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内卷,羊毛衫(1 / 1)

加入书签

第402章 内卷,羊毛衫

陈忠檐和章辞相视一眼,齐声说道:“好主意!”

“你们早就想这么做了吧?”陈帆说道。

“是的。”两人齐齐点头。

陈帆笑了:“那么多山,围哪儿呢?”全围起来是不可能的。

陈忠檐说:“我们可以去转转啊,现在道路相通了。”

陈帆摇头:“大雪还没化呢,你们带我上山已经是大本事了。”

就算山脚下的雪没那么多,那边也通了水泥路,行走还是不方便。孩子还在吃奶呢。

“我还真想放烟花呢,可是那样动静太大了。”章辞的语气有点遗憾。军队就在盐田那边,他们不能这么冒险。

陈帆踩着雪:“如果不是怕湖边那帮人琢磨出来,我还想把烟花卖给他们呢。”

正月初四就立春了,陈帆看着府中的树木,好像在数嫩芽。

章辞也站在她身后,和她一起看:“虽然这是弟弟的府邸,但是也能算我们的一个家,一晃很多年了,没在家中看这些风景。以后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陈帆笑道:“说不定就让我们回家了。”

他们能做事,可也招人妒。

“父亲什么时候寄些苹果来给我们吃吃呢?”陈帆问他。

“说不定今年就有了。”章辞笑道:“那边已经很繁华了,我还挺想去看看的。”

陈帆在他手臂上拍了一下:“你可别乌鸦嘴。去北方要么浪迹江湖,要么就是一道调令。”

南方挺好的,现在几个穷州慢慢也富裕了。

年后上班,陈帆就把各项补助推行了,县衙出七成,州府补贴三成;明年全部由县衙财政负责。经济跟不上的,今年想办法提高财政收入。

陈忠檐看着陈帆:“你又让他们内卷?”

“是的,我从小卷到大。”陈帆点头,“官员每年都要汇报政绩,每三年都要来一次大的考核,他们也想要成绩啊。只是以前卷得没那么厉害而已。”

陈忠檐呵呵:“熙州和平州这几年富起来了,刺史都是被昌平乡卷的;祥州跟着元淳县卷;淳州是被你带着卷。你是龙卷风吧?”

陈帆一本正经:“是个男人都渴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内卷是激发他们的斗志啊,于国于民都有好处。你看看这些年的读书人,也一批一批出类拔萃。”

“庆州景州云州宣州崇州要恨死你了,本来他们的读书人是非常出色的,这些年那几州考中进士的少了很多,名额都是被你们挤占的。”

陈帆两手一摊:“他们也可以卷啊,凭着那几州的底蕴,很快就能碾压这边的。”

毕竟这边才刚起步,他们只是措手不及而已。论长远,这边的教育真的能跟老牌强州县抗衡吗?

章辞在一旁笑:“淳州人现在看根草都在想着能不能卖钱,能开花结果卖钱的都当宝贝似的养护着,各地的卫生状况也越来越好了。”

陈忠檐撇嘴:“卫生也搞评比,估计有些大臣会说妇人之见,把内宅家务那套搬到政事中来。”

陈帆再次两手一摊:“无所谓,我乐意看着街巷道路干干净净,明年我还要多建一些公共厕所。”

昌平乡和元朔县都是在她直接管辖之下,可是淳州不一样啊,得推行到各个县衙去做。

陈帆真的提出了公共厕所计划。州府和县衙都很乐意,毕竟做工程就有收入嘛,修路,造桥,建厕所都可以。那些乡绅也很开心,工程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承包的。

柳家人送来了一批毛线。章辞拿着手里捏了捏,很软。

“这都是羊毛做的?真有意思。”章辞玩线团玩得不亦乐乎。

“你小心一点哦,别弄断了。”陈帆心疼,纯羊毛线有点难伺候。

陈帆定制的织针送到了府上。她去了柳家的织坊,教她们织毛衣。

女工们很稀奇,但是不多嘴,跟着陈帆学。一个月过去,她们熟练地织出了几款羊毛衫,然后开始传授给徒弟。

陈帆给章辞织了一件,他欢喜地穿上了。

“这衣服真有意思,两根竹针就织好了?”章辞觉得很新奇,“为什么到现在才纺出羊毛线?”

陈帆笑道:“纺线太不容易了。百姓会用棉花纺线,我才让那些工人去用羊毛试着纺线。”她自己不想尝试纺线,就让羊毛搁在那儿这么多年。

“或许可以早点让别人试试啊。不过,那时候羊太少了。我们还没形成气候,别人说不定就抢占市场了。”章辞想得很多。

淳州连着元朔县卷了一年,各种作物都丰收了。种西瓜的人多了,油菜、花生和芝麻也都种了很多,百姓卖得了很多钱。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在谯国很受欢迎,开榨油坊的都赚钱了。

以前传到谯国的高产种子基本上是大户在种,普通百姓的日子比较苦。淳州人把种子卖过去很多,种田团队也去清宁郡帮着种地。清宁郡的农民也富足了,商人生意好了也很高兴。

普通棉花销售不限,但是长绒棉都卖给了柳家以及和柳家交好的,由他们织成棉布出售。养殖业发展得很快,淳州、祥州和谯国羽绒服的生意很火爆,鸭肉馆开了很多家。

陈家在京城的铺子推出了羊毛衫,京城再次轰动了。

“羊毛衫的颜色真好看,还有各种图案呢。”

“我穿了两天,真的很暖和。”

羊毛衫很贵,可是京城有钱人多啊,又轻软又保暖的羊毛衫,富人们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