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谣言不一定止于智者(1 / 1)

加入书签

谦谦之道四:

敢于说:“不!”它摒弃了那种支支吾吾的态度,它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你的空子。和隐瞒自己真实感受的绕圈子的话相比,人们更尊重那种不含糊的回绝。同时,你也会更加尊重自己。

人生的苦辣,都要尝尝。

风雨的后面,就是阳光。

心中有理想,就有力量。

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遇到了困难,挺起胸膛。

做人坦荡荡,就不慌张。

前方有阻挡,别放心上。

把心放宽敞,就会通畅。

1.油?汗?

因为演出的机会,我经常天南地北地跑,去过很多地方,但总的来说最喜欢的还是在内地表演。

早在2005年,我就与湖南广电首次接触,做客《越策越开心》。此后,就频繁与湖南合作,其中包括07的《魔幻达人》,这个节目有那么点为我量身定做的感觉,和汪涵一起合作也很愉快,于是内地越来越多的观众知道了我。

不过话又说回来,拿网友的说法——“2009春晚后,刘谦是当红炸子鸡!”

2009年的春晚,把我推到了风暴的中心。

去年11月初,我接到春晚通知后,心里既喜且忧。喜的是上内地春晚一直是我的梦想,忧的是之前早就听闻过春晚的“残酷”。

晚会总长4小时,但是安排了6个小时的表演,所以每一次彩排之后,上级领导就会依照心情以及喜好刷掉一些节目。

而今年的春晚足足刷掉了2个小时的节目。有些大牌歌星前几次彩排就被刷掉了,第二天就会被新闻以及报纸报出来。

有些三四十人的表演团体,到正式来的前几天被刷掉,全团哭着打包行李回老家。在正式直播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通知你“可以打包行李回家了”!

.就算熬到除夕那一天没被毙掉,现场直播预定午夜12点20分要结束,所以一旦到了结束时间,后面还没上台的表演者们,通通准备去领便当回家。

完全不知道在北京待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是为了什么,而且回家还会被亲朋好友问:

“啊,你不是说今年春晚有你?”

我带去了很多表演视频。

导演组看了我变汽车、飞机的魔术,觉得还行,刚开始有考虑让我变大魔术。但后来又看了我在台湾做的《魔星高照》节目,是近身魔术,他们认为这才是春晚要的。

这个想法我很喜欢,我一直希望近身魔术能够登上舞台发扬光大。

这期间,我为春晚设计了不少节目,结果被拿掉了,因为感觉沉闷,不适合春晚的气氛。

对最终上场的三个节目,我也很得意。

硬币入玻璃杯是第一次表演。戒指进鸡蛋是第二次,这个节目是我自己编创的。

在彩排的过程中,我有些忐忑。还出了次纰漏,一次摄影机居然不小心把我所有的**都给照出来了,惹得台下笑声连连。

彩排中看到很多不错的节目被毙掉了,感觉像在战场上冲锋,不知道下一次中弹的是不是自己。

不到直播前最后一秒,不知道到底能不能上。

凡是上过春晚的人都知道它的残酷。

2009春晚,周杰伦表演了4分钟。

成龙、陈奕迅、容祖儿合唱了3分钟。

纵贯线团体唱了3分钟……

而我,表演了八分半……

八分半!

没有想到上完春晚会这么火!

后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这场表演中,我的双手要涂上这么多闪亮亮的“润滑油”?

那是汗啦!汗!我不可以紧张到冒手汗啊?

春晚是我一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之前要面对的观众最多1万人,这次有十几亿观众,都在盯着我的双手,让人热血沸腾。

但我最得意的不是自己有多红,而是——让近身魔术登上了大雅之堂!

到底什么是近身魔术?

它不是特异功能,不是跑江湖骗人的把戏,也不是穿着燕尾服从帽子里变出兔子的惯用模式。

近身魔术,讲大白话,穿正常人的衣服,表演震撼人心。

以前有人认为近身魔术不登大雅之堂,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2.鸡蛋里的戒指.

但喜悦的心情还没结束,烦恼也就接踵而至了。

之前虽然做好了艺人红了绯闻就多的心理准备,但是每天有关于我的新闻不绝于耳。

有老东家炮轰我成名后耍大牌。

有大嘴爆料我曾借毒品缓解压力……

有同行指责我“偷”魔术。

一时间,妄加非议声不绝于耳。

真忍不住要爆粗口了!难道观众都是没脑子的吗?

按照常理来想想,我有可能不跟某台续约只因为“上了春晚后,电视台高层没来跟我打招呼,没主动涨价”吗?这一招已经不新鲜了。早在八十年代,台湾那边的女星红了后,就被这样造谣的!

我有可能授权电视台公开播放我针对专业魔术师所制作的教学DVD吗?

我有可能认为电视上播放魔术揭密是推广魔术的行为吗?

我有可能提出“配车配房子”这种愚蠢又荒谬的要求吗?

……

至于什么“魔术垄断”,“拒绝跟其他魔术师同台”,“只会表演近景魔术”,“只会表演180种魔术,在某卫视中已经表演掉了150种”,“不知名的刘谦徒弟评价师父”,“不知名的刘谦好友叙述刘谦”……

这些如同笑话集锦一般的言论,竟然一本正经地被登在报纸或新闻上!

真是不可思议。

我理解言论自由,也理解嘴巴长在你脸上,你爱讲什么,或爱吃什么那是你的事。

但是人类是有思考能力的动物。

要指责或攻击别人,那也请拿出证据来才够看,才算有点大脑。若是说话没有根据,不经大脑,那么只能让人怀疑你没有正确地使用你的嘴巴。说出来的话是那么不堪,那吃进去的东西便可想而知。

历史上,宋朝和明朝有两位爱国英雄,一位姓岳,一位姓袁,因为相信了这句话,相信自己问心无愧,相信即使不为自己辩解,老天爷也会给他一个公道,结果这两位老兄的下场很闷……诛九族。

前几年一位香港著名影星,在当红的时候被人恶意中伤,他也相信了这句话,认为自己问心无愧,结果在香港被众人唾弃得几乎活不下去,最后只好远离自己居住的地方……

短短两个月,让我看到太多人性丑恶的一面,让我了解到“谣言止于智者”根本就是一句笑话,许多谣言与攻击,你越不去响应,越会被认为是好欺负。

所以现在我开始回击。

小时候,应当是我去倒垃圾而经常忘记,爸爸就提醒我一次。如果我置之不理,就给我一个期限。如果我无视这一期限,那么——爸爸就要不动声色地把垃圾倒在我的*头。

一次这样的教训,要比千言万语更能让我明白“职责”的意思。

斩钉截铁地说话。即使是在可能会显得有些唐突的场所,毫无拘束地对服务员、售货员、陌生人、秘书、出租汽车的司机说话,对蛮横无礼的人以牙还牙。你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克服你的胆怯和习惯心理。你必须心甘情愿地迈出这第一步。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再说那些招引别人欺负你的话。“我是无所谓的”,“我可没什么能耐”,或者“我从来不懂那些法律方面的事”,诸如此类的推托之辞就像是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点开了许可证。当服务员合计你的账单时,如果你告诉他你对计算一窍不通,那你就是暗示他,你不会挑什么“错儿”的。

对盛气凌人者以牙还牙。

当你碰到吹毛求疵的、好插嘴的、强词夺理的、夸夸其谈的、令人厌烦的,以及其他类似的欺人者,冷静地指明他们的行为。

你可以用诸如此类的话声明:“你刚刚打断了我的话”或者“你埋怨的事永远也变不了”。这种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告诉人们,他们的举止是不合情理的。你表现得越平静,对那些试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讳,你处于软弱可欺的地位上的时间就越少。

告诉人们,你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愿意干的事。从繁忙的工作中或是热烈的场合中脱身休息一下是理所当然的。把你支配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视为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不容他人侵犯的正当权益。

敢于说“不!”它摒弃了那种支支吾吾的态度,它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你的空子。

和隐瞒自己真实感受的绕圈子的话相比,人们更尊重那种不含糊的回绝。同时,你也会更加尊重你自己。

不要为人所动,并因此对自己所采取的果断态度感到内疚。如果有人对你作出受了委屈的表情,向你说好话,许给你好处或是表示生气时,你不要感到不好受。一般来说,你过去已经教会他怎样欺负你,对这样的人这种做法你是不大知道该如何反应的。在这种时候,你要站稳脚跟。

是你教会人们怎样对待你的。

如果你把这一条当做指导你生活的原则的话,你就能够自己解放自己了。

先说董卿,我觉得这女生好可怜,莫名其妙地被卷了进去。

当牛人网友贴出刘谦春晚表演的魔术分解图时,也爆出了董卿在魔术表演过程中说的一句“是有戒指的那颗吗”?让整个魔术穿帮。

本来网上的传言我并不想过多计较,可是看到越来越多离谱的说法,实在沉不住气了。

事情实在有越来越夸张的迹象。

此前有网友曾猜测“董卿就是刘谦的托儿”。不少网友认定,戒指是早就放进鸡蛋中的,也就是说鸡蛋是特制的,而董卿从手上摘下的戒指并非最后从鸡蛋里夹出的那枚。

“将视频音量调到最大,可清晰地听到刘谦让董卿选蛋时,董卿拿开话筒,小声问刘谦是有戒指的那颗吗?”有网友表示,“因为董卿的一句话,让魔术穿帮了。”

这句话到底是谁编出来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够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听到了董卿说这句话?

当时主持人说的话仅仅是“那……那戒指呢?”

而之所以会讲这句话,原因是因为我的表演动作跟顺序都与彩排不同,所以董卿怕我出错才确认的。

我们之前有彩排过,她知道我会将戒指放进鸡蛋中,但是不代表她是托儿。

事情就这么简单!

这个魔术自己曾经表演过,方法百分之百自创。

即使网络上流传着多种破解魔术之法,至今仍没有人能对这个魔术做出正确的解答。

3.完美和不完美.

干脆和几个朋友把网络上所有的春晚魔术节目揭密看了一遍,一面看一面笑。

这些猜测对职业魔术师来说,真的是太有娱乐性了!

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解答之中,想法包罗万有,简直不可思议。

但是仍然没有人做出正确解答。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跳出来揭密的上百人当中(有上百个帖子,不知道有没有上百人),没有一个是职业魔术师或资深爱好者,这真的让我深深佩服国内魔术师的专业素养与操守道德。

我相信,专业的魔术师或许可以猜到整场春晚的魔术是怎么办到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真正揭密。

这让我很感动。

魔术师们的团结,才能够让这门艺术走得长久,发扬光大。

对于某些电视台为求收视率播放魔术解密的行为。我表示强烈的不满。

难道尊重不是互相的吗?

难道所有的人都只能看到台上的风光,而看不见台下的艰辛吗?

人们都说魔术师的手快,其实魔术师的手和其他人的手相比也没什么特殊的。重要的是时机。

就拿小沈阳来说好了,讲笑话跟变魔术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机的掌握,在对的时机做(说)了正确的事,那魔术才会神奇,笑话才会好笑。其中往往只差一两秒钟……(再补充一句,在这里,我真的打从心里认为,小沈阳时机掌握得真好,不愧是名家弟子。)可这一两秒钟,却——需要多年的经验以及精密的安排才能够计算准确!

想知道魔术师的生活吗?

曾经有一个八月,有十五天我不在台湾。 我出了四次国。

这31天之中我只有1天放假(就算放假脑子也在工作)。

大量的表演内容需要构思跟练习,但是没有时间……

所以我一边上厕所一边练习,一边吃饭一边写笔记,以至于消化不良又便秘……

我累积了大约三万封Email没有看……

电话没缴钱被停话……

信用卡没缴钱被停卡……

我所有朋友觉得我人间蒸发准备去报警……

讨厌我的人因为我生死未卜而暗暗偷笑……

然后——我的助理太过劳累视网膜剥离没时间去看医生却很豪迈地说没事;

眼镜断掉没时间去买只好用透明胶带自己贴起来每天被人笑!

太久没回家以至于他妈妈叫他“永远不用回家”,女朋友跟他说:“你去跟刘谦在一起好了!以后不用来找我!”

而就在那个八月后。

我在日本获得“年度最佳近距离魔术师(The Best Close-up Magician of The Year)”称号。

很开心,因为这不是一个要经过比赛才获得的荣誉,而是经过一大堆职业魔术师票选等一大堆流程评选出来的,之前得过这个奖的还有Cyril啦、Dr.LEON啦、前田知洋啦这些日本一流魔术师。

而这是第一次将这个奖项颁发给外国人。

所以当然很开心啦!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不允许自己出任何纰漏,只有一个个不失手的小成功才会换来更大的成功。

而所有站在舞台上的“艺术家”,为了那一刻的“完美”,不知道背地里付出了多少“不完美”的时光!

所以,我想大家应该理解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这所谓的魔术解答,根本是在伤害这个行业中,前人智能及心血的结晶,也伤害了观众欣赏魔术的乐趣。

更伤害了靠这些表演生活的艺术家!

我为这种行为感觉到遗憾与悲哀。

魔术需要创新,正如科技需要进步一样。?

但创新,不是毁其根本,也不是揠苗助长。魔术的创新,需要通过魔术从业者的思考、创作来一一付诸于实践,而不是伤其筋骨、挫其元气。?

我们的快乐我们自己守护,我们的梦想我们自己去追寻,请不要越俎代庖,以我们的梦想之名行我们所不取之事。?

4.最快乐的时光.

那么,魔术需要解答吗?

记得2003年,我在*****表演的时候,来了很多世界各地的魔术师,其中一个表演自己创作的硬币,表演完后全场的人都傻掉了,因为从来没见过。

当魔术师要解释的时候,大家拒绝听,我也一边捂着耳朵说“我不要听我不要听”跑开了。因为要的就是那种神奇的体验。

真正的魔术师是不想知道魔术怎么表演的。后来,我们虽然学会了,但是始终觉得最快乐的是见证奇迹的那一刻。最近弄到了一些非常古早的魔术影片,其中有许多非常珍贵的内容,包括了我心目中的超级偶像兰斯·波顿(Lance Burton)19岁时,生嫩青涩的舞台演出模样。还有戴维·考柏菲还不是现在的戴维·考柏菲时的影像纪录。

在这些影片之中,让我最震撼及感动的,就是三十年前,已故的魔术大师道格·汉宁Doug Henning在百老汇所做的大型魔术秀“意乱情迷”。

道格·汉宁,是20世纪最重要的魔术师之一,他在70年代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伟大超级魔术巨星,可以说是大师中的大师。不过老实说,在我最早接触魔术的时候,已经距离他的全盛时期有一段时间了。

以前,我虽然知道他很有名,也看过一点点他的表演片段,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不过是一个“三十年前”的魔术师。不管在当时他的表演风格是多前卫与新奇,以现在的角度看,那些都是三十年前的土东西,根本无法吸引我的兴趣。

而且,重要的是,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帅,有一点小丑,一点暴牙,配上俗到无力的“亮片紧身衣”,让我完全不能理解他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人?到底为什么可以这么成功?除了当时的观众比较容易满足之外,我没有其他答案。

一直到上礼拜,在我观看完了他整场的百老汇大型魔术秀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他的伟大之处,才开始理解这位大师中的大师到底为什么能让他的观众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梦幻感受。不但节奏及流程的安排流畅,道格·汉宁本人的亲和魅力简直无与伦比。最重要最重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一场魔术表演,是如此地“用心”。

真的用心。可以说我从来没有看过一场魔术表演是如此地“诚心诚意”。

我仿佛可以看到道格为了要娱乐他的观众,花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时间,只为了要让观赏的人露出满足的微笑。

没错,从开始到结束,我几乎是带着温暖满足的微笑欣赏的。

他的一句“欢迎来到我的魔术世界”,真的就好像带领了所有的观众进入了另一个梦境世界一般。即使是我,跨过了三十年的时空,透过电视机屏幕,一样被他的表演唬弄得如醉如痴,目眩神迷。

反观现代的魔术师,或许是我的偏激,总感觉他们重视自己酷不酷炫不炫红不红这些事情,远远超过了重视观众的感觉。

为什么所有新闻都针对刘谦红不红,红了以后会怎么样,而少有人说喜欢刘谦的哪个魔术,希望刘谦在表演时可以如何改进?

……

我觉得这是所有的同行都该反省的事情。

FI**国际魔术大会三年举办一次的国际魔术比赛,被世界各国魔术界公认为国际魔术奥林匹克。如果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那么说FI**2009是中国魔术师的百年梦想,相信也不为过。?

无论是Olympic?Games还是FI**,一场国际性盛会能够在中国举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究竟有多自豪和骄傲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某卫视的魔术揭秘,不仅令国人难堪,此情此景更会让众多世界知名魔术师愤懑和失望。?

想起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同样是某国外电视台提前曝光了开幕式演出细节而被全世界人民和媒体同行所不齿,最终奥委会剥夺了其奥运会直播权。那么这次呢??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之。”?

每个表演者都希望有更大的舞台来施展自己,但加诸在头顶的光环是通过自己努力来争取的,不能用旁门左道以损人利己为目的。?

也许对于那些魔术,你可以还原甚至重现,可那台下的掌声、那份给观众带来的惊奇与快乐,也能如此还原吗??

魔法秀坛:大师的障眼法.

1. 穿越长城.

美国超级魔术大师科波菲尔表演的魔术——穿越长城,长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魔术师是不可能采用钻洞、挖墙来达到魔术神奇的效果,唯有采用魔术的障眼法。

让我将这套魔术的表演过程描述一下,也许你可能明白一二。

魔术师从木梯登上一个靠墙的舞台,四周立刻围上白布,灯光起,白布上出现魔术师的身影,这时木梯悄悄地移掉,通过大吊车吊到长城另一边,在魔术师从长城钻出来后,木梯靠上去,魔术师从木梯下来。

注意我为何大量描述木梯呢?

其他我不说了,你明白了吗!

注意: 萨斯顿三原则(Thurstons?3?rules?in?magic)?

1.魔术表演之前绝对不透漏接下来的表演内容。?

2.不在同一时间、地点对相同的观众变同样的魔术2次。?

3.魔术表演过后,绝不向观众透露魔术的秘密。

在魔术师的戒条里,其中一条是“不在表演前说出魔术效果”。可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穿越长城这个魔术,一开始就把“穿越长城”这个魔术效果公之于众,从而给予观众“穿越”这样的暗示,所以在表演者经过一系列的障眼法抵达长城另一端的时候,大家都会大呼神奇,因为他们已经将“穿越”这个暗示深入骨髓了。这样刚好印证了之前我说的,魔术师欺骗的不是你的眼睛,而是你的心。

不管你是爱好者也好,是职业魔术师也罢,只要你在表演魔术,那么你就是在传递给观众不可思议的视觉快乐。表演者有责任也有义务遵守魔术师的戒条,一如医者遵守希波克拉底的宣言一样。这是职业道德,与个人喜好无关。?

诚然,魔术师也要面对市场、面对生存。

如果仅靠复制别人揭秘魔术来讨生活的话,那么其职业生命是不会很久的。众所周知,影子的存在需要三个条件:光源、物体、光屏?。?

总是站在别人的身后,如何能真正寻找到自己?观众爱的是光芒四射的舞台,谁会记住镜子里模糊的倒影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