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劲雨疾风催春去(1 / 1)

加入书签

春光明媚,风也越来越暖了。

柳氏抱着壮儿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壮儿的气色越来越好,柳氏也是喜上眉梢。

仿佛觉得现在的人生已经是不尽的完美了,易辉和燕娘常常来看她,凌霄和寒月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并不是想什么都要的人,就这样,过完这一辈子,她也是知足的,感恩的。邺城那个家里的人,不是不担心,可是,坎坎坷坷的多少年,不过是挨过一日又一日,并不觉得有什么留恋。

轻轻的拍着怀里的儿子,柳氏的眼神有些苍茫。

如果,当初……

怎么可能不后悔呢。

不过,想来这么多年的痛苦也补偿了当初的错误了吧,上天也不会惩罚自己了吧。不然的话,儿女们怎么会找到她,又带她来这里呢。

柳氏的嘴角带出一丝的微笑。

“夫人呐,药熬好了……”

王妈端着药碗过来了。

王妈是寒月雇来的照料她们母子生活的,王妈手脚麻利,帮了柳氏不少的忙。

“来,给我。壮儿,娘亲喂你药好不好?”

柳氏把儿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温和说。

“恩。”壮儿眨了眨大眼睛:“王妈妈放糖了吧。”

“放了。壮儿最乖了,给吃甜甜的药。”王妈笑着说。

几个人正说着话,有人敲门。

“稍等啊。”以为是燕娘她们过来,王妈笑呵呵的打开门,门口,却是站立着一个中年的陌生女人。女人算不得雍容华贵,但是却有一番大气和优雅。她和柳氏年纪相仿,穿着棉布的衣衫,头发挽成发髻,用簪子别住。

“您找谁?”

“这里,是不是住着位柳夫人?”

季氏温和的问。

没有带旁人,这件事情,她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易家,不能成为流言蜚语的焦点。

王妈点点头,引着季氏进来。

“柳夫人好。”

季氏微微的施礼。

柳氏答礼,有些疑惑:

“您是哪位?我们认识吗?”

“我们不认识。不过,我知道你。我是易家现在的主母。我该是叫你一声姐姐吧……”

季氏彬彬有礼。

柳氏大为惊讶,神色忍不住的慌张。

“那个,王妈,你带壮儿去休息吧,我这里有客人……这个姐姐,我愧不敢当。来,屋里请吧。”

定了定神色,柳氏道。

“不用了,就几句话说……”季氏道,神色依旧的宽和:“本来呢,我并没有什么立场说话的。但是,在易家这么多年了,有些事,有些理也略微的知道些,想来,姐姐也知道,怕是不在意了,我就说给姐姐吧。”

柳氏紧紧抓着自己的衣袖,掩饰不住的紧张。

“姐姐离开易家另寻它路的时候,易家还逢着大难,姐姐抛弃了易家,婆婆和相公自然也当姐姐是不再回来了,这样的事情,是易家的伤疤,都不愿说起不愿想起的。易辉是孝顺孩子,带您过来,是他的孝心,可是,姐姐可想过,姐姐在黄州生活,这样是否合宜呢?”

季氏淡淡的说,温和的话里,却都是谴责。

柳氏低头不语。

“有些话,是不该妹妹来说的,就算是说,也是要婆母和相公来说。但是,您为孩子考虑过吗?让这两个孝顺的孩子如何自处?或者,”季氏缓了缓道:“如果很多人都知道了,到时候,恐怕是更多的为难,更多的麻烦吧。”

柳氏抬眼看她:

“你是赶我走?”

“我没有权力赶你走,只不过提醒姐姐。”季氏走进柳氏,挽起她的手:“乱世流离的苦痛,妹妹能体会,可是许多事情走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能往回走了。姐姐有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我能帮上的尽量帮,但是,莫要让易家,也莫要让孩子们为难了。”

柳氏凄然的摇摇头,泪珠噙在眼中。

“你说的,我明白,我信,我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以前就对不起这几个孩子,以后更是不能害他们了……”

季氏微微施礼:

“姐姐是明事理的人。”

傍晚,易辉从军营到柳氏的住处时,母亲正在收拾东西,眼睛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

“娘亲,您这是干什么?”

易辉一脸的惊异。

柳氏拉着儿子的手,坐在**。

“孩子,娘就要走了。凌霄开的方子娘拿走,她开的方子灵验的很,我想照着这个方子抓药,壮儿的病就会好了。”

“娘亲……”易辉大惊:“您怎么说走就走呢?您是怪儿子不孝,没有太多时间陪您吗?”

“不是的,傻孩子。”柳氏泪谁夺眶而出:“你是个好孩子,但是,娘不配有你这么个好孩子,娘没有照顾好你,却不能给您添麻烦了。”

易辉眉头紧皱着,疑惑不解。

“娘亲,怎么说这么重的话,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哥哥”,壮儿走了进来,两步就扑到了易辉的膝上:“哥哥,你劝劝娘,今天早上一个姨娘过来之后,娘亲就一直哭,一直哭。”

“姨娘?”易辉问。

“是季夫人。”柳氏微叹了一口气。

易辉心惊,居然是连季氏都知道了。易辉知道带母亲来黄州非常不妥,所以,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行踪保密。也是提醒了知道此事的几个人保密的,然而,终究是纸里包不住火。

“她和您说什么了?”

压抑着心中强烈的不祥的预感和不安,易辉用尽量平静的声音问道。

“孩子,很多事情她就不说,我也不是不知道的。你们一直都小心谨慎,大约也是因为惧着奶奶和爹爹吧。他们是恨极了我的,我又如何不知道。就算是贫困终老,也是我该得的报应。能再看到你们,又受你们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凌霄还治好了壮儿的病……我已经是感激上苍,也应该知足了。我要是再不走,就是不识分寸……会害了你们这些好孩子的。”

柳氏拉着易辉的手,滚烫的泪珠滴在了易辉的手上。

易辉心中了然,剧痛不断从心底最深处袭来,他缓缓跪在母亲膝前:

“娘亲,是儿子懦弱,不敢跟奶奶和爹爹说起,不能带您回家……”

“别说,别跟他们说。他们恨我,要是知道你带我过来,会怪你的。我就走了,让娘亲好好看看你……”

柳氏抚摸着爱子的脸庞,细细的抚摸,细细的端详,惟恐是此一别难再见,会忘却了儿子的模样。话说到一半,她已经是泪眼婆娑。

“娘亲,还是在这里吧,没事的,您相信儿子。儿子会处理好的,会照料好您的。”

易辉心痛道。

年少的时候,他拦不住母亲,也帮不了母亲。可是,现在他一身本事,难道还是要眼睁睁的再一次失去母亲吗?

“傻孩子,你奶奶和爹爹什么样的性子我难道不知道吗?这事情要是被他们知道了,怕是辉儿也担当不起了,那时候,辉儿怎么帮娘亲呢?要是娘亲害了辉儿挨打受罚,娘亲一辈子都难安啊……”

柳氏缓缓道。

“娘亲……”易辉的头伏在母亲的膝上,痛苦的泪水不由自主的落下。

“娘亲还是先不要走,壮儿的病怎么治,是不是要换药方,还是要凌霄来看看的好。就算是娘亲走,不急在一时,至少,也得和燕娘,寒月告个别吧。”

良久,易辉道。

柳氏点点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心中是无限的宽慰。

易辉回到家里,按照惯例给肖氏请安,之后才回自己的房间。

可巧,易辉刚一出肖氏的院子,就遇到了继母季氏。虽然心里不快,易辉仍旧是躬身,恭敬的行礼:

“母亲好!”

季氏点了点头,刚走出几步,又站住身子:

“易辉,你今日可是去了那边……”

不多说,二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是!”

易辉僵硬的回答,微垂着头,面无表情。

“易辉,你是大人了,做什么事情要考虑全面一些。做一件事情,就要想到随后的万千种可能,思量着,这好的事情会不会变成坏的事情,思量好你是不是承担得起后果!”

季氏严肃的说。

易辉心中一寒,抬眼看着季氏,目光中尽是冷意:

“母亲认为,儿子给母亲尽孝,还要百般思量百般算计吗?”

季氏皱眉。易辉对她虽然是疏远,却从来没有顶撞过。她微微的昂头,看着易辉,神色中流露的是怒意和不满。

易辉毫无惧色的看着季氏,神色平和坚定:

“母亲无论怎么教训易辉,易辉都听着,因为您是长辈。可是,她的事情不关母亲的事,还是请您,不要管了。”

尽管,易辉说话尽量的温和,然而还是触怒了季氏。

季氏虽然平素是大度而温婉的人,但是,此刻也容不得易辉的顶撞。她习惯了易辉的恭敬和顺从,可以容忍他的疏离和淡漠,但是,却容不得他的忤逆。何况,她的本意是要帮易家,帮易辉隐藏这件事情的。

易辉感受到了季氏的怒气,却仍旧无所畏惧的直视着母亲。

他习惯了沉默,习惯了顺从和隐忍,因为他能够忍得下,容得下,并且可以不在意。但是,他和所有人一样,都有珍视的东西,容不得别人的伤害。

“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在指责我?”

再说话,季氏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易辉只是请母亲,不要再管易辉的事情了。”易辉平和的说。

“不识好歹的东西!”季氏忍不住的怒骂道,不再理会易辉,转身进了肖氏的房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