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鱼笼大收获(1 / 1)

加入书签

到了河边之后,刘汉一马当先的来到了下了鱼笼的岸边。

看到十个鱼笼的线还安稳的在原地,方才松了一口气。

在部落躲雨的时候,他就一直担心这么大的雨水会不会把插线的地方给冲开。

事实证明,是刘汉想多了。

族人细心搓制的绳子坚韧度极高,强度这么大的雨水也没能给其造成什么影响。

原始制造,必属精品!

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全部族人的注目下,刘汉拉起了第一个鱼笼。

下一秒,族人们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只见,在鱼笼里,足足有一半的空间被鱼儿所填充。

虽说鱼笼不是很大,但是提在手里已然有五十斤左右的重量。

里面没有大鱼,但仅是这些小鱼,已经让族人们很是兴奋。

接下来,族人们也被动员起来拉鱼笼。

十个鱼笼,被全部拉了上来。

仅有一个鱼笼没有捕捉到鱼。

原因是,那一个鱼笼的底部竟然破裂了。

其他九个鱼笼被族人拉着,欢欣鼓舞的往部落走去。

这次的收获之大超过了所有族人的期望值,他们不敢相信就这小小的东西竟然真的能够让鱼儿心甘情愿的钻进去。

并且在钻进去之后,还无法逃出来。

同时,也为自己亲手制作除了这样的鱼笼而感到自豪。

他们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走在最前面的那个身影略显单薄的男人。

此时,刘汉走在最前面,没有怎么注意这次的收获。

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别处。

仔细端详着手中底部破裂的鱼笼,刘汉有些想不明白。

鱼笼都是统一制作的,并且在下水之前。

自己对每一个鱼笼都进行了检查,那些不符合自己标准的都被放置到了一边。

整个全程自己都是眼睁睁的看着的,其他的鱼笼就不坏,就这一个坏。

刘汉感到这其中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

他的目光看了又看,终于还是发现了一丝端倪。

在鱼笼的底部,破裂处。

有着极为明显的咬痕。

志平这时候也来到了刘汉的身边。

他已经从获得了大量食物的喜悦中冷静了下来。

随后,他就看到自己敬爱的族长,竟然没有什么高兴的样子,反而脸上有着一丝凝重。

对于他来说,一个鱼笼坏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事,不是还有九个鱼笼好好的吗。

足有几百斤的鱼已经够他们吃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了。

不过,他能够被刘汉选中。

自然有他的特色。

他虽然不理解刘汉的做法,但是他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族长这么长时间以来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

他的每一个担心都不是对于的。

白天的大雨,他们都没有想到积水一旦严重,会将房子搞毁。

但是族长不仅想到了,而且还用了极为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大的隐患。

他的大脑开始运转了起来。

刘汉之所以看中他,准备培养他。

不就是因为他会思考。

很快他的目光就随着刘汉的目光,注视到了破损鱼笼的底部。

起初,他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然而,片刻之后,他就看到了。

在鱼笼底部的缺口处,有着极为规则的咬痕。

并且在那些咬痕的边缘处,还有着淡淡的血迹。

看到这里,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凑上去低头闻了一下。

一股鱼腥味传进了他的鼻腔之中。

他的眼神一闪,抬起头来。

看到族长的目光正投在他的身上,眼神中的探寻让他明白自己此时处于一个考验之中。

如果能够说出鱼笼破损的所以然,定然会被更加的器重。

“族长……

鱼笼是受到了外力才破损,而且看样子是一种牙齿很规则的鱼。”

刘汉看着眼前的志平,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己真是捡到宝了,这个志平的脑袋瓜子真不是一般的好使。

放在前世,好好学习的话,怎么也得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吧。

“你说的挺对,那个河里可能存在着一种生物,我们如果想要大规模的对这条河进行捕鱼。

就必须要搞清楚这是什么生物,是水栖还是陆栖,或者是水路两栖。”

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水栖陆栖等各是什么意思后,志平的眼中也出现了凝重之色。

不清楚这种生物到底是什么东西之前,在这里捕鱼的风险顿时就大了许多。

刘汉握了握拳头,果然什么事情就没有简单的。

刚对食物储备有了一个好法子,就有了新的挑战。

路程在族人不知情的欢呼声之中,很快就结束。

到了部落,看守部落的牛大他们大张着嘴巴,满脸的不敢置信。

当前去收鱼的族人将鱼笼放到地上,在还泥泞的地面上陷下去的时候,他们才纷纷的反应过来。

在收鱼的族人跟他们说着拉起鱼的过程,他们才慢慢的接受这种震惊。

在这一刻,整个部落所有的族人,男女老少的目光都聚集在刘汉的身上。

刘汉脸上带着微笑,目光一一的在所有族人的脸上拂过。

同时,在所有族人的注视下,刘汉一步步迈上市政厅前的台阶。

仅有五阶的台阶,此时宛如皇帝上朝时龙椅前的御路一般。

每一级的台阶,刘汉以正常的速度踏上。

但此时已经是傍晚,斜阳淡红色的余晖映照在他的身上。

仿佛是一尊神明,降临在这世间。

当刘汉踏上最高一层,转过身的时候。

余晖将他的全身笼罩,他的面目隐藏在晖日之中。

神明此刻‘降临’!

扑通、扑通……

部落族人如同下饺子一般,接连跪倒在地,匍匐在地面上,颤抖的身躯,不敢直视,唯恐亵渎,仅敢用余光稍看一眼族长,一闪即逝,不敢停留。

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来。

自己的这位族长,可是神明一般的人物,能够与神明相媲美,挥手投足间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举动都给部落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只是这一段时间一连串‘神迹’的出现,让他们对制造神迹的人物产生了抗性。

这一刻,此前积累的所有惊、喜、敬、崇都转化为了对刘汉的忠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