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早有离去意(1 / 1)

加入书签

“秦家?你说的哪个秦家?淮南的?还是京城的?”墨皓辰心惊,语气变得急切。

父母官恭敬道:“淮南秦家。主事者是位年轻人,不过微臣也从未见过此人,他当时买这块地较大又在名胜处,微臣亲自批复,名字好像叫什么秦梳......对,叫秦梳榆!”

墨皓辰失望至极,原本就要发现点线索,又生生被掐了断。到处都有与她有关的人和事,却处处都与她无关。

但令他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手笔绝对和她有关系,之前他去淮水赈灾,秦梳榆亲口承认过,论生意头脑不及妹妹的十之一。

从第一处开始,他就觉得莫名熟悉,现在这么一提,前面所宿之处不管在布局和细节服务上,都与观海楼极其相似。当初他只想到是个当地大户的杰作,至于那些设施景观也只是怀疑和秦梳桐有关并未坐实。不是没有问过张洲远观海楼背后的主事人是何身份,每每都被他搪塞过去,只说是民间一商人因为特别喜爱海域风光,便在此处建了个食宿之地。区区低贱商人而已,名字不值得记取。

看来这商人确实是给海塘带来不少益处,值得他处处维护。

像是幡然醒悟,墨皓辰冷冷道:“那么,海塘县的那处观海楼,是否和秦家也有关联?”

那官恭敬应声:“回禀王爷,观海楼确实也是秦家的一处产业。而且,是开办最初的一处,其余省份的都是分部。”

“观海楼是什么时候开建的?你可知?”墨皓辰阴寒着脸问。

那官不知哪一句让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王爷如此生气,他句句都是如实回答,要让说假话脑袋也不够砍。于是他怯怯答道:“算起来,已是六年有余了......”

墨皓辰凝着嗓音打断他的话:“基本的算学你都不会吗?你这官是怎么当来的?”怎么会是六年,从她离去才五年时间,不可能在两人还在一起的时候她就有所布局,就算如此,为何他完全不知,亦或是她早就已经想好了有离开的一天,所以打算好了?怎么可能!

那官员听闻后双腿发颤地跪下,哭丧着脸:“微臣不敢欺瞒,那观海楼从建立之初,海塘县的张洲远大人为了展示变化还邀周边官员前往参观,当时就住在观海楼,离去的时候,张洲远还赠予了一套瓷具,上面清楚地记录了当年年号......”

墨皓辰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又被她耍弄了,居然身在屋檐下而不知,最让他气极的是,她在离开之前就有了这些布局,若只是为了挣钱还好,若是她从那时候就起了心就要离开,所以开始这些准备工作,那把他当成了什么?跳板吗?棋子吗?把他用了就弃了?

他发誓,若是找到她,一定会狠狠地惩罚。

那么问题来了,她的产业遍布整个南方,那么人会在何处?是窝在某一处,还是像苏雅那个女人所说,真的去了海外?

秦梳桐从床上爬起来,伸了个懒腰,自从墨皓辰离开海塘,她总算可以大胆做人了,不用每天提心吊胆担忧儿子和他见面,也不用担忧出门会撞上他,也可以不必费尽心思伪装外表。

稍微收拾了一下,她就溜去县衙找张洲远要账,之前墨皓辰他们的吃睡全部是在观海楼,欠好大一笔费用,必须一分不少收回来。

她本来不是如此吝啬之人,一般对长期合作的伙伴会设个账期,根据熟识程度和诚信度分为三个月半年等,但这次的对象是朝廷而且是墨家,想要账期,免谈!

衙役见到她,问都没问一句就放了她进去,张大人在这女子面前一向唯唯诺诺的,不过自从她来了海塘,自家的生活品质是肉眼可见的提升。

“秦老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张洲远腆着笑脸迎上来。

秦梳桐不客气地拣了条椅子坐下:“张大人,听说人走了,我就来了......”

张洲远擦擦脑门上的冷汗,刚刚送走两尊大神,又来一个上门要账的,他赔着笑脸道:“秦老板,这人才刚走,你看我这小县衙的,要马上拿出那么大笔银两实在是困难,你也要给我点时间嘛。”

秦梳桐根本不吃他那套:“张大人这话就见外了,这些年这海塘发展变化成这样,你应该得了不少朝廷的嘉奖吧!若是现在辞官回老家,躺平摆烂都能过到下辈子了,而且......”她揭开一旁的茶壶盖子,看了一眼里面的冷茶摇摇头,这人的表面功夫做得真足,连茶水都能泡到无色。

张洲远会意,立刻递了个眼色给衙役,衙役马上为秦梳桐换了壶茶。

秦梳桐喝了一口道:“张大人从我这里也......”

“咳!”张洲远连忙咳嗽打断她继续说下去,这女子真的是什么都敢说,虽说是事实,但是这是能说出来的吗?眼见他打算再干几年就辞官,儿子也成年了去年还中了个举人,眼看着也到了娶妻的年龄还需要准备一笔聘礼。万万不能在此刻出岔子。

秦梳桐喝茶不说话。

张洲远咬了牙,他对秦梳桐一向没辙,谁让她让海塘有今日呢,还要靠她发财。“不就是结账嘛,我刚同你开玩笑的,待会儿秦老板拿着我的条子去支取便是。”

见目的达到,秦梳桐笑意吟吟,准备离开,她实在是不喜和朝廷的人打交道,墨家的官,都跟墨家的人一般德行。

“对了,张大人。”秦梳桐转身:“墨......那两位贵人在的时候,没有问及我的身份吧?”

张洲远想了想说:“倒是有那么一两次,被我搪塞过去了。我就说是一普通商人,没有透露半分。”

秦梳桐点点头:“那就好,你知道我们这些商人最不擅长和朝廷打交道,若是知晓了,你的功劳也是不保的,说不定还落个欺君的罪状。”

张洲远擦着汗,他才不要这样,所以秦梳桐当时嘱咐他的时候便守下了秘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