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下船(1 / 1)

加入书签

秦梳桐快速收拾了碗筷,气喘吁吁地跑到墨皓辰的面前。他在这船上把秦梳桐的会议室征用了,上船之前还拉了一箱子书,秦梳桐一见觉得他格外矫情,这些书都是他快翻烂并倒背如流的,不知是为了做给谁看或是营造一个什么人设。

彼时他正端着本孙子兵法,秦梳桐一眼认出来,那不是她书架上的么,怎么就在他的手里了。她想起最近几次看到书架确实像空了些,但又想不起少了些什么书籍,原来是被他搬了去。

进来才发现,房间中除了墨皓辰的以外,还有几名存在感不怎么高的使节,他们对她的来到并没有感到多大意外,只是看了她一眼之后便着手于自己手中的工作。秦梳桐大概知道那是些整理文书之类的活儿。

于是她突然忘了本来是来质问他谣言的事,转而成了:“我的书怎么到了你处?”

墨皓辰头也未抬便答:“你何时对兵书有兴趣了?放在你那处当摆设也是浪费,不如供本王阅读。”

“你怎么知我无用处,我是给小黑看的。”秦梳桐说得流畅自然,好像真的有那么回事。

“小黑那里,本王自知亲自教导,不劳你操心。你今日怎么不赖床,这么早便起了?”墨皓辰终于抬起头。

面对墨皓辰的主动问起,秦梳桐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提谣言的事,刚刚觉得有必要摆明身份立场,现在突然又觉得没有多大必要。

找他又能说些什么,说你的人和我的人都在传一些很骇人的传言,然后他听到之后一定会淡定地“哦”一声,然后更加淡定地说“本王觉得并未产生不适。”

秦梳桐丧气,放弃了这个话题,低头的瞬间瞥见那几名使节都在埋头忙着公务,于是生出些急智:“我们的船预计明日就会靠岸,不知王爷的准备工作就绪了么?”

这问题一出,不仅墨皓辰正着眼看她,连原本埋首的几名使节都抬起头来看她。

秦梳桐当即觉得自己一定是找了个很尬的话题,所以引得所有人都被惊到,应该是觉得凭着她一介平民百姓的身份去过问国与国之间交流沟通之事简直是自不量力和逾规越矩。

在现场陷入安静并且她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秦梳桐连忙解释:“啊,我并不是干涉朝政,只是船只即将靠岸,而我恰好此前与那姜国国君有过几次攀谈会面,对她的喜好略知一二,所以来问问是否有需要……现在看来各位都神态自若,想必是准备充分了,也是用不上我这点拙见的,打扰了。”

秦梳桐说完,往身后的门退了几步。

“站住。”房中高高在上的男人叫住她。

秦梳桐脚步不停,还在往门的方向挪,她都主动出去了,为何又要叫住她。

“来都来了,本王且听你说两句。”墨皓辰又道。

秦梳桐这次听清楚,停了脚步。这是什么意思,她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这还当真了是么?

她尴尬万分:“还是算了,我的那点浅薄的社会经验又如何能入得王爷的耳,我还是走吧。”

秦梳桐坚决地走了出去,墨皓辰及使节们都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使节们露出诧异的表情,这就走了?刚刚王爷有让她说话吧?她拒了不说还直接就走,这简直是对王爷的皇权的挑衅。

即使如此,墨皓辰没有露出丝毫不耐,反而没有任何表情的从看到她进来再到出去。这样的话,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来对她敌对。

船越往前行,周边出现的过往船只变多起来,这预示着即将抵达姜国。

秦梳桐下船之前,换了一件颇具有姜国风情的服饰。姜国建在海上,四面环海,民风开放,常年湿热,是以纺织品全靠从南朝进口,价格也是虚高,所以民众多以节省衣料的薄款衣衫为主。

结果就是被某人强拉进房中换上了传统的南朝服饰,而且由他亲自挑选了一套与他身上所穿相协调的裙装。理由是这一趟行程不仅是代表她一个人,而是关系着国之体面。

秦梳桐不情愿地跟在他的后面下了船,不明白为何他为何倒成了带头人。

姜国派了人在港口处接待,两旁排列着倚仗,阵容极大,看到两位贵宾同时出现,当下是有点搞不清状况,然后一想,这两人来自同一国度,说不定是结伴同行。

两人站在一处就如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周遭的一切都成为了陪衬,弗一看去,还真有几分情投意合的味道。

前来接待的人走到两人面前,按姜国的礼仪行了礼,礼节性地寒暄了几句,说本来今日国君是要亲自前来,却因临时政事抽不开身,明晚会在宫中设宴,现在让人安排前往下榻的别院休息。

秦梳桐却客套拒绝,说自己的身份与皇家的别院不符就不浪费资源了,她正好在城中有一处酒店,去那里就好。

墨皓辰听见之后淡淡回应:“本王也去秦老板那里,就不麻烦大人费心了。”

秦梳桐翻了翻白眼,她同这姜国国君是旧识,对方也知她一贯的性子不喜被束缚,请她去别院只是客套之语,其实是随便她的决定的。墨皓辰就不同了,他身为一国二把手是要谨慎而隆重地接待的,此刻却拒绝了说要跟着她走。

接待的人有些为难,临出门之时他是被反复叮咛一定不能怠慢了这位王爷,当时还非常担心本国的接待标准会令贵客觉得小气,所以在别院设施上可谓是极尽奢华,没想到他直接拒绝说要去秦老板那里,这让他如何向国君交待。

不等他开口,秦梳桐率先不同意:“我说王爷,你如此贵重的身份,我那小庙如何容得下?我觉得你还是随这位大人前去为你准备好的地方下榻,也是体现了姜国的待客之道。”

接待的使臣见秦梳桐替他说出了心里话,连忙附和道:“秦老板说得对,王爷请随小人走吧。”

墨皓辰颇为气定神闲对使臣说:“你回去复命就说,本王在国内多得秦老板的照顾,也习惯了由她服侍,大人便不必再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