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拘无束、自由自在_第五十二章 “杀友”们的聚会(1 / 1)

加入书签

自从搬到河滨城后,虽然每天要走十几分钟高速去上班,但在这里结识了一群非常投缘的朋友,也算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刚开始只是每周五一次的“三国杀”,后来慢慢发展成只要一有时间就组织各种出游活动或者聚会,下班后的生活也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下面就先介绍各位“杀友”(玩三国杀的朋友)出场--

一、豪爽霸气的文森特兄

文森特(Vincent)其实有个很亲民的名字叫阿桂,有时候也被居心叵测的人唤做“小桂子”或“桂公公”,其实只因为他就姓桂,名字也起得非常独特,就如同他本人。

森特兄是何加凯在国内读本科时同级的同学,之前一直没什么交集,也是通过同学介绍才搭上线。见面对彼此都没什么印象,一寒暄确实都是K大X系XX级的同学,说起你宿舍在X栋我宿舍在X栋这样的陈年往事才是一副他乡遇故知的神情。

为此我曾经笑话过何加凯的存在感,大学四年离得这么近竟然不认识,感情眼睛一直盯着书本了。不过后来知道两人一个酷爱游戏一个热衷足球,兴趣爱好非常不一致,不认识也不足为奇。

除开生活过得不拘小节不说,森特兄真的是非常好相处的人,总是大大咧咧的,需要帮忙的时候也总是很爽快地挺身而出,有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他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句话最现实的写照。遇到什么争论,也从来是大手一挥,“好,就这样!”冲天的豪气让人不得不服。

森特兄算术非常好,每次出去吃饭总是一把抢过账单,三下两下就算好,爽快地把自己的那份子钱扔桌上,然后自顾自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任由我们其他人默默唧唧地洗手、上厕所、找钱包。

跟森特兄出去玩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开车问题。因为无论多困多累,他只要手一摸上方向盘就会无比兴奋,虽然最后自己熬到两眼通红,却绝对能安全地把每个人送回家。每次周末去比较远的地方玩的时候,常常是我们其他人一个个在车上睡到东倒西歪,他一个人坚持着开几个小时夜车载大家回家。

跟他豪气的性格有点不一致的是,森特兄非常喜欢小孩子,学长学姐们的小孩如果带到聚会上来,他总能弄出很多小花样逗他们开心,是小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怪叔叔”。

不但在小孩中颇受欢迎,森特兄也非常有受妈妈辈们的喜爱。比如我妈来美探亲的时候,跟他一见投缘,一直感慨着当年自己没有多生一个女儿,不然就可以把森特小同志收做女婿。后来我妈回国也不忘时不时打个电话慰问一下森小同志的感情进展,关心一下他的饮食起居。实在不能不让人佩服森特兄的魅力,连我这个亲生女儿都被比下去了!

我跟森特兄后来成为挚友,倒比他跟何加凯的关系还要亲近,此为后话。

二、博古通今、无所不知的林百科

林百科是森特兄的室友,也是何加凯的本科同系的同学。典型的K大男生长相,白白的有些微胖,简单的平头,常年带着眼镜。

叫他林百科是因为他实在是非常博学,上至天文--什么星系分布、宇宙大爆炸、黑洞、虫洞,下至地理--什么地壳运动、火山熔岩,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欧洲君主立宪、现当代艺术、军事、文化,甚至是某些小国家的风土人情,他都能如数家珍。

我们曾经开玩笑说跟林百科谈恋爱应该不用担心没话说,只要对方随便挑起一个什么话题,他都能跟人家聊到很深入很专业,就连星座运势这样的事情,估计他也研究过。跟很多侃侃而谈却言之无物的人不同的是,林百科同学是真正的专业,大部分观点都有据可循,主观评判和客观事实也都分得非常清楚。

有次林百科的facebook头像换成了他小时候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的一张照片,我们都在下面大赞,感慨“百科全书”果然是从小就开始修炼出来的。

千万不要因此而把他归属于书呆子系列,事实上林百科同学还是厨艺上的一把好手,每次聚会都会主动挑起做大鱼大肉的任务,也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我刚加入的时候,林百科同学正在如火如荼地经营着他的爱情事业。小女朋友在隔壁大学读经济,据闻两人在共同的朋友组织的“yellowstone(黄石公园)之行”中结缘。小女朋友表示愿意变成一颗树,被永远地种在黄石,林百科当即表示愿意做树下的土壤,陪着小女朋友活在风景里。

话虽然说得文艺了点,不免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实里的人表示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但也多少改观了一点我对K大男生的认识--也许做学术的也可以很文艺,如果遇到了那个可以让你文艺的人的话。

林百科后来光速地跟女朋友确定关系,订婚、结婚,然后带着新婚妻子华丽回归到我们中间,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讲。

三、性情温婉的女强人小小何

同样身为女生,而且自己在学习工作中也从来不逊于人,所以真正能让我佩服的女生并不多,小小何是其中一个。

小小何是别人口中悲催的物理女博士,而且是做实验的那种。常常半夜还要去实验室里看结果,每几个小时就要回去整理实验,却常常几个月才能知道实验成功与否的那种。单从这几个条件上看,小小何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超强的意志力就可见一斑。

我刚搬过去的时候,正是小小何研究最郁结的阶段。我当时还想,这个女生虽然细心体贴,但一直笑得有些勉强,不知道是不是不好相处。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她做了几年的实验正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仪器却突然坏了,送回厂家去修,来来回回耽误了一两个月,送回来却还是坏的。仪器供应商指望不上了,老板也不管不顾,完全没有拨经费买新仪器的打算。眼瞅着几年的努力就要打了水漂,换作别人早就或自怨自艾或自暴自弃或另寻出路了。

当时很多人都劝小小何换个容易发文章的课题混到毕业,毕竟是客观的原因,老板也没有理由太苛刻。但小小何没有服输,硬是自己死磕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字一句地阅读仪器的说明文件,找老板软磨硬泡买了几个更换的配件,竟然在绝境中找到一条生路--把厂家都没有修好的仪器给整好了。

修好仪器之后,小小何又恢复了本性的开朗阳光,工作上也春风得意,立马整出了两篇高水平的文章,一时成为一众小伙伴里最先满足毕业条件的人。

当然后来小小何的老板有些不厚道,不想这么早放这种做得了实验、修得了仪器、发得了文章的全能学生毕业,又楞生生地塞给她一个新的课题,又让小小何陷入新一轮的忙碌之中。

四、歌神“大师兄”

“大师兄”原名戴克,海南人,最爱吃“海南鸡饭”,最经典的名言是“做自己”。因为比小小何、森特兄、林百科等人都要早一届,被众人戏称为“大师兄”。

跟其他理科博士生不同的是,大师兄非常讲究生活品味,服饰的搭配也非常用心,冬天还会有各种小西装、围巾、帽子、贴身针织衫等配饰,算是河滨大学时尚界的翘楚。

而且大师兄也绝对是“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星人,两边剪到偏短、中间留长一点梳向一边的发型,是中国城一名专门的发型师打理,隔三五差要花上几十美金去休整一下。

我后来看到国内某些“洗剪吹”的广告,才恍然大悟这些人为什么会被嘲笑,其实很多时候都与发型本身无关,只能怪那些人长得太阴柔太妖孽。同样的发型,换上大师兄这样的帅气阳光,自然让人赏心悦目!

不光外形管理得好,大师兄的歌喉也是绝对专业级的水准,我第一次跟他们去唱K的时候就被大师兄深深地折服了。如果不是知道原唱是什么样子,绝对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这就是原声--起势、停顿、尾音,无一不处理的天衣无缝。

而且大师兄对自己的声带把握得非常准确,换成不同歌手的歌,还会及时地将伴奏调低或调高一两个八度,以保证自己能完美无误地演绎每一首歌,看得我这样没有一首歌能唱完整的外行人士钦佩不已。

后来大师兄在家里用软件自己录了几首歌,一众支持者们争相前往围观,回来后纷纷表示比专业的还要专业,大师兄不回国参赛,绝对是快男和好声音的一大遗憾。

当然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在河滨大学自然是引起了不少反响的,我见过的女生中,就有好几个曾经或直接或间接地向大师兄表示过好感,其中不乏一些现在已经找到男朋友的。但无一例外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大师兄的闺蜜。

有时候常常是新认识一个他们学校的女生,小小何就会笑眯眯地告诉我:“这个人喜欢过大师兄!”

有段时间我新认识他们学校的女生时,总是不自觉地把对方归到大师兄的追随者阵营,直到后来一个喜欢森特兄的女生出现,才打破了我的这种观念。

五、“师奶杀手”虫虫师弟

虫虫师弟是大师兄的室友,如果说森特兄非常受长辈喜欢的话,虫虫就是彻彻底底的“师奶杀手”。无论是在学校家属社区只有过匆匆一面之缘的各位学长父母,还是在超市收银的美国大婶,无不对虫虫同学赞不绝口。不管先前心境如何,见到虫师弟都是心情大好,更有甚者,经常吃饭的时候给虫师弟免单,或者送些东西给他。小小何他们还笑话说要去学校附近某中餐馆吃饭,只要拉上虫师弟和大师兄,菜式总是上得特别快,还时不时能噌到免费饮料喝。

后来虫师弟暑期出去实习,毫无悬念地得到了公司的一众大妈的青睐,短短两个月的相处后,一众大妈领导们已经向全公司通告,以后公司有任何职位的空缺,要优先考虑虫师弟。当时离虫师弟毕业还有一两年时间,大妈们这么早地未雨绸缪,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当然虫师弟这么不分年龄不分国籍地受大妈们的青睐,细嫩白净的面庞、帅气周正的外形是基础,嘴甜是必要条件,更难得的是无比耐心,无论大妈们如何絮叨,虫师弟都能轻轻巧巧地几句话就说得大妈们心情宽慰。

相比起大师兄的众多绯闻,虫师弟身边却少有“莺歌燕舞”,当然免不了让人心生诧异。我曾经很直白地问过虫师弟是不是不喜欢女人,直让旁边暗自揣测的一帮人又惊讶又好奇,一边做汗颜状一边又暗自期待虫师弟的答案。不过当时虫师弟霎时脸涨得通红,神情有些闪烁,只任由旁边另一个师弟插科打诨几句敷衍过去。

至于虫师弟是不是弯的,只要他没公开出柜我就不好说,就给大家留个悬念。

说起小鲜肉gay男,我后来跟小小何探讨过,一致认为,这年头,越是帅气养颜的男生,越可能喜欢不是女生。街上见到过的男男情侣,基本会让我们惊呼“资源浪费”的那一型。长此以往,人类会不会在长相上越来越走下坡路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