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短期旅行(1 / 1)
女医说:“我是开膛破肚的,不是画家。”后又盯着她的伤疤说:“在我们医者看来,伤疤远不及性命,是在时刻提醒你过去的经历。”
秦梳桐有时候觉得医者就是个矛盾体,除了有救死扶伤的热忱以外,还有一种天生清冷的气质,也许是因为看惯生死所以觉得好死不如赖活,比如在他们看来即使是毁了容也比死了有价值。再比如她认识的易颂安正常的时候像个清尘脱俗桃中仙,碎碎念的时候恨不得用封口钉把他打包扔进南洋。
“纹身我不会,不过你要是一定要纹,倒是可以带你去个地方。”女医说。
女医带秦梳桐到了当地一个乌烟瘴气的市场,周围除了黑市商人还有醉鬼和流民,她们在嘈杂人声和没分类的垃圾中穿行,最后到了一栋不起眼的布棚子前。
“进去吧,这里面有你找的人。”女医清清冷冷道。
棚子里是个艳丽的姑娘,她见了秦梳桐说:“一般来找我的,都是栗发异瞳的胡姬,你这样的东方脸孔倒是头一次。你这皮肤太薄,难度大......活儿倒是可以接,但是价格也不会低。”
秦梳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价高也没有关系,只要能掩饰。”
当秦梳桐纹着一肚子荼蘼花出现在女医面前时,女医面无表情地说:“年纪轻轻搞什么荼蘼花,真当自己穷途末路了吗?”
开到荼靡花事了。
秦梳桐对成品相当满意,答了句:“只有死去才能活来。”她以前也是认为花语之类的东西是煽情,是送花之人或是受花之人的情感表达,只是种寄托罢了,要是遇上个不懂情调的,还会说是种浪费金钱的行为,真到自己遇上了事才发现有种精神寄托也是件好事,以前的不屑一顾还是因为经历不够丰富。
她受了那个纹身师的启发,从此在变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她才敢近距离在墨皓辰面前而不担心对方认出来。
这种走走停停的日子一直到了最近一年才改变,秦梳桐在听来自京城产业情况汇报的时候,说那边臻萃坊的配套社区已经趋向成熟,教育医疗购物齐备,她才想起秦小黑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
究竟读不读这个问题,秦梳桐纠结了很久,并非让儿子不学无术,她觉得这个时代读的书就是为了做文章没多大用处,不能让秦小黑长成一个开口闭口只会之乎者也满口教条主义的草包,但为了秦小黑未来在择偶方面有更多选择权,她还是只有入乡随俗。
旅行这种事,不去则已,开始了便打开了闸。秦梳桐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海了,心里有点浮躁,腿有点痒。出海的时间太长,去往最近的大陆都要三个月,而且近日海上风暴频繁,实不是个好时机。
就在这时,她收到了封邀请函,请她去参加一位旧友母亲的寿宴。
这位旧友是她在国内找寻原料供应商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她路过一个江南的小城,看到路边张了个榜,说当地富户的老夫人弥留之际无法进食,只特别想念家乡的一道杂粮煎,但家中的厨子做出来始终不是她记忆中的味道。秦梳桐心想,这杂粮煎是北方的小吃,你用南方的原料和厨子肯定是复原不了的,于是多管闲事揭了告示,去了当地的自家酒楼取了原材料前往富户家做菜。
她家的酒楼仓库在食材方面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很轻松便取到了需要的东西,完完本本还原了老太太记忆中的味道,老太太吃了心满意足的食物,也不弥留了,眼神清亮说要继续活下去。这一活就活到了现在。
那富户一家把秦梳桐视为恩人,了解到秦梳桐在寻找原料供应商的时候,便把自家能提供的物产以八成的价格和秦梳桐签了长期契约。
秦梳桐收下了这封请柬,算了算时间,从此地出发去江南吃个酒需十天左右,再去船厂那里看看新船的研发情况,顺路再去哥哥那里绕一圈差不多月余,回来正好能赶上儿子的五岁生辰。
决定了短期旅行后,她简单打点了行装,又给她哥包了些海产干货,跟陆宜初交待了一番便出了门。
墨皓辰走了以后,秦梳桐就不再担心儿子会被人洗脑,云熠在他的身边,安全问题是完全能够得到保障的。秦小黑一向是个机灵早熟又独立的孩子,把他放在家中一个月是完全没问题。
秦小黑是个未足月便落地的早产儿,出生的时候身体差,是秦梳桐一点一点拉扯长大的,期间易颂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未足月的孩子抵抗力差动辄风邪入侵,秦梳桐没少大半夜去捶易颂安的破门。
秦小黑稍微大了些,为了增强他的身体素质,秦梳桐除了给他制定专门的营养方案以外,还带着他东奔西走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生存以增强他的身体素质,当然除了北方以外,秦梳桐怕冷,所以冬天他们不会去北方。现在的秦小黑看似矮小,实则壮得像头小牛。
也许是有了这些其他同龄的孩童没有的经历,秦小黑从小就显得独立和感性,知晓他娘的不易,非常体贴心细,譬如作为海塘一流学府的秋水书院每月都会和家长沟通孩童的课业问题,秦小黑就会主动去找除了他娘亲的所有男性长辈,比如说在初入书院的时候云熠和易颂安甚至是观海楼年轻一些的员工都光荣地当过他的后爹,看得邱遂直摇头。托了他的福,邱遂认为秦小黑有个私生活极不检点的娘。
这些事秦梳桐后来才知道,把秦小黑逮来狠狠揍了一顿。
一直到墨皓辰到了海塘,邱遂的想法才得以改变。王爷的女人嘛,总是要有些特质的,既然能把王爷都吸引了,那么其他男人更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