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房价高得离谱(1 / 1)

加入书签

张父小心翼翼的问道:“医生那费用是多少?”

要知道他们家已经没钱了,已经决定好要治病,手头上没钱也要挤出来。

顾梨看出张家生活贫苦,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趁机提出要求。

“不收钱,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往后我会去妈阁一段时间,我的要求是你们岸边等着我,住宿伙食费全包”

说着,她走到床头,拿起笔在纸上刷刷写好了药材,然后递给了张明磊示意他拿钱去买中药。

张父听到“妈阁”二字,脸色顿时大变,沉默了半晌,道:“这事我答应了”

哪里是他们这种贫苦一辈子都触摸不到的地方,浑身珠宝进去,出来光着膀子出来。

顾梨说道:“那我等你们痊愈,到时我会上门”

她扔下这话,转身就离开。

顾梨走在大街上,前前后后思考了很久,其实可以不用雇佣他们,也可以随便找个船夫出船。

大概是………她怎么也想不出来了。

只好重新找酒店,或者租个房暂时住下来。

顾梨觉得还是去九龙城区那边看看,主要是那边差不多都是外来人员聚集地。

想到这,她招手上了一辆租出车,前往九龙城区。

……

一位小伙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嘴里抽着烟,看到顾梨从一辆租出车上下来,将手头的烟头随手丢掉,快步走上来拦住了她,笑得一脸殷勤。

“小姐买房吗?”

这一单完成,这个月就可以领三千多工资啊!

到时叫上几个弟兄,去酒吧好好玩玩。

顾梨脚步一顿,看着来人,随口问一句:“有什么类型的?”

她现在也不知道要买什么样的房子,先看看再说。

小伙子一看有戏,立马滔滔不绝的介绍这里的房价。

“有平房,两室一厅等,房子每60平方米一个月房租要一万五,超过100平方米房租每个月要高于三万………”

“要看小姐是买哪种,六十还是一百?”

他边说边偷偷看顾梨的脸色,见她没啥反应,就继续说下去。

待顾梨听明白后,问:“有没有90平方的啊?”

主要是现在这里的房价是真的贵,如今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

以市价的60%至70%,将40到80平方米的房子以200万到300万港元的价格卖出。

唉,钱钱钱,真尼玛的贵。

翻出界面,查看余额,发现只有不到四百万,应该可以买个房吧!

她只懂到1997年卖700-800左右,具体要看买什么平方米,每平方米多少钱。

不过想起1997,又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李诚嘉,这个人就很了不得。

50年代李诚嘉办了他人生第一个鞋花厂,捞了他人生第一桶金。

60,70年代是香江经济腾飞的时代,人口剧增,拉动房地产。

而在70年代末时,香江遭遇金融风暴房价大跌,很多房地产大亨大量抛售手中的房产,正是这个机遇城嘉大量购入低价的房产,一年多后经济慢慢复苏。

李诚嘉低价购入的房产大幅升值,然后抛售让他尝到了房地产买卖的甜头,身价大涨,后续多种经营,零售业,房地产,水电业等等。

小伙听到后,眼前一亮,赶忙招呼道:

“小姐可要去看看?不满意的话还有几套房供你任意选择,你看怎么样?”

他怕到手的单子不翼而飞,伸手作出指引。

这小姐张口就要90平方米,这可是大佬啊!

在他们眼中能住得起千尺豪宅都了不起。

顾梨点头,不知道自己在小伙心目中已经成为富豪的标配,跟上他的步伐。

二人进入这一带区域,直到越走越远,终于才到达。

顾梨观察了这片区域,很少有电梯,但家具齐全,还有空调,难怪房租贵得要命。

刚才路过老街坊,从街道办往后走几步就是龙津后街。

这里声名赫赫的“三不管”地带,普通市民难敢踏足。

直到1995年,政府收回这片土地,寨城被彻底清拆,原址改建为一片公共绿地,一座风景建筑,附近的德行机场会在1998年关闭。

这里就像是“青春期”,有些叛逆,又充满生机与希望。

二人经过这里,来到一个龙城足疗店,在往前继续走。

顾梨走到脚皮都破了,忍不住弯下腰捶捶腿,又继续跟上小伙的步伐。

在穿过德行机场,来到一家酒店门前,然后进入商业街,到达目的地,小伙就在这里停了下来,向顾梨介绍道。

“这里是影视城的隔壁,商业街,小姐你要看的房子在这边,请跟我来”

小伙带着顾梨来到一栋楼房门下,站在电梯门前,进去后摁了四十五楼。

站在里面,看着数字缓缓飘升,电梯直达四十五楼。

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小伙带着顾梨站在门前,掏出钥匙把门打开。

一进门,顾梨的眼睛挣得老大了,这90平方米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感觉好小啊!感觉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宿主笨笨,九十平方米的房子换算成英尺之后就是九百多英尺,接近1000英尺】乐宝默默科普道:

【1平方米≈10.76平方英尺】

这个时期房价很高,能买得起九百多英尺相当不容易了。

它觉得要是宿主买的话,把账户里面的积分全部换一下,加上账户的大概有一千多万左右。

农场的时速为外面一天里面一个月,要是没有农场宿主为了钱真够呛的。

在乐宝的科普下,顾梨渐渐知道了。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没有很贵只有更贵。

而且富的人是真的有钱,穷人是真的穷,而且穷人占比是比较高的。

顾梨决定买下来了,“这一套价值多少?”

她以后有钱,绝对会换个大点的房子,最好是一栋别墅。

但顾梨怎么也想不到,这里人多地少,房价夸张的高。

在不久的将来她花了一个多亿买下一栋小别墅,那时正好赶上房价下降,不过这都是后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