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十分不利的口供(1 / 1)
随着天启皇帝的一声令下,锦衣卫在骆思恭的带领下,开始彻查此事。
朝廷的官员们则变成了吃瓜群众,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
锦衣卫以军需局、兵仗局为起点,对张之极协助练兵以来,资金往来等进行了细致的盘查。
由于张之极垫付了二十多万两,因此包括国兴木器行在内的英国公府多家产业也在调查范围之内。
至于采购各类原材料所涉及的商家,那也是逐一进行调查。
张之极对资金往来非常重视,安排专人对资金的进出逐日逐笔进行记账。
对于采购的原材料也建立了相应的库存账,每日领取多少,都是谁来领取的,记录得明明白白。
建造完成的半成品、成品也都建立了账簿。
当然了,张之极并没有引入复杂的现代会计制度。只是在明代记账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地改进。
这给锦衣卫查办案件,提供了便利。
骆思恭虽然不懂这些,但是看着手下查账进展顺利,并且听到手下夸赞张之极督促手下要实事求是记账,就对这个英国公府的世子,颇为同情。
张之极是一个干事的人。却被朝中那帮人攻击、诬陷。
骆思恭觉得张之极并没有贪墨行为,否则那日不可能那么气定神闲。
要知道,哪怕是一个成年人,如果有贪墨行为,在皇帝面前也不会表现得如此镇定。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之极在刑部大牢里,如同被遗忘一般。他无聊至极,就与旁边的刘皋聊天。
最后,就让狱卒将刘皋送到自己的牢房了。狱卒自然不敢做主,逐级上报,刑部尚书黄克瓒听说后,就同意了。
刘皋来到张之极的牢房。
两个人算是正式见面了。
刘皋,不到三十岁,身材魁梧,国字脸。虽然是蓬头垢面,但是那坚毅的眼神,令张之极感到,此人绝对是个正派人。
张之极还知道,这个刘皋武艺高强,他的父亲就是龙门镖局的镖师。
刘皋自幼就跟随父亲练习武功,后期更是遇到了一位云游四海的老道,看他是块练武的材料,就将他收为徒弟,传授他的武艺。
刘皋跟随老道学了整整八年,学成后,回到京城,也加入到了龙门镖局。
刘皋母亲死的早,原来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可惜都夭折了。父亲也于前年重病而亡。
他就以龙门镖局为家,没有想到龙门镖局竟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张之极也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告诉了刘皋。
刘皋听说张之极竟然还被人刺杀,就建议张之极还是学武吧。
有人保护,固然能够阻挡外人刺杀。可是千防万防防不胜防。自身会武,就会成为最后一道防线。
万一守卫被冲破,敌人来到近前,那自己只有被人宰割的地步。
如果会武功的话,或攻或逃,选择机会很多。
张之极自然知道刘皋说得很对。
反正在牢里闲来无事,他就跟随刘皋练起了武功。
刘皋有简入难,先从基本的扎马步开始训练。
不得不说,练武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好在张之极在现代是特种兵出身,这份苦还是吃得了的。
刘皋没有想到英国公府的世子,竟然能够一直坚持下来。这令他对张之极刮目相看。
张之极与刘皋在刑部大牢练武功。
锦衣卫那边继续对涉及张之极练兵的商业往来进行调查。
进款这边十分清晰,没有发现问题。
款项使用涉及的各家商铺,锦衣卫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调查。
与官场攻击张之极的情况正好相反,所涉及的商家都对张之极赞不绝口。
贵为英国公府的世子,他没有强买强卖、压低价格、拖欠货款等行为。
完全按照市场正常的价格购买,而且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于张之极是否有吃回扣的行为,商家纷纷表示没有。
看着即将结束此次调查,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不禁松了一口气。
以他对天启皇帝的了解,皇上还是希望张之极没有问题。
自己经过仔细调查,最后查明张之极并没有贪墨行为,那就可以完美交差了。
可是,现实却打脸了。
兵仗局作为明朝宦官八局之一,其薪炭是由惜薪司负责提供。
由于张之极练兵所需武器等炼制耗费柴炭巨大,惜炭司就供应不上柴炭了。
张之极也知道惜薪司需要为内廷各处供应柴炭。现在是冬季,内廷对于柴炭的需求量也是大得惊人。
但是,打造武器的进度还不能受到影响。
为此,张之极决定花钱到市面上采购一批柴炭,填补这个缺口。
他第一个就想到了安远侯府的安远柴炭行。
自己在城外种植土豆,就是在安远柴炭行购买的柴炭。
不得不说,作为京城最大的柴炭行,安远柴炭行不仅能够承接大的订单,而且供货及时,柴炭的质量也很好。
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
因此,张之极就命人到安远柴炭行购买柴炭。
价格公道,发货及时。张之极这边及时付款。
当锦衣卫查到安远柴炭行的时候,竟然发现了问题。
张之极这边购买柴炭的账目,倒是都有记录。可是每笔买卖的后边,都会有一部分被划走了。
询问掌柜的,掌柜的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由于是安远侯家的买卖,这件事就到了骆思恭这里。
骆思恭可不管你是谁,当即命人将安远柴炭行的所有人都抓了起来,进行审讯。
很快就审出来了。这部分被划走的钱,都是送给张之极的回扣。
骆思恭接到口供,看了几遍,又询问了是否是刑讯逼供导致的。
得到否定答复后,骆思恭就进宫面圣了。
天启皇帝看完口供,问道:“难道张之极真的吃了回扣?”
骆思恭回道:“从账目和口供来看,的确如此。”骆思恭回答得中规中矩。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不能有太多主观臆断。
天启皇帝让骆思恭下去了。
这份口供,对张之极十分不利。再加上账目,可以说,人证物证都齐了。
张之极通过吃回扣,贪墨银两,就算是坐实了。
天启皇帝并不想看到这个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