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百忧千愁(1 / 1)

加入书签

良久之后,才将信件内容看完,沉吟片刻之后才说道:“你们能将他的消息打探的如此精准,为何你们自己不动手呢?”

张秀霜闻言,不禁蹙起柳眉道。“我有我的难处,这一点你就不必多问了,你只要践行你的承诺即可。”

张一凡眉头不由的更加紧皱起来,这一切来的虽从表面上来看一切都是合乎情理,没有丝毫的不妥。可他却隐隐约约嗅到一股阴谋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只是一种直觉,男人的直觉,可事到如今箭在玄上不得不发。

”好!你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张一凡猛地拍着桌子道,在他看来这都是必然的。

“好,好,好!果真是快人快语。”

张秀霜击掌叫好一连说了几个好字,眉笑颜开,浓浓的笑意如绽放的花儿一般艳丽。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迟则生变!”张一凡沉声道。

“好,那我就不叨唠了,我就在此住下,等待你凯旋的捷报!”

“嗯。”

张一凡点了点头道。

看着张秀霜远去摇戈的倩影,轻叹着。莫名的感觉到一股难明的苦涩缭绕心间。

整理下莫名的情绪张一凡道:“老管家!”

听到少爷的呼唤,老管家连忙走进大堂,微微躬身行礼,垂手低耳道:“少爷!”

“备马车,是该新官上任的时候了。”

“是,老奴这就去准备!”老管家躬身行礼后便退去。

片刻后。张一凡抖擞着精神,特意沐浴一番。几个俏丽的丫鬟手脚伶俐的伺候着他更衣,身着一袭胜雪白衣,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秀清的脸庞,平添几分少年的俊美,消瘦的身材似有几分儒雅,举手投足间隐隐有着书生的秀气和感染力。

此时,韩武侯府邸的大门口早有了三辆富贵豪华的青铜马车驻停在大门口。

张一凡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宽阔的大门口。看着三辆青铜大马车会意的点了点头,老管家早已伺候在一旁。

“上车吧!”

张一凡对着老管家轻声道。

“嗯。”

老管家应了一声,旋即转身朝着大队的人马大声喝道:“所有人准备上车。”

在老管家的号令下,随身的八十名护卫骑上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在前面开路,八名随身伺候的俏丽丫鬟坐上了马车内,还有为张一凡出谋划策的参谋等等,韩武侯的幼子出外任职,那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必须按着王公世家的礼仪,过程是十分的繁琐,声势浩大。丝毫不比封侯拜相的规格礼仪差。这一切等等足以彰显赫赫权势。

所幸的是这一次去淮河城任职是军机处下密令,并不是下旨,否则的话必然是门庭若市,全京城的达官贵人都是要来拜贺的。如今张一凡并未四处宣扬,行事十分低调。也省去了诸多的礼节礼仪,不然定会头疼一番。刻意要求老管家一切从简,也未通知任何

人,包括太尉的孙子南宫凹,和兵部尚书的儿子杨伟。

担忧的就是一旦摊上这浑水,就难以置身事外,诸多的纠缠和恩怨纷扰难解难分。

如今看来孜然一身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甩去一身包袱和压力,顿时百骨舒畅。

张一凡撩起衣袍,踩在小凳子上,登上了马车,掀起门帘,回首在望了望这熟悉的地方,感叹许久便黯然入内。

“出发!”

在为首的护卫头领的号令下,一个豪华的阵容缓缓掉头,朝向南方驶去。

这上京城距离淮河城约有五千多里路,一路上马不停蹄的跑,再加上南方道路崎岖坎坷,和这梅雨季节的来临,不出意外最少也需要一个月之久。

幽州这地方地处偏僻,但海路却十分的发达,许许多多的各地商人都会习惯性的选择到幽州去做生意,道路的崎岖坎坷在加上消息堵塞难以畅通,天高皇帝远。

而淮河城就是属于幽州下辖一个比较混乱也较富饶的地方。很多官员都谈起淮河城都要为之变色,也经常成为一切排斥陷害下属的首选之地。

而端坐了舒适柔软的豪华马车内的张一凡,心中却不是想着去上任,而是向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兑现当初自己的承诺。

按照张秀霜所提的一元剑宗的却是处于东北方向的陵州,与张一凡所任职的幽州淮河城是背道相驰。这一元剑宗乃是陵州一等一等的名门大派,传闻中这一元剑宗有着数十万的外门弟子和上万的内门弟子以及上千的真传弟子。

一元剑宗每六年就会开山授徒,年龄要求八岁到二十岁,天资资历和武道要求极为苛刻和严格,宁缺毋滥一直被这一元剑宗视为原则,很少破例。

外门弟子的武道要求至少是武着修为,外门弟子说着也是弟子其实如仆人奴役相差无几。很多人都是浑浑噩噩的过上一辈子,所传授的剑法也只是处以初级的功法,只有极少数之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内门弟子,而这内门弟子的要求就愈加严格,武道修为至少要武侠修为,仅仅这一个硬指标就卡死了多少人。

成为了内门弟子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不会像外门弟子一般净干着一些打杂的事情,有一定的时间自由分配,门派也会重视也培养,也是一个门派的底蕴根基所在。

而只有成为了真传弟子,成为门派下一届长老、太上长老甚至宗主。副宗主的候选人,那就是如日中天,声势显赫,成为宗派重点培养对象,不断的有着上古功法,绝品宝剑,上好丹药无限制供应。每一个真传弟子武道要求都要在武宗以上,年龄三十以下,这样踩更有挖掘的潜力,一些真传弟子足以媲美门派的长老等等。更是拥有者对内门、外门弟子的生杀大权。

但尽管条件如此苛刻和残酷,仍有多数的人趋之若附赶往一元剑宗。

在陵州甚至辐射周边的地区影响仍然十分庞大,在幽州一元剑宗就是地头蛇。

许许多多得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因为年龄原因和资历发展潜能而武道修为停滞不前就会被派往民间去经营酒楼赌场、青楼妓院、拍卖场、矿产等等、只有这么庞大的底蕴才能支持着一个大门派的发展。

此刻的张一凡正在静静的看着这些关于一元剑宗的资料。任凭张一凡的气度也被这一元剑宗的底蕴所震撼住。这哪里是一个宗派,分明就是一只庞大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对大夏帝国造成致命的覆灭。不得不讲此刻的大夏帝国正处在外忧内患的阶段。

外有大罗、大离帝国的虎视眈眈,内有各个超级大宗派蓄势待发,危急存亡,一点都不夸大形容。

张一凡心中笃定,朝着驾驭马车的车夫道:“停车!”

车夫诺了一声,朝着如一条长龙的队伍大喝道:“停车!”

顿时,一条如长龙媲美的队伍骤然停滞下来。

这时候,从队伍的前方跑来了一个身着厚重盔甲的武将急匆匆而来。向张一凡抱拳道:“少爷!您有什么吩咐?”

张一凡气度从容,伸手一指,沉声道:“韩威,有件事情需要你来办一下。”

“少爷,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莫将定当万死不辞!”韩威道。

张一凡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眼眸之中浮出一抹睿智的光彩。对着韩威一阵耳语,听的韩威时而蹙眉头,时而阵阵担忧,最终停留在一抹惊讶和欣喜,点了点头,再一次抱拳,神态极为恭敬。

张一凡微微点了点,便跳下马车,轻身漫步,嘴一张,顿时一柄古朴苍凉的青峰,“归途剑”骤然喷射而出,虚浮在半空之间,他身形一掠,踏上归途剑,顿化为一道流光向东北方向急射而去。

所有人都目露惊骇一色,死死的盯着张一凡踏着剑,化为一道流光消逝在天际。

震撼,已经不足以形容和概括对张一凡的惊讶吃惊程度,从一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顶礼膜拜高不可及的剑仙。

隐忍,藏得够深。

所有人都抵消了轻视之意,心中对张一凡肃然起敬。

在韩威的一声号令下,这支庞大得队伍再一次紧张有序的向幽州进发、好像所有人都忘记了张一凡的离去,选择性的不闻不问。

此时的张一凡正御剑虚空,凛冽的飓风吹拂着张一凡清秀脸庞,两鬓的垂发随风狂舞,一袭胜雪白衣,衣抉飘飘,深邃的双眸俯视着苍茫大地,眺望着湛蓝的天空,若有所思喃喃自语道:“这一方天地不就是一个牢笼吗?前方有尽头吗?还有路么?”

张一凡不禁哑然苦笑,若这方天地是一个牢笼的话,那是谁有如此通天彻地之能呢?或许只有仙界圣仙才有如此能力吧。看来想要回去这条路是任重道远啊,或许,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此刻,张一凡的心境又略有精进,但百忧千愁总是追之不去,如影随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