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哈哈、没头没脑_第四十一章 那些让人无法直视的名字(1 / 1)
说起积极参与华人社团活动的乔恩大哥,就忍不住想说说那些被英文毁掉的名字。
乔恩哥姓南,本名一个剑字。虽说剑字非常普通,但南姓本来就少,“南剑”放在也颇有点武侠里面英姿飒爽的感觉。可是英语里面都是先名后姓,单位的邮件系统又是直接输入名字发送的那种,每次给乔恩发邮件写下“Jian??Nan”这两个字的时候,我都要努力忍住不要在心里默念这两个字。
当然乔恩哥的名字还不算完全被英文毁掉的,毕竟这么叫也只有中国人能懂。回头去看看周围朋友同学的名字,就发现有很多有很多原本美美的名字,到了美国却让旁人非常不解。
最经典的一个笑话是之前同学的圈子中有一个女生姓何(He),一个男生姓佘(She)。某次聊天讲到中文难学的时候,一个小白就弱弱地开始抗议:“为什么何明明是个女生,就要姓他,佘明明是个男生,却要姓她呢?你们中国人真难懂!(何和佘的??拼音He、She在英文分别是她和他的意思)”
还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叫陈民,不过他自己取了个毫不相关的英文名??Jeffery,所以知道他本名的人很少。后来上课一起做项目,因为报告上要写全名,他在上面就写上??Min(Jeffery),同组一个哥们憋了很久,到课程快结束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问:“兄弟,你哥哥是不是叫??Max?”
旁边的中国人刚开始都没反应过来,后来在拿过纸来看,才会过神来。Max是美国还挺流行的一个男生名字,同时也是“最大化”的意思,而民的拼音??Min??就是对应的“最小化”的意思。大家只能感慨这个美国哥们太有想像力了!
最无辜的是一个朋友叫王蔓,单一个蔓字也多少让人有些窈窕温婉的感觉。不过放在英文里??“Man”??本身就指代男人的意思,而且“Wang”??这个词多少跟英文里面??“Dick”??这个词一样,光明正大说出来是姓,如果带点意味深长的味道,还可以指男性的某些部位,有些隐晦之意。经朋友解释之后,我多少有点无法直视??“Man??Wang”??这个名字。
还有叫娟的,本来也是挺普通的一个名字,但Juan在西班牙语里的发音是Wan,因为墨西哥人言传身教出来的老美一般都会把娟(Juan)念成万(Wan)。
当然也有些试图将中文名意译过去,直接取个对应的英文名的,比如叫燕的,查过英汉大字典后取了个??Swallow??的英文名,让老美大为费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单词通常是指“吞咽”的意思,不会有谁想到联想到燕子。只能说字典害人不浅!
还听说过一个姓朱的朋友自己取了个英文名叫Ben(本),连在一起叫Ben??Zhu,真不知道这位兄弟是为了博出位还是纯粹搞笑来的。好像还有几个姓潘,取名叫??Peter??的,因为Peter??Pan(彼得潘)太出名了总会让人在背后会意一笑。
当然,关于中国人的英文名,之前在北美华人网上也有过一些讨论,还记得的一些经典段子。
一个班上有三个中国学生分别叫Spring、Summer、Winter(春、夏、冬),刚好老板是个中国通,看到花名册当场就乐了:“啊哈哈,再加个fall(秋)就可以play??mahjiang(搓麻将)了!”
还有一个叫??Very(英文形容词:非常的)的女生,每次自我介绍都说:“Hello,??I’m??Very!”然后一群人就在后面等着她说very??happy??to??have??you??all??here(很高兴请到大家光临)或者very??honored(很荣幸)什么之类的客套话,结果人家说完very就嘎然而止了,弄得一群人面面相觑。
据说有一个自己取名叫??Rain??的男生,每次自我介绍都说:“My??name??is??Rain??because??I??sweat??a??lot!(我的名字是雨,因为我经常汗如雨下!)”??LOL~以后看到韩国明星??Rain??还能不能愉快地追星了?
说着说着就想起自己刚上学那会的一个笑话,那会我已经开始在学校做??RA(研究助理),某天办公室的电脑突然出现故障,给我远程维修的IT工程师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兄弟。他在电话里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排查问题,每次我在电脑上鼓捣一阵重新拿起话筒跟他汇报的时候,会试探性地问声:“Hello,??there?(你好,还在吗?)”之类,然后他就会很礼貌地回一句:“Yes,??Ma’.”
起初心里还有点小疑虑:我明明是个女生,为什么叫我Man(男人)呢?
不过看他说得这么顺溜,而且前前后后说了好几次,我就想当然地以为这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后来他回后台去鼓捣了,让我等一会,等他重新回到线上的时候,我也很顺溜地说了一句:“Yes,??Ma’.”
黑人哥哥在电话那头明显有些石化了,“呃”,“嗯”了两声才忍住没有抗议。
不久以后当然就明白了Ma’只是大家特别是黑人们习惯说的??Madam(女士)的简称,估计被我称作“女士”的黑人哥哥暗自里肯定别扭了很久吧?
说起大家刚来美国闹的笑话,又想起一个这个经典故事。我朋友去机场接刚从国内过来的师弟,一路上后者都在好奇地看着高速旁的各种建筑,突然很感慨地说:“美国就是开放,尸体都公然地放在商店里卖!”
“什么?”朋友差点没把住方向盘。
“刚才过去不是写着很大一个Bodyshop吗?”师弟的字典里,body似乎只有身体的意思,而shop自然是商店的意思。
“哦~”朋友舒了口气,为了不让师弟难堪,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那是修车的地方!”
车子里面静默了好几分钟…
虽然偏题了,还是忍不住讲最后一个笑话,这是在加拿大的一个朋友说的,据说一个中国学生,看到到处贴着“Smoke??Free(不许抽烟)”的标志,忍不住就感慨:“加国真的是好啊,到处都有免费的烟可以抽!”
我听到也是笑抽了,还好老美比较照顾国际友人,一般都写的“No??Smoke”??。
其实不能完全怪我们太生疏,现代美式口语中很多原本很普通的英文词汇或者表达,也慢慢变成了一些特殊的含义,下次就专门开一篇,讲讲同事们教给我的那些不能随便说出口的英文词句吧!
(特别申明:本文涉及的人名,笑话无任何歧视之意。遇到名字的主人公,我也只能说一句“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