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静守虚无,心与剑合(1 / 1)
“师弟,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陆馨话语间自信满满。
似乎他一定会满意这个礼物。
杨尘将信将疑的打开书,顿时眉头一挑,“师姐,这礼物未免太贵重了。”
“小师弟,你这说的哪里话,不过只是区区一部剑道典籍罢了。”
陆馨轻描淡写道。
这让杨尘对于钦天监的认知又高了几分,这可不是一般的剑道典籍。
而是独家秘传!
属于天下间,找不到第二份的那种,可在陆馨看来,却如同凡俗武学一般。
“有了这部剑道典籍,小师弟你便能提前掌握易水寒,早日炼化体内的墨元精粹。”
陆馨笑着指了指那一壶茶,说道:
“师姐再考考你,这茶有什么名堂?”
茶?
杨尘拿起茶叶,细细琢磨了一下。
呼吸间,竟然有种通体舒泰的感觉。
“天下茶叶共分九品,这是九品之上的灵茶。”杨尘睁开眼睛道。
“不错,这便是桑菊清心灵茶,又名悟道茶,有清心明目,助人悟道的效果。”
陆馨笑着说道。
这是她和萧初月打赌赢来的茶,一直没动,便是想找个机会交给杨尘。
“小师弟,师姐就不打扰你了,你好好修行,早日掌握易水寒。”
不待杨尘回答,陆馨转身离去。
杨尘翻开剑心通明诀,认真修行起来,现在,说什么感谢的话都是虚的。
唯有实力是真的,早日掌握剑心通明诀,掌控易水寒才是最好的感谢。
陆馨丝毫不担心他无法掌握剑心通明诀,在她看来,这不是应该的么?
监正弟子就应该有这样的天资。
杨尘同样如此认为,他修行虽起步晚了些,但他不认为自己比任何人差。
何况,还有桑菊清心灵茶的辅助。
“心有灵犀,剑心通明……”
杨尘品悟道茶,修剑心通明诀。
如有神助。
剑心通明诀,有四大奥义,静、守、虚、无,领悟了这四个字便算是修成。
静和守,类似神静和神定。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难是难在最后两个字,虚和无。
“虚,大丘也。崐崘丘谓之崐崘虚。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谓之虚。从丘虍声。”
杨尘熟读古籍,揣摩着虚字本源真意。
虚是形声字,古字形从丘,虍声;本义一般认为是大土山,引申指区域、地方,又指有人住过后荒废的地方。这些意思后来写作“墟”,如昆仑墟。
后来,“虚”由废墟之义引申指空、空虚,用于抽象义,再引申指心虚、谦虚、虚假。
剑心通明诀中的虚,指的是抽象的虚。
易经中说: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这里的虚,是虚无,虚幻,虚浮。
而道家也说虚,致虚极,守静笃。
这个虚,指的是清心无欲的心灵境界。
想到这,杨尘便把握住了剑心通明诀中虚的真意,清新无欲,以臻于道。
“只剩下最后一个字了。”
杨尘连破三重关,揣摩最后一个字。
无!
“无,亡也。从亡巫声。无,奇字无,通於元者。虚无道也。天屈西北爲无。”
无,这个字很是通用。
看似简单,却是最难的。
哪怕杨尘熟读古籍,也说不清楚无的本义为何,只知道古文字中的无与跳舞有关,后来渐渐演化出了没有的意思。
但显然,剑心通明诀中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更像是道家的无。
道家的无偏向于哲学概念。
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此外,无还有无为,恒无、无知、无欲、无不治、无忧等词汇意思。
剑心通明诀中的无,便偏重于道家的无。
杨尘隐隐有所悟,无应该指的是“道”的状态,寂兮廖兮,虚无混沌。
无中生有的“有”就是指“道”通过“德”的方式,转化为万物的状态。
“静守虚无,首先要入静,再守住入静的状态不退转,再然后便是致虚极,守静笃,清心无欲,到达无的境界。”
“无境之境,便能心与剑合!”
“这便是心灵后天返先天的过程,剑心通明诀修的是剑,修的更是心!”
杨尘恍然大悟,再无挂碍。
轰隆一声,剑心通明诀已然修成!
“是时候,去掌控易水寒了。”
……
……
月悬中天。
夜幕降临,庭院里只有月光和灯火相映。
池塘中的荷花已经闭合,只有几朵睡莲漂浮在水面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墨家的人都已经进入钦天监开会,杨尘进入密室,没有惊动任何人。
杨尘学着鲁大师开门的手法,在巨型石柱上特定位置,敲击了九下!
咔嚓!
一声机关响动的声音传来。
巨型圆柱内,一个门户浮现。
杨尘径直走了进去,墙壁上易水寒散发着森森寒气,给人一种锋芒的感觉。
烛火照耀下,剑身熠熠生辉。
目光注视下,隐隐有一种剑锋割划皮肤的痛感,让人望而生畏。
锋利,美丽,摄人心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