要随你同去。朕也想亲眼见见海塘县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是不是如奏折所说。”

墨皓辰反对:“太草率了,你若走了,京中事务如何?此前从未听说过京中无主之事。不妥。”

“朕会让吴启锋那一群老匹夫代为监国不就行了么?边境问题已解,水患也解决了,全国上下一片欣欣荣,朕无需忧心。”墨皓辰气定神闲道。

墨皓辰见他完全没有点危机意识,忍不住泼冷水:“恐怕我接下来所报,你就不会觉得乐观了。昨日接到军报,说近日外岛流寇携带武器频频登我海岸,轻则偷鸡摸狗,重则烧砸抢掠,而发生地就在离海塘县附近。”

其实海塘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驻军数众多,对付流寇轻而易举,但他行军布阵多年,充足的战场经验不容得他乐观,他看到了小股流寇后面是个善于海战的岛国—图攀。

相比之下,南朝的土地大范围处于内陆,海岸线不长,所以将士们更擅长在陆地上征战,若是真的和岛国对阵起来,他没有把握。

乐观的帝王沉默了半晌,咧开嘴笑道:“这些对于你来说,都是小问题。朕决定了,跟你一块儿去。”

墨皓辰有些无语,面前这个人真的是九五至尊吗,怎么如此轻率不靠谱。

“三日以后,启程。”墨皓辰扔下这句话之后离开。

数日后,海塘县。

一个穿着天青色短襟的男孩现在路边,旁边还有只大到离谱的金毛大狗。

这条街上的商户对这孩子都很熟,应该说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而且他娘亲可以说是海塘县令张洲远的座上宾,张洲远见到他娘亲还得一声一声“秦老板”的叫着,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娘亲是什么皇亲国戚或者大官裙带,张洲远之所以对他娘亲恭恭敬敬很大原因是自从她来了之后,海塘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以眼前这些商户来说,几年前的收入最多只能混个自给自足,可这几年来大量的观光客涌入,他们小商贩的收入对比以前翻了三番,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秦小黑带着黄金,本来是出来买点杂货的,结果一走到这条路,不断便有商贩主动向他们一人一狗跑来,问他们需要什么。

秦小黑一点也不惧,他从小便被秦梳桐散养惯了,经常打发他一人出来买点货,而且现在身边有黄金,这条大狗往他身边一坐,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令人不敢靠近,其实熟悉黄金的人就知道,它其实是很温柔活泼的,当然这只限于面对它的主人时,若是有人要对主人不利,它就会立马上前护着。

另外,他不害怕的缘由还有个,就是藏在暗处的云熠。

云熠这个人,沉默寡言,平时看不到人,但若是他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就会立马出现。他以前不知道云熠的功夫到底多深厚,他也没有见过,直到他娘亲神秘兮兮地说,江湖中人都是带点神秘感的,不会轻易露出真材实料,他便一直期待能看到云熠展示真材实料。

但是要云熠展示真材实料的话,就说明他的生命受到外来威胁了,但海塘县民风淳朴,当地居民又都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豆丁,所以他也没有机会见识云熠的能耐。

久而久之,他觉得云熠应该就是喜穿一身暗色衣服,给人一种颇为神秘森然的感觉,然后这种装扮让他娘亲觉得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侠客并具有不得了的技能,而其实只是个绣花枕头。

后来有一次,秦小黑在海边玩耍时碰上了外岛来的流寇,那帮人走上前来哇啦哇啦说了一通就想把他抓走,这时不知道从哪个方位出现的云熠拿着一支软如鞭的长剑,用一种鬼魅步法在几名贼人之间穿梭,秦小黑当时只记得看见黑影和寒光,黑影是云熠惯穿的暗色衣衫,寒光是那支软剑。然后,秦小黑第一次见到死人。

最初他还有些畏惧,蒙着眼不敢睁开,只偷偷从指缝中偷巧,后来他索性把手从眼上放了下来,嘴里念着:“我虽小,但是个男儿,这些个贼人想侵占我们的土地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才不怕!云熠,你这次做得很好!”

他没有注意到云熠的眼中有一丝不可察觉的赞扬。

秦小黑每次到这街上都是有些苦恼的,比如他只是帮她娘亲称二两川椒,最后拎回去的除了川椒以外还有各种海鲜和蔬菜,各商户都愿意把自己压箱底的好货送到他的面前。

秦小黑跟在他娘亲身边这么久,当然也是能分辨东西的品质优劣,所以在那些商贩执意要免费送的时候,他总是严肃地按照市场价尽数结算给他们,他娘亲经常对他说,别人的东西也是别人耗费时间才获取的,这叫劳动价值,而我们不能忽略别人的劳动,该给钱的是一定得给的,而且这大海里的东西不好来,都是将命扛在肩膀上的渔民顶着滔天巨浪捞来的,更加珍贵,就算价高一些也是值得起的。

久而久之,他在这条街上也成了个名人,他的一丝不苟的算账付钱的样子更加招了那些个大婶姑娘们的喜欢,都说这孩子被秦老板教得好,比那些自诩从小学圣人之道品行端正的公子少爷不知好了多少倍。

这些话后来传到了秦梳桐的耳朵里,她却说:“小黑不过是养在小县城的顽童,从小粗野惯了,和习圣人之道品行端正的公子少爷如何比得?”

但有一事,她最近越发觉得,这孩子专注做事的样子,眉眼和神态像极了那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