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孤独的天才少女(1 / 1)
第二天一早,是在酒店吃的自助早餐。
吃完陆泽就带着林幽幽赶去《萌芽》杂志社,再次找到了主编赵长忝。
赵大主编一见到陆泽,就告知了一个好消息:“哈哈,陆泽你小子总算来了。
正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集出书的作家出版社,看了幽幽的小说后,答应帮她出书了。”
“是吗,赵老师,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陆泽也惊叹于赵长忝的效率。
99年这时候,发行杂志、出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别看现在【拾光】会员期刊发行量很大,但那只能算是企业内部期刊,一直免费发行,陆泽还不敢拿【拾光】杂志去公开销售卖钱。
出书,比起发行杂志,那更是难上加难。
除非你不计成本自费印刷出书,销售完全自己搞定。否则想出书的话,就必须得经过正规出版社的发行,借助他们的销售渠道,才有可能在全国各大书店上架,获得名气和收益。
而且想让你的作品成为畅销书,找一些小出版社还不行,必须找有实力、有背景的老牌出版社才可以。
在媒体圈和文化届,陆泽一点人脉都没有,想为林幽幽出版小说他暂时无能为力。
来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果真是来对了,借助《萌芽》杂志社,轻松就实现了陆泽暂时无法做到的事情。
林幽幽小说能出版,【拾光】公司和《萌芽》杂志社必然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宣传的,她越出名对两家单位就越有好处。
原本,这些资源安排都是《萌芽》杂志社为大名鼎鼎的韩同学所准备,眼下都便宜了林幽幽。比起如今的林幽幽来说,韩同学那点可吹嘘的东西,完全就不够看了。
炒作林幽幽,收益和回报远比炒作韩同学要大得多。赵长忝这两天越琢磨,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因此他心里对陆泽,也是愈发地佩服。
看陆泽高兴,赵长忝得意地回道:“既然咱们双方合作,我自然是要全力以赴。没点本事的话,岂不是要被你轻视?”
他这真是实话实说,毕竟当下《萌芽》杂志每期的发行量才几万册,和【拾光】杂志数百万发行量来比,远远不如。
如果真的什么表现都没有,那他确实担心被陆泽瞧不起。卖人情,拖关系,总算是把林幽幽小说出版的事情,给加急安排了。
一见到陆泽,他忍不住就开始显摆起来。
“呵呵,赵老师多虑了。您可是媒体圈的大咖,我又怎敢轻视于您。更何况,《萌芽》杂志社在您的领导下,眼看着就要一飞冲天,以后我们这些后辈,还得靠您多多提携。”陆泽顺势捧道。
赵长忝也算老江湖了,可不吃陆泽这一套:“少给我灌迷魂汤,我这边做好准备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赵老师,您就放心吧,绝对让你满意。”陆泽打包票保证说。对于双方的合作及后续宣传,陆泽早有打算。
跟赵长忝又确认了一些营销细节后,陆泽和林幽幽就向他辞行。
离开了《萌芽》杂志社,陆泽带着林幽幽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买礼物,这里最合适。
虽然免不了被当成外地游客宰一刀,但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在1999年的魔都,这里的商场最集中,商品也最丰富。
新世界城、第一百货、东海时装商店、永安百货、第一食品商店等大型购物场所,几乎可以满足游客们所有的购物需求。
二人先是来到了第一百货商场,林幽幽给姐姐和妈妈各自买了一些礼物。
接着又去到第一食品商店,陆泽给舅舅和小叔家买了一些特色食品,也算是个心意。
至于死党们,一人挑了一盒进口巧克力,应付应付就行。给舅舅和小叔家买的礼品就够沉的了,他实在是不想拎太重的东西。
找了家必胜客,随意解决了顿午饭,陆泽就打算带着林幽幽回酒店退房。刚走出必胜客准备去打车,林幽幽喊住了他:“等等,我还想买个东西。”
“不是都买好了么,还缺什么?”陆泽好奇地问道。
林幽幽神情扭捏,半天小声说道:“我想买个照相机。”前几天和陆泽在魔都轧马路的时候,她就遗憾没有照相机,不能把二人的幸福时光记录下来。
现在身为小富婆的她,给妈妈和姐姐都买了礼物,因此想给自己也买件礼物,她就想到了照相机。
“呵呵,我当什么呢,你早说啊。走,我们去酒店退房,然后去火车站那边买,买完正好吃饭上车。”陆泽笑着答应下来。
这年头买相机还是到专门的相机市场,品种更多,价格更便宜。
二人打车回酒店,收拾东西退房后,就直接赶去火车站。
陆泽记得这会儿在火车站边上就有一个电子数码市场,随身听、CD机、照相机产品应有尽有,甚至有不少价格实惠的水货产品。
一问出租车师傅,人家熟门熟路地就把陆泽二人带到了地方,魔都不夜城数码市场。
不夜城数码市场1995年竣工开业以来,算是魔都最大的数码产品集散地之一。询问了工作人员后,陆泽和林幽幽直奔四楼,来到相机产品销售楼层。
上来一看,这里的相机品牌还真挺齐全。
柯达、佳能、尼康、宾得、富士、奥林巴斯、理光,一水的霓虹国品牌,不得不说人家在光学仪器方面确实是世界顶尖水平。
不过魔都就是魔都,就连徕卡、哈苏这样的小众相机品牌,都有专柜。说小众,并不是指品牌名气小,而是指价格贵,贵到一般人消费不起,所以就变成小众了。
要知道徕卡、哈苏这两个牌子,可是相机界的天花板,远比那些霓虹国品牌要来得更高级。
1999年,已经进入了数码相机时代,但时下的主流数码相机,那像素真让人不忍直视。且和电脑之间的照片文件传输还很麻烦,远不能跟几年以后的数码相机相提并论。
因此,陆泽建议林幽幽放弃数码相机这个选择,还是挑一个胶片机玩着先。
他领着林幽幽,走到徕卡相机专柜前,认真打量着。相机陆泽也不是很懂,但前世毕竟见多识广,身边也有朋友喜欢玩摄影,多少听说过一些。
徕卡相机是一家创始于1907年德意志国,专注于生产销售相机和光学产品的光学仪器制造商,是体现德国精密加工制造业优势的典范企业。
徕卡还是135画幅的开创者,第一台135画幅相机就是徕卡生产的。凭借着出色的相机系统、高度还原的品质和丰富的色彩而赢得广泛赞誉。
即使后来数码相机成为主流的年代,徕卡依然是光学仪器界的翘楚。十几年后,某爱国品牌手机还费尽心思和徕卡达成合作,推出使用徕卡镜头的智能手机,一度作为最大卖点来宣传。
在人手一台单反相机的年代,收藏一台徕卡的经典胶片机,依然成为很多文艺青年们的终极梦想之一。说起来,一台收藏级别的徕卡,贵的甚至要上千万。
总之,陆泽带着林幽幽直奔徕卡专柜选择,反正这会儿,徕卡的基础机型也没像十几年后炒作的那么贵。
看着徕卡五花八门的机型,陆泽是云里雾里,他转向林幽幽,问道:“怎么样,喜欢吗?”
“嗯,这个牌子的照相机真的很好看诶。”林幽幽更是外行,但女孩子嘛,买东西先看外观造型是本性,有几个女孩子不颜控呢。
陆泽打趣道:“能不好看嘛,这可是最贵的牌子之一。”
“啊?那我们换个牌子吧,不用买太贵的。”林幽幽一听就急着想走。
尽管陆泽之前给了她不少分红,但她用了不少钱给家里,又拿出一部分给姐姐,自己倒是很节省。
从小对钱没什么概念的她,从未想过高消费类似的事,更何况是购买徕卡相机这种奢侈品牌。
陆泽笑道:“你好歹马上也要成为畅销书作家了,分分钟上百万稿费,买个相机算什么?不就是个破徕卡嘛,买。”
相机这种东西,要买就得买贵的。贵有贵的好处,不仅不会贬值,反而会因为具备收藏价值而逐渐升值。
即使以后林幽幽多半也不会缺钱,不大可能转让出手,那就更需要买点贵的,摆在家里还能充当个陈列品,增加点文艺调性。
“那好吧。”陆泽的话,她百分百愿意听进去。
于是陆泽随意指了一台相机,朝着店员问:“你好,这个相机多少钱?”
“先生您好,您可真是好眼光。这台是徕卡经典M系列相机的M-Zoom机型,也是近两年最畅销的机型之一。
这台的价格是5600元。”店员耐心说明道。
5600?太便宜,肯定不是啥值得收藏的机型。陆泽看了看,又指向另一台:“这个呢?”
“先生,这个要贵很多。这是徕卡经典M6系列在1998年刚推出新机型M6TTL,价格要一万多。”
陆泽回想起前世爱玩摄影的好友,曾经给他安利过的知识点。
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被很多摄影爱好者认为是135相机的终极梦想,其中尤其以M3和M6两个系列最为经典。
他记得朋友曾和他说过,M6系列虽然是产量最大的入门机型,但也是纪念款最多的系列。
什么anton Bruckner音乐家,Colombo哥伦布,safari千禧,黑漆M6,Historical历史学家,泰国国王,丹麦王子大婚,文莱国王,捷豹限量,铂金限量,最后999限量,龙版限量,羊皮旅行家限量,titanium水牛皮限量等数不胜数。
如果你拿着一款M6系列的徕卡相机出去扫街,那绝对是最好的亮骚工具。
假如是纪念款,那就更是撩妹神器。懂行的文艺女青年,绝对会对你投来想进一步了解的眼神。
既然是纪念款,就说明很有收藏价值。记起这些的陆泽,又怎么会去选择普通款式,他直接问向店员:“M6有没有纪念款?”
“有,有,要不说您是行家呢!您看这款M6J,是前几年才出的M系列相机四十周年纪念版,比M6还要好很多。
全球一共才生产了1640台,这可是我们老板好不容易从国外弄来的宝贝。不过,就是价格有点贵。”
店员说到后面都有些犹豫,生怕陆泽和林幽幽两个年轻人不一定买得起。要不是M6系列各种纪念版实在太泛滥,他老板都不一定会把这台相机摆到专柜来卖。
M6J,这不是前世那位朋友心心念念,却望而不得的机型吗?
这个一度被炒作到大几万块,却有价无市的纪念版M6J,一直收藏不到一台成色较好的机型,就成了那位朋友的多年的遗憾。
听闻有M6J,陆泽没有迟疑,价都没问就开口说道:“就要这台。”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还用想吗?直接替林幽幽做主,买了。
何况,这又不是那种贵到离谱的顶级稀缺限量版。顶级限量版动不动就要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已经不是用来玩的机器了,更多的是为了收藏。
林幽幽想上手玩相机,这台普通的限量款正合适。
“啊?先生,这台相机可比普通M6要贵得多,要两万多。”店员有些不敢相信,强调了下价格。
陆泽从书包里掏出三沓百元大钞,点出两万多块钱扔了过去:“开票吧。”
之前给苏槿一买电脑取的三万块钱还剩余不少,加上来魔都前也带了足够的现金,正好够买这台相机。
店员激动不已,没想到今天居然能开个大单,想想自己的销售提成,今晚可以加个鸡腿了。
开票,打包,赠送礼品,一气呵成,店员非常恭敬地礼送陆泽和林幽幽二人离开。
出了商场,林幽幽心疼道:“我就是想随便拍拍而已,没必要买这么贵的相机呢。”
“这种东西,就要买贵的。不仅是摄影工具,还是收藏品。你就听我的,准没错。”陆泽安抚道。
有钱人为何偏爱贵的东西,保值升值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林幽幽想,只能暂时先乖乖接受陆泽的决定:“等回去,我再把相机钱给你……”
“不用。马上你就要成为畅销书作家了,公司也会因为你的名气影响,再拉动一波销售。
其实这次是公司用你来炒作,顺便沾光,这个相机就算是提前给你的奖励。”陆泽立刻打断了她,急忙解释道。
话虽这么说,但陆泽心里清楚这并不是给林幽幽买贵相机的主要原因。或许更多的是心虚吧,总想着多补偿她一些。
林幽幽皱了皱眉,抗议道:“那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不用老是奖励我的。”
不知道是不是女人的第六感,林幽幽不是很喜欢陆泽这样,每次都跟她公事公办。感情上,可能唯有算不清的帐,才会加深彼此的羁绊。
“买都买了,你就拿着玩吧。快走,我们先去吃个晚饭,等会儿就该上火车了。”见林幽幽不是特别乐意,陆泽忙转移话题敷衍过去。
在车站边上找了家快餐店,简单吃了点东西当做晚餐,二人就提前进了候车室等车。
晚上6点出头,终于开始检票。临上车前,陆泽买了几份报纸和杂志,准备在车上打发时间,然后就和林幽幽一起上了火车。
还是软卧,不过这次没那么幸运,包厢内不再只有他们两人。有外人在,陆泽和林幽幽说话不那么方便,也就没有多聊天。
二人各自拿起报纸、杂志看了起来。
陆泽看的是今天的《新明晚报》,这是一份魔都本地的地方性报纸,周边长三角地区也多有发行。
翻着翻着,忽然陆泽看到了一篇关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报道。洋洋洒洒一两千字,几乎占了三分之一个版面。
其中有一段是介绍比赛中的优秀参赛选手。里面,就有林幽幽和韩同学。至于陆泽自己,则提前和赵长忝打过招呼,拜托他低调处理。
而介绍林幽幽的几句话中,不光夸赞了她的文笔和灵气,更是重点介绍了她的小说处女作——《最好的我们》。
这位记者一看就也是个文青,给林幽幽的评价竟然是“一个孤独的天才少女。”读完这篇报道,陆泽当即明白,《萌芽》杂志社已经出手了。
这篇报道,既是炒作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又隐晦地把林幽幽给推崇了一下。
从字数和篇幅来讲,这篇报道显然把林幽幽评为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所有参赛选手中的第一人。
《萌芽》杂志社有了大动作,他也不能干等着。
待回去后,他马上就会让【拾光】文创公司也跟着行动起来,和《萌芽》杂志社一起联合炒作一番,把这次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事情,利用到极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