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陈爱党(1 / 1)
陈爱党大部分时间都在部队,家里的事一般都是由严永春处理安排,如果遇到大事就由陈爱党出面,但结婚几十年,这种机会几乎没有。
这次苏永春娘家被牵扯上,让大院的人看了笑话,这说明陈家家教不严,现在轮到他出手的时候到了。
陈爱党和苏永春夫妻育有三子一女,大儿子陈启华,任职军区总医院骨科医生,他娶妻沈月芳同单位却是外科的护士长。他俩夫妻现在也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陈育德现役军人,刚担任连长两年。娶妻蔡丽文在职军区后勤部,如今大孙儿陈启航四岁半,大孙女陈宝英两岁。女儿陈佳19岁,这两天正想报名当知青,气得沈月芳脑瓜子疼。
二儿子陈启平现役军人,上周刚调任黑省军区,担任二团指导员。娶妻方莲北军区小学教师,育有两子陈育安和陈育静,大一个比苏溪两岁,十八岁今年也考大学,小的那个十五岁。
三儿子陈启宁喜欢赚钱,大学专业硬是报了经济学。结果后面不允许私营,最终毕业后,无可奈何进了政府清闲部门上班。娶妻赵玉玲顶了娘家老娘工作,在市妇联工作。他们也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陈育梁15岁,女儿陈欣13岁,两人都在上初中。
小女儿陈圆梦,夫家同是大院的欧阳政委家的小儿子欧阳勇,两人青梅竹马,毕业以后都留在北方大学任教。育有一对双胎欧阳晟睿,欧阳晟皓今年八岁。
大儿子陈启华站起身,开口道“妈,这话能传到你耳边,不论算大还是小,都不能放过。我们三兄弟出去逛一逛,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找他们儿子聊一聊。\\\"
“谁找死呢?敢居然说我家的姥爷姥姥,往日那些海货都白吃了,打秋风,打哪门子的秋风?\\\"
三儿子陈启宁,分配在闲散部门,刚开始在办公室,领导也不愿意给新人机会,他成见看报喝茶憋屈的很,时间多了就又开始琢磨挣钱的事。后来就和大院哥们还有社会上的几个有义气的兄弟做起了黑市。
今天本要谈笔生意却被急招回来,进门就一头雾水,现在听了苏永春的话,一下子蹦起来,撸着袖子就要出门干架,是他太久没在大院了出手了,这些人居然敢在小霸王家门口嘣哒。
二儿子陈启平性格比较沉稳,缓缓的跟着向外奔的老大和老三,手里拿着扫把嘴里念叨着,“不要动武,不要动武,嘴脏了扫扫就好……\\\"
苏永春把茶杯用大力,放在桌面上,杯子里面的茶叶随着茶水的波动都被甩出几片。
“你们都给我站住,多大了?这次是打架就能解决的事情吗?外面人能知道姥姥姥爷能来吗?那肯定是我们内部出了问题吗?\\\"
苏永春拦住了他们,不过儿子们的举动让苏永春有点暖心。还好,家里不全都是白眼狼。
陈爱党拍了拍老妻的手,安抚着正暴怒的苏永春。媳妇越冷静,说明她越生气。他拿手帕擦了擦她手上刚被溅到的茶水,语气轻松仿佛不过在闲聊似的
“有什么可气的,不值得。至于参与者已经不配留在陈家了。\\\"
客厅内再次……
家里除了在部队里的男人们许久未归和懵懂不知的小孩子,这个月就几个儿媳妇进出大院,她们或多或少都听过大院里传的话,却都没有一个人出去解释过一句,也许她们内心也是这样觉得。
苏永春常年在医院忙碌,而且她也不是个难伺候的婆婆,一般事情都不会跟儿媳妇们计较。
毕竟说什么把儿媳妇当亲闺女,那能打能骂吗?那是不现实的,所以自己尽量敬而远之,眼不见为净,没想到让这几个长狗胆了。
除了陈圆梦和欧阳勇,都还在学校参加阅卷外。所有在座的人都心思各异,特别是老二儿媳妇方莲在大夏天,硬生生打了一个冷颤,陈启平一看她这样,心里就有数了,这个蠢媳妇又惹祸了。
苏永春倔强的移开自己手,什么事都可以轻拿轻放,唯独这件不行。她冷静的与陈爱党对视,重新开口又问了一次“你来处理?\\\"
“对,必须严肃处理\\\"陈爱党常年身处高位,在军中一言一行都是简易明了,雷厉风行,可平时在家里从未如此严肃。所以家里的孩子们都爱和他亲近,但此时他说出这句话时,却让他们隐隐看到杀气。
陈爱党给苏永春又添了些茶水,他也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丈母娘和老丈人了,在这紧要的关头,大院居然传出这种风声,明天那有什么脸面面对老人?
当年他娶苏永春做媳妇,苏家看他居无定所,老家还是北方的,两地相差几千里,苏永春如果被他欺负,求救都无门,理所当然不同意。
两人那时也是争取了许久,陈爱党更是下了许多誓言这才苏承恩才松口,老丈人拿了张珠算口诀表,让他背熟并在三天之内学会打算盘,再来求亲。
还好,当时队伍里面有一个以前学过一点,他自己那时也才小学文化,两相结合真的是,硬着头皮生啃下来,还好苏承恩没和他真计较。陈爱党学的还不及半桶水,老丈人还是看在他诚心诚意努力过的份上,最终还是把苏远春许配给了他。
那时候部队还没有拔营,在村里成亲后回门子那天,苏承恩送了一个银制巴掌大小算盘送他,说两口子过日子总有一个会记数的,别过的稀里糊涂,苏永春又是个对数字不敏感的人。所以苏承恩也是深思熟虑后才给陈爱党打个这个算盘。
陈爱党的这个银算盘,放口袋里随时带着,时不时拿出来打几遍,他就担心苏承恩回头来抽查。
不过学会了这个算盘,后面的用处可大多了,在每次收发物资上他按口诀打小算盘点收,又快又准,这才被领导带在身边培养。时间长了,陈爱党思考时,会习惯拨动两下,下重大诀定前都会反复拨打盘算好几遍。
现如今他即使坐上一师之长的位置,办公室抽屉里依然还有那副银算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