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魔术师与魔术(1 / 1)
谦谦之道三:
一些古谚语如今已经不实用了。比如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许这没错,但是不能以此来纵容自己的失败。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人生的算式使我们明白:付出一份辛苦得到双倍成果,少出一份力气遭受双倍损失!
1.魔术师喜欢的魔术.
对魔术师来说,越是白痴愚蠢无聊荒谬的魔术,越能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看下面这招。
请观众A从一副扑克牌中随便选一张,再请观众B从一副牌中随便选一张。两张牌放回整副牌洗乱之后,魔术师使用了四种不同的华丽手法找出四张ACE,然后这四张ACE瞬间变成四张K,接着将这四张K放进牌盒中,不料从魔术师的口袋中,拿出了这四张K,那盒子里的牌呢?
原来是四张A。
然后请观众拿着四张A的红色两张(红心与方块),魔术师拿着黑色两张(黑桃与梅花),一阵魔法手势之后,魔术师手中的两张A变成红色的。
那你猜观众手上的两张是什么?原来是一开始选的两张牌,那黑色的两张A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原来在整副牌的中间不知不觉地反过来了,更神奇的是,所有的牌背面都是蓝色的背纹,只有四张A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红色背纹,这也就算了,观众选的两张牌竟变成了绿色背纹。
不料,再翻开一直放在一边的四张K,竟然变成了四种不同颜色的背纹。只见魔术师再弹一下手指,所有的牌竟然全部变成了空白。
最后所有的扑克牌在手中消失……
以上,就是魔术师喜欢的扑克牌魔术的典型。
你会说:“这有什么好玩的?”
没错,魔术师所关心的,往往是魔术背后的方法、原理、创意,而不是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效果。
在职业魔术师的世界之中有一个理论,就是“魔术师喜欢的魔术,通常大众都不喜欢”。
同样的,大众觉得很厉害的魔术,通常都是被魔术师们视为垃圾的烂招。
这里指的“大众”意思是说,不会变魔术的大多数人口,也就是被魔术师们娱乐的族群。这个理论的意思,不是说一般大众比较笨,而是魔术师与观众的思考模式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首先,要知道,魔术师喜欢的魔术大致上有几个特点:
第一,原理巧妙。
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某一个效果,所使用的方法非常具有巧思与新意,让同行看到之后会不自觉地想要亲切地捶发明者一拳,然后说:“小子,真有你的。”或是重重地扁他一顿:“×!这你也想得到!”
第二,构思新颖。
跟上面意思差不多,总之就是没人看过的创新魔术。魔术师学会了之后会很兴奋地表演给其他的魔术师看(不会表演给外行人看,因为他们无法分辨新旧),然后一脸屌样地说:“怎样,没看过吧?”
第三,技法艰难。
对魔术师来说,练成困难的手法,可以让人达到至高无上的欢乐境界,这是成就感的部分。除此之外,展现这些技巧给其他同行看,并且暗示或嘲笑对方办不到,这种优越感,也是无与伦比的痛快。所以为了追求这种舒爽,魔术师们无不卯足全力躲在家里狂练,出了门之后再一副 “什么?手法需要练?我天生就会了啊!你该不会常常练习吧?”的贱样。
上面几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完全跟魔术效果无关,也就是说,魔术师喜欢的魔术,大众都不喜欢。
2.白痴加脑残的魔术.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敢做,你就会红。
那么,一般大众真正喜欢的魔术有什么特色呢?
第一,效果易懂。
硬币在手里消失了,鸽子从手帕出现了,汉堡从照片里出来了,自由女神不见了,刀子从嘴里吃下去了,美女被切成两半了……总之,几个字就可以形容的简单效果。
第二,原理简单。
就是一些乍看之下好像白痴也能够表演或想出来的魔术,通常能够获得最大的效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就是上面提到的自由女神与抓汉堡。这种对魔术师来说,背后的原理简单愚蠢到无力的魔术,往往会让大众印象深刻。
第三,没有技巧。
是这个样子的,有经验的魔术师都知道,如果观众发现你的手法很好,他们会佩服你手很快。但如果他们发现你根本没有任何技术也可以表演魔术,他们会当你是神。
第四,没有程序。
对魔术师来说,程序(routine)是很重要的。看一位魔术师程序的编排,起承转合的结构,可以看出一位魔术师的功力。不过在实战之中,这些话全都是魔术师一相情愿的屁言。真正神奇的魔术,是没有程序的。汉堡就这样抓出来了,哪里有程序?想想看,魔术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具有魔法的人,一个真正有魔法的人,哪里会管先变出什么东西,哈利·波特施魔法时,会有起承转合吗?
我发现,对魔术师来说,越是白痴愚蠢无聊荒谬的魔术,越能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拿最近已经红到令人发指的Cyril代表作——抓汉堡来举例好了。这个汉堡魔术,如果有人想到,然后提供给我,叫我在电视上表演,我一定二话不说把这个人干樵一顿先。因为如此简单的魔术,观众又不是弱智或脑残,哪里有看不出来的道理?相信不止是我,大部分的魔术师都会做这种反应。但是你看,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敢做,你就会红。
另外一个例子,有“魔术发明之神”之称的吉姆?史岱迈尔(Jim Steinmeyer)在20多年前异想天开地想到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将自由女神变不见。于是他就跑去跟他当时的老板说。结果老板说他神经病,因为没有人会想不到这是怎么办到的。
后来,另一位年轻刚出道的魔术师,听说了这个点子,用高价买下了版权,并且大胆地在电视上表演,居然声名大噪,成为新世界的魔术之王。
3.魔术师和小丑.
歌唱不好还是歌星,舞跳不好还是舞者,但魔术变不好就是小丑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要表达一个感想而已:再怎么荒谬至极、脑残无限的魔术,只要一本正经地在电视上表演,大家就会相信,而且心甘情愿地被骗。
但这个一本正经是指什么呢?再怎么荒谬至极、脑残无限的魔术,上台的时候也必须要显得胸有成竹,绝对不能在关键时刻失手!
可你到底是人不是神,所以我常常说,歌唱不好还是歌星,舞跳不好还是舞者,但魔术变不好就是小丑了。
我没有成为小丑,可这其中的艰辛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烧伤烫伤是家常便饭。印象最深的是在日本名古屋的一个剧场连续表演三次,每年,日本各地都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国际魔术大会,数量之多,频率之高,算是亚洲之冠。
所以许多魔术爱好者都恨不得自己生在日本,因为可以每隔几个月就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魔术大师,不但献上他们精采的表演,也在研习会之中分享他们的技巧、心得与创意。魔术大会通常是由某个组织或协会举办的,而日本最大的几个大会,通常都是由日本最大的几个组织主办。由于组织与组织之间会有竞争心态,所以每年日本几个重要的魔术协会都会互相比较,看谁办的大会规模大,质量好,卡司强。
那次在名古屋,连续表演三次,最后一幕是手上喷出一堆火焰,“哗”一下窜老高的,这个节目事先我排练过并且在大陆各地区巡回演出过,可是到了日本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或者是那天天气太潮湿,日本空气太潮湿,以至于东西燃烧不完全。烟火通常喷上去掉下来就没了,但那天喷上去之后,它掉下来还是燃烧的火。我只好把那团火拿在手上,当时疼得钻心!之前在街头表演时也出过错,比如说拿错**,原本的巧克力变成了牙膏,还是硬着头皮一口吞下去。可和这些比起来那根本不算什么,那是火耶!
疼得撕心裂肺还要装成很帅气的样子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招牌式的微笑,个中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那天要表演三场,第一场下来,我朋友一边给我抹药一边说,这样不行,接下来还有两场,那么怎么办呢?
“把火药减半或者会好点。”有人出主意说。
于是到了第二场的时候,就把火药的分量减少了一半。
结果……
猜猜看?
快猜猜看……
答案很接近吧?
扑哧!
火——烧得更大啰!
说魔术荒谬,还真是荒谬!
第二场简直生不如死,到第三场几乎可以闻到烤肉的味道了……
反正……
那天我手上起了无数的水泡。
4.**游戏.
记得,看你表演的人们,已经忘记了魔术是什么。而你所做的事情,是在提醒他们,唤醒他们对魔术的回忆。
你觉得上面讲的强吧?
这还不算是最强的。
最爆的一次是在内地,石家庄做表演时,被烧了几乎七次。最后一次烧完,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实在疼得受不了啦,于是去找医院,人生地不熟的,表演的地方又比较偏僻,在附近转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一家像样的医院。
只好拦了一辆出租车,问司机:“能送去治疗烫伤的医院吗?”司机想了一下就说好。当时车上有我一个朋友陪着,我们坐在后排,就看车子出了市区,往人烟稀少的地方开去,一路上越走越荒凉,穿行在落是枯枝败叶的山林里,万籁俱寂,偶然有鸟雀窸窸窣窣的声响……
这……整个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嘛!我们当时心里毛毛的,我就想喊,不去了,快放我回去!
就这样车子走了大约四十分钟,停在了一个破烂的建筑边上,那房子跟传说中的“鬼屋”差不多,简直好像推开门就有个白发苍苍、牙齿掉光的欧巴桑出来,用含糊的声音问:“你~找~啥~郎~”
“这就是医院。”司机说,“你们敲门就有人的。”
然后他把车子开走了,剩下我跟朋友在那里面面相觑,手上的水泡疼得实在厉害,我连敲门的力气都没,朋友就上去对着门大喊:“有没有人哪?有没有人哪?”
这样喊了好几声,才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然后那扇门慢慢地打开了,从门缝里探出一个头来,惨白的月光下发现他胡子老长,身上穿着白袍,浑身都是血迹……
呃……
不会真的——有鬼吧!
我头皮都麻了起来,可就在这时候,那个“幽灵”开口说话了:“什么事情啊?”
朋友跟他说是烫伤了。他慢慢地看了一下我的手,拉长声音说:“我以为怎么了——原来这点皮肉伤,不要紧的……跟我进来吧……”
我们交换了一下眼色,跟着他进去了,一路上我边抽冷气边想,我都疼得流脓水了,这人居然说“一点皮肉伤”?有没有同情心嘛!
后来才知道,那个鬼屋,是一个钢铁厂的家属医院,专门给钢铁工人被锅炉全身烫伤后急救用的……
比起一间间屋子里躺着的那些……那些全身包裹得跟木乃伊一样的……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点点小伤”……
结果——可想而知了。医生拿出一把铁锈斑斑的剪刀,消了下毒,就一个个……把我的水泡给扎破了,然后拿出药胡乱一撒,用纱布一缠说:“没事情了!”
第二天我发现我疼得更厉害了。
不得不去了石家庄一家大医院,医生责怪我:“怎么早点不来!怕是要留个疤了!”
直到现在,我的手上还一直留着那个疤,算是对那次“历险记”的纪念,至今想起来还让我头皮发麻。
妈妈曾经说,自从我玩魔术后,全家人一天到晚生活在**的恐惧里。
这是真的,现在至少我自己还能控制一下,小时候那才更惨,刚刚迷恋上魔术那会儿,喜欢做跟火有关系的魔术,会买一些奇怪的化学书回来,A加B什么的,头发往往一下子没了,有一次火窜到了天花板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大喊大叫,结果还是邻居赶来帮我扑灭了火。
最恐怖的是我在长沙表演一个**逃脱术,把人都用铁链绑起来放在木箱里,箱子里装定时炸弹,时间到了真的会爆炸——大家要相信,这是真的炸弹。
可怕的是,因为时间不够,当天没有排练就直接上了,因此出了小意外,脖子被铁链子绑到,青了一大块,不过能逃出来,已经**大了。
魔术的动人之处,是大家都知道不会出事。但大家都抱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你在台下看的时候也这样想过吧,会不会出事呢?如果出事怎么办呢?
甚至,你会不会在心里暗自希望——来个失手吧?出点事故吧?
前一阵子,我读到一篇文章。
是关于道格?汉宁(Doug Henning)的专访。这个人可以说是上一届的“戴维考柏飞”,在30年前的美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他曾经在美国百老汇制作了三套大型魔术剧,八个电视专辑,以及无数次的世界巡回表演。来自加拿大的他,美国的传播媒体称之为“北方的精灵”,是20世纪最成功的魔术师之一。
道格-汉宁于2000年2月7日过世,享年52岁。
在1999年,他接受了美国“MAGIC”杂志专访时,访问者问到为什么他从医学院毕业之后,放弃成为一个医生,而成为了一位魔术师。
道格说了以下这个故事:
在大学时代,我在学校还小有名气,时常受到电视台的邀约,在一些电视节目中客串演出。
一次,加拿大电视台邀请我参与一个圣诞节特别节目的录像。在巡回了许多城市之后,我们来到北方的一个小镇上,电视台要求我为一群“爱斯基摩人”表演。
这个地方华式零下60度,距离北极只有400哩。我在一间小屋中准备好表演的**之后,爱斯基摩人们随后进来观看表演。
他们穿着毛皮大衣,席地而坐,观看着我表演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拿手节目。
结果,在整个表演过程当中,爱斯基摩人们就只是坐在那儿,不笑,也不出声,一直到表演结束,没有听到他们发出一丁点掌声。不过,他们倒是每个人都睁大着眼睛盯着我看,好像我是什么稀有动物一样……
在场,只有一个人会说英文,于是我问他:“你们喜欢我的表演吗?”
“是的,我们喜欢你的表演。”他说。
于是我又问道:“你们每个人都喜欢魔术吗?”
他说:“魔术???”
我解释刚才我试着要娱乐大家。
他说:“娱乐大家是很好,但是你干嘛要弄什么魔术呢?这个世界已经是如此神奇了啊……”
我们坐在地上,这位爱斯基摩人说道:“窗外下的雪不就是魔术吗?这些微小的水晶,每一片看起来都完全不一样,多美,多神奇,这就是魔术啊!”
我说道:“但是,我凭空变出兔子跟鸽子来耶……”
“你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呢?”他说,“到了春天,北极到处都会出现海豹喔,也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真是神奇,这不就是魔术吗?”
我开始有点抓狂了,急着开始跟他解释到底什么是魔术,我拿出我的“死灵”(Zombie)**,这是我觉得我最拿手的表演,然后秀了一段给他看,并说道:“懂了吧!我让这个银色的球飞来飞去耶,这才是魔术啦!”
不料,爱斯基摩人说:“每天,都会有一颗大火球浮在空中,不但给我们温暖,也照亮了世界,那才是魔术啊!”
接着,这群爱斯基摩人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了老半天,然后,刚才那位先生走了过来,脸上挂着一抹微笑。
他说:“现在,我们终于搞清楚你为什么要做那些事情了。因为看你表演的人们,已经忘记了魔术是什么。而你所做的事情,是在提醒他们,唤醒他们对魔术的回忆,小伙子,你做得不错!”
当我每一次从那种危险的,甚至**的边缘走出来时,我就会重温这个故事。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这个故事。
所以,亲爱的观众朋友,如果你们这样想也没必要自责,我觉得,这就是人性,如果确定不会出事情。表演就不会那么精彩。
而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用神奇来带给大家快乐和温暖。
这也是我会成为一个魔术师的理由。
魔法秀坛:很多复杂的事情,其实也是最简单的事情。
金庸在黄蓉给洪七公做菜的那段里有说过“武学和做菜都是相同的,在最简单的式样里才包含了最复杂深奥的道理”,(大概是这样的意思),以前还听说古代大户人家用厨子的时候,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复杂的菜,只要做一个蛋炒饭来检验水准。
“当你读错一本书的时候,不要以为你只是读错了一本书,因为同时你也失去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告诫青年的。
我们不妨将这个道理推而广之:你错了一次,也就同时失去了一次对的时间和机会;你失败了一次,也就同时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时间和机会;你虚度一天,不仅仅是浪费一天,而是两天……
这是一种特殊的运算,永远没有1-1的算式,而永远是(-1)-1=-2。人生的成与败、功与过、理想、目标、品德、事业等都是用这个算式计算出来的。
只要稍用点心观察,就会发现上述算式的普遍性:两个同学的智力相差无几,成绩也相当,但在关键时刻一个考上了大学,另一个名落孙山,原来这后一个同学在高考前几个月处了对象耽误了学习,他是浪费了一点时间,可这损失却是双倍的,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要想再把失去的补回来,得需要两倍以至于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两个同时起步的小贩,一个每天多干1小时多赚一点钱;另一个则是挣点够花就收摊。10年后前者已拥有了一家上千万元资产的大公司,而另一个还在街头摆摊。
前者是1+1=2,后者是(-1)-1=-2,他们的差距是每天2-(-2)=4,而且这+4成为前者的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后者的-4也以几何级数后退,10年后他们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很正常的事。
人生的算式使我们明白:付出一份辛苦得到双倍成果,少出一份力气遭受双倍损失。
那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接下来的魔术,也许你觉得这个没什么,全靠手快。可这是我打小开始练习的魔术,小时候曾经练着练着就哭了起来,然后继续练……
直至连我自己都认为它是一个奇迹——1.左手拇指、食指拉一条橡皮筋,橡皮筋与地面平行。
2.右手食指吊起另一条橡皮筋(与地面成90度角),放进“左手拇指、食指拉一条橡皮筋”的圈内,右手拇指放进“另一条橡皮筋”内。这样,两条橡皮筋可以互相拉扯了,是出不来的。但是,不要改变两条橡皮筋与地面的角度。
3.这是关键的一步。左手不动。右手拇指、食指往自己右边的水平线(即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拉,直到右手拇指、食指粘在一起。右手拇指不动,右手食指与右手中指要很自然地动(关键之处):右手食指与右手中并排,右手中指夹着橡皮筋,右手食指出来,右手食指穿进右手拇指处。然后快速把中指的橡皮筋放了,右手食指往上一挑。这样一来,两条橡皮筋已经不相交了,也就是说原来在里面的橡皮筋已经出来了。
特别提示:
这个魔术在两段表演中都有一个必须做的动作,就是第一下先把两个手指即食指和中指合在一起,然后在表演之前有一个绕的动作,也就是这一下,已经把皮筋分开了。
拇指和食指勾住皮筋,合拢的时候快速用中指挂住皮筋,松开食指,然后又用食指勾住皮筋,这样就出来了。然后放回原位时不断地晃动皮筋,因为已经出来了,又是连贯的晃动动作,不容易被看穿。
然后……就不用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