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1 / 1)

加入书签

谦谦之道八:

我想我会把魔术当成终身事业。但我希望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尽量不做其他人在做的事,如果做事和一般人一样,就会变成一般人。

1.我的偶像.

跟我同时代的小男生,以前的偶像一定是“霹雳游侠”!

没错,“霹雳游侠李麦克,充满正义感,是一个英勇的自由斗士。他以无比的勇气,超人的智慧,打击犯罪,拯救善良无助的受害者。”这是当时每一位小学生都能不假思索,随口背出的开场白。

影片中的主角,英文原名叫Michael Knight,人家是洋人,本来叫他麦克·奈特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台湾人硬要给他起一个乡土名李麦克,顿时帅气程度大减,本人如果知道,一定哭死。而无所不能,刀*不入的霹雳车,本来很犀利地叫Kitt,结果在台湾被赐名“伙计”,同样的也弱了不少。

不过名字虽然取得蠢,影集还是很酷的。李麦克每个星期都会碰上各种不同风格的坏蛋,做一些不同风格的坏事。然后李麦克就会直捣坏蛋的巢穴,但是却被敌人抓住而陷入危机,此时他只要对着自己的手表呼唤:“伙计,我遇上麻烦了!”霹雳车就会说:“老哥,别急,我这不就来了吗!”然后及时赶到现场,接着人车合一,威力大增,把坏蛋们全部都送去领便当。正是邪不胜正,大快人心。

这部影集给我的影响是,一直到高中,我还痴傻地认为庞蒂克火鸟跑车是世界第一酷车,我长大也要买一辆……

跟我同时代的魔术师,以前的偶像一定是兰斯·伯顿(Lance Burton)!

没错,“魔术界的超级偶像”“魔术界的詹姆士狄恩”“有史以来最帅的魔术师”“第一位美国的世界冠军”“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魔术大师”“魔术界的超级美男子”,这些是当时每一位年轻魔术师都能不假思索,随口背出兰斯·伯顿各种外号。

这位超级偶像,英文原名叫Lance Burton,人家是洋人,本来叫他兰斯·巴顿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有些人硬要给他起一个简称——兰巴,顿时帅气程度大减,本人如果知道,一定哭死。所以,自从我发现了这一点之后,都用英文原音称呼他,他是我心中的偶像,谁都不可以帮他取外号。

不过外号虽然取得蠢,他还是很酷的。在当时,他的表演录像带是全世界魔术青少年的收藏目标。他的一颦一笑,走路的姿势,抽烟的样子,邪恶的眼神,猫王的发型,全部是大家模仿的题材。数不尽的年轻魔术师,因为看了他的表演,为了要跟他一样帅,于是开始接触鸽子魔术(我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帅气与魅力,当真所向披靡,即使是男生,看了他在台上的风采,也只能全身无力,心头发酥。虽然近年来,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已经变成了一位略带傻气的中年大叔,在*****的蒙地卡罗专属剧院里,每天傻笑同时软趴趴地在表演着大型魔术。但是在我的心中,他永远是那个狂帅的超级偶像啊!

兰斯·伯顿给我的影响是,我高中时为了要跟他一样地帅气,疯狂苦练的结果,造成了许多只鸽子的过劳死(而且是朋友的鸽子)……

在1986年某月,《霹雳游侠》的编剧不知道哪跟筋不对,决定其中一集的坏蛋是一位帅气而又但有神秘气质的魔术师,而当时的不二人选,当然就是帅到无力魔术又强的兰斯·伯顿啦!

这一集对当时我幼小的心灵来说,真是强大的**啊!虽然我每一集都很喜欢看到李麦克狂扁坏蛋,但是我一点都不想看到兰斯·伯顿被送去领便当……不过李麦克被杀掉好像也不怎么对劲(毕竟以后就没的看了),两个都是我的偶像,手心手背都是肉,真不知该怎么办。

这一集的剧情是这样的,兰斯所饰演的魔术师,帅气又神秘,李麦克的女性朋友被他迷得神魂颠倒,男性朋友则是对他神乎其技的魔术佩服不已。李麦克不太喜欢他,觉得他怪怪的,却被友人嘲笑是因为嫉妒,令他更为不爽。

其实,兰斯的真实身份是一名职业杀手,他会在魔术秀的途中,偷偷离开舞台,把目标干掉之后,再溜回台上继续表演。而现场的观众都以为他从头到尾都在台上,没有离开过。这是利用巧妙的错误引导所营造出的不在场证明。

于是,他利用魔术师的身份作为掩护,不但杀了几个人,还将李麦克的朋友锁入逃脱表演的水槽之中,企图将对方淹死。更厉害的,他还可以用魔术去影响霹雳车的计算机系统,让李麦克追踪不到他。

不过,故事到最后,李麦克看破了他的把戏,展开了一对一的肉搏战,兰斯空手变出了一支在**店卖一百多块美金的弹棒,跟李麦克打来打去,显然招架不住的李麦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鬼上身,大显神威将兰斯制伏,铐上手铐,一代大师终究还是被正义的力量送去领便当……

本来,以上剧情只是在我脑海中保留20年的回忆。不过前一阵子,从美国友人那儿弄来了这一集的DVD,影像清晰得令人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当年的两位偶像如今再度互殴给我看,真的感动到痛哭流涕啊!

2.请不要美化我.

讲这么多,其实是想写点关于艺人明星和粉丝的关系。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偶像了,以上说的就是我童年时候的偶像,或者长大后回过头来看看,觉得当时那种痴迷是蛮可笑的,但经过岁月老人手中一把极苛刻的淘金筛子一筛,那些冲动,那些梦幻的细节,却像金子般静悄悄地沉淀在潜意识深处,融进了血液中,死死地钻进了童稚的梦、少年的梦、青春的梦或白日的梦幻中,勾起你细细咀嚼、回味和追忆。

我拥有很多喜欢我的粉丝,他们自称“谦丝”,这是令我很感动的,有网友做了我的MV贴出来,有粉丝在网络上为我争吵,我都有去看,只是实在忙不回来,没办法一一回复。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在北京,表演完毕已经是深夜了,工作人员说:“有个女孩在门口等着要见你。”

当时我看看时间实在是太晚了,而且我也很累,犹豫了一下,工作人员又说:“她一直跪着……连我都被她感动了呢。”

这么晚了,又是一个女孩子,而且还一直跪着,那我无论如何也要去见一见了。

我走到门口,果然看到一个女孩子,长头发,面目清秀,直直地跪着,像一棵树。

我上去轻轻地俯下身子,跟她说:“快起来啰!”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我,眼睛里都是泪水,还是不起来,我只好伸手去扶她,我这一扶,她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怎么了,别哭啊!”我有点慌乱了。

“刘谦,你真的是刘谦吗?”她哭着问。

“对啊,是我。”

“你知道吗?”她边哭边说:“我很早就关注你了,你去日本的时候我跟去日本,你来内地的时候我跟来内地,你回台湾我也跟着回台湾……总之,你在哪里表演,我就跟到哪里,一直在台下默默地看着你!”

接着她报出了一串名字,都是我在世界各地表演的节目,包括那天我穿的什么衣服,表演时说过的几句俏皮话,她都一一记得。

“是你让我们相信奇迹,相信这世界上还有美好!”

哦,这位可爱的女孩,她实在感动了我,也“美化”了我,我自认为只是一个平凡人,我心中一阵激荡——?

我拉住那女孩的手,在她耳边说了一句真心的悄悄话:?

“我到北京的第一个印象,北方的女孩很美丽!谢谢你!”

每次,对这样的粉丝,我心中就好生歉然,为他们的真诚,也为他们的热情。

但是因此,我的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哭笑不得的小插曲。

一次我正在吃饭,手机响了。(我一般都把手机调到震动),那天我才犹豫着按下通话键,就传来一个声音:“你在干吗呢?”

口气像是我熟悉的朋友,我一怔,来不及细想,就回答说:“我正吃饭呢?”

“吃什么呢?”

“……”

就这样扯了几句,我越来越觉得不对,于是问:“你到底是谁呀?”

“你不知道我是谁,还跟我聊了这么半天?哈哈哈哈!”对方大笑一阵,我把电话挂了,没多久,电话又响,我接,还是那个人,我挂断,他再打,还是问:“你忙什么呢?”……

就这样,这个无聊分子在一天内,打了上百个电话给我,弄得要紧的电话打不进来,我的电话也打不出去,后来不得不去查清楚,换了手机号码才罢。

还有一次,是我去开家里的信箱。

才开了信箱,发现有一个很大的“包裹”,当时吓了一跳,包裹上没写人名字,应该不是邮局寄来的,那会是什么?

“不会是什么危险品吧?”我的悲观主义又发作了。

我喊了朋友,朋友拿了包裹,拍了拍,晃了晃,然后拆开,大跌眼镜,里面居然是一个保鲜盒!盒子里满满的都是鸡汤!

“呵呵,我可没见过用鸡汤做危险品的!”朋友大笑。

我哭笑不得,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好,我想一定是哪个热心的粉丝,不辞辛苦地打听到我家地址,悄悄送来的。

我应该感谢这位无名的粉丝。

可是……

换了你是我,你敢喝这鸡汤吗?

早期人们将希望寄予死东西上,并称人的手工、金银和艺术的创作、动物的肖像、或古人雕刻的无用的石为神。 后来由那些剩下一无所用的废木中,取出一块弯曲多疤的木头,在闲暇无事时,辛勤地加以雕刻,本着自己熟悉的手艺,按图样将它刻成一个人像, 或做成一个卑贱的兽像,涂上丹砂,将外皮漆成红色,遮住一切疤痕。

随后,为它做一个适宜的居所,把它嵌在墙上,用钉子钉住, 预先加以照顾,免得它掉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件东西是不能自助的,不过只是偶像,需要人来扶助。

但是,他反不感羞耻地向这无灵之物祷告,祈赐财富、妻室和子嗣; 向这虚弱的东西,要求健康;向这死物,要求生命;向这无能的东西,要求援助; 向这有脚不能行的东西,要求旅行;向这有手而毫无动作的东西,要求发财、工作、事业成功的力量。

偶像彻头彻尾是虚假的,它是把木头变成神,人用方法把它是木头这个事实遮掩住了。

他们砍下树来,经过制作的程序,把它涂成原来所不是的东西。

然后他们用金银把它遮住,用蓝色、紫色的衣服把它披上,最后让人忘记,它其实是木头,现在,人们所敬拜的偶像,号称是神,实际上却只是木头一块。所以,偶像是虚假。

另一方面,活神却是千真万确的。否认他自己,就等于一切都不存在。他不能背乎他自己。

它们是虚假的东西,他却是真实的灵。

明星是大众娱乐的产物,所以他们是大众的情人,也是流行时尚的方向标!

而粉丝却是明星的,很多人迷恋明星并不仅仅是崇拜仰慕,在很多追星一族人的眼里明星就是假想中的爱人,是自己家的宠物,也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其实明星也是人。

明星也会有自己的偶像,也会有那段时光。

世界需要财富,世界需要感动,而这两种力量,都将深深地影响很多人的生命轨迹。无论是价值观的取舍,或是生活中矛盾的出现,人们都将面临着金钱与感动的碰撞。

偶像对粉丝来说,更多的是一个精神的支点,一个在纷繁的尘世透视自己内心的“望远镜”,通过他,我们仿佛看到了灿烂的星空和星空的灿烂,而那里总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我希望大家可以相信奇迹,相信惊喜,有期待,有希望和爱。

但我也希望,在明星们努力做好艺人的同时,粉丝也要好好的,理智地做好自己。

这样才是彼此的尊重。

我有一个同事,他曾经很不屑地说我变的魔术是假的,肯定会被揭穿,只不过他现在看不出来而已。

后来我狠狠地回敬他说,魔术本来就不是真的,骗的不过是你的眼睛而已。

这个人令我一直很讨厌,如果他不了解魔术不要紧,重要的是他看轻魔术。魔术又不是魔法,会魔法的是哈利·波特,不用飞机也能骑着个扫帚漫天飞。

而刘谦只不过是个魔术师而已,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双不平凡的巧手,和一个玲珑的心思而已。

3.关于我的秘密.

最后,我搜集了一些粉丝们常见的问题。在这里一一给大家解答。

1.、造型.

由日本专业团队设计。

任何表演者都要注重外形。我的造型部分是由日本造型团队设计。发型、T恤都是他们设计。

我喜欢有拉风的跑车,喜欢名牌衣服,身为艺术工作者都会喜欢漂亮或精致的东西。

我5岁时,爸爸带我去玩具店,让我挑个玩具,我随便闭眼都会挑到最贵的。

2.电眼.

这个前面有说过,这里再详细说一次:记住了,其实是高度散光。并非自己刻意练出来的:

其实我眼睛不好。散光非常深,有400~500度。眼睛**到隐形眼镜没法戴,所以看不清楚,只能睁大眼睛去看。别人可能说是电眼,但其实是努力想看清楚。

我对眼神的研究可能更多是如何配合动作,用眼神去引导人。

3.双手.

已经给双手上了保险。数目还是不说了。

我在室内也会佩戴皮手套,原因是:避免刮伤、擦伤、干燥。

而保养手,我有一套自己的独门配方,我会用自己的方式按摩和浸泡双手,每天都会半个小时,跟敷面膜一样。可以媲美大S了,改天我没准还能出本关于保养手的书。

4.口才.

口才并不好,平时都不怎么讲话。特别痛恨电话的声音和讲电话,电话铃声都调到静音。

说起口才,我宁愿说是魔术师对心理学的研究。

我很重视说话方式、速度和用词。

因为魔术师的语言很有实用意义:“魔术的好处是,容易说动人。”

魔术师的说话方式可以让行销人员或想追女孩的男孩学习。它是一种诱导方式,用手和眼的配合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引到错误的方向上。

5.闭关.

魔术师很耗脑力,我说的闭关就是睡觉做梦。

大部分创意都是做梦的时候梦到的。更好的创意需要充分休息。魔术师是非常耗脑力的事情。

6.POSE.

有对镜子练习,健身保持灵敏度。

我也会对镜子练习,任何一个站在舞台上的人都会研究他什么角度最好看,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标志性pose,其实是发自内心的一个随手动作。而对表演,我认为好的魔术师会的东西不能只是魔术。就像一个好的歌手不能只是会唱歌。表演等其他的素养都要具备。我平时也会健身保持灵敏度。

7.文笔.

从小喜欢写东西,以前会对粉丝在博客上的留言逐条回复。但两年前我就因为太忙,不能回复博客留言了,但几乎我都会看。

说起文笔,我很喜欢阅读,喜欢读书和发呆,从小喜欢写东西,小的时候还参加作文比赛。

8.最喜欢的魔术.

最满意的魔术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得奖的那一个。另一个属于心灵感应类魔术的,比如预知未来什么的,近年来在研究这个。因为感性所以喜欢。比如接一个飞盘,接到的人在心里想自己爱的那个人,写在纸上,压在胸口让魔术师去猜。

至今记得的是就是七岁那年在家里玩皮筋游戏。那年自己第一次发现自己有魔术师的天分。

9 .你认为自己和其他魔术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我会花很多时间思考魔术以外的东西。大部分魔术师会钻研他的手法或者**,我还花时间在表现方式、说话方式和眼神上。

会思考观众的角度如何看魔术。这是我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

还有,你很少看到我拿出**,我会尽量用日常生活中每天会看到的东西,比如玻璃杯、鸡蛋、戒指,我一直认为真的魔术不太会有**出现。这也是我的不同。

10.你会把魔术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吗?

我想会把魔术当成终身事业。

有人问我下面会否把大型东西变不见,比如大厦,也有人做过这种表演,比如大卫·科波菲尔,这是他们的风格。我未来不排斥有机会做这样的事。

但我希望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尽量不做其他人在做的事,如果做事和一般人一样,就会变成一般人。

所以我尽量不一样。比如我的造型,讲话方式,我的**,都和别人不一样。

11.你教周杰伦变魔术,还教其他明星吗?

周杰伦我跟他合作过几次,他是一个相当有天分的魔术爱好者。

明星不管表现什么都自然而然散发一种魅力和吸引人眼球的魔力。之前网上有人冒用我的名字,说周杰伦那些都是小把戏。但对我而言所有魔术都没有小把戏,都有它的精神和智慧。

我在春晚变橡皮筋那些都是基础魔术,但不是小把戏,这些基础魔术代表古典传承,很多魔术爱好者接触过,它有智慧在里面。

其他明星我有教过刘德华和汪涵。

12.关于未来.

传言说我要开魔术学校。

我哪有时间呢?

目前为止,我真的并没想过收学生,只是希望做好自己。

有一天当我出现在舞台上,对你们说:“注意,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希望你们报以真心的掌声,这就够了!

TIPS.

【魔术师戒条】.

是在萨士顿三原则基础上的加深,内容如下:

(一)要尊重同道;

(二)要认真练习;

(三)未练习熟练前不作表演;

(四)不无代价教授魔术;

(五)不公开魔术的秘密;

(六)不在表演前说出魔术效果;

(七)不在同一观众前表演同一套魔术;

(八)要以正途发展魔术。

说明:

(四)不无代价教授魔术。

是否要和其他人交流才可以教授还是要其他人把给钱我才可教授?和魔术师之间的交流当然并不在此限。

之所以有这个规条,是因为以前没什么魔术爱好者,有的只是专业的魔术师,魔术是他们赖以维生的技艺。要把这种技艺传授给另一个人,当然不可以完全没有代价。在大部分情况下,他只在有金钱收入或其他分得益的时候才表演魔术。另外,在普通观众的眼中,魔术就是?“秘密”。如果秘密揭穿了,魔术就好像再没有意义了。他们并不会想及背后要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也不会想及除了秘密之外的东西。

这里还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魔术师不想令普通大众觉得魔术是一种免费的娱乐,而他们的表演是应该有相应的收入作为回报的。魔术也不是一种随手可得的玩意,它是有价值的东西,要知道它的秘密,一定要付出代价。如果学魔术不用付出代价,那么魔术就不再有价值。

(五)不公开魔术的秘密。

我试过朋友问我是怎样变的,我说魔术是不能教,但他说魔术不能教但为何你可以学懂,怎可能不教他?这令我哑口无言,我该怎样回答才好呢?

魔术是一种很迷人的艺术,每个人看完之后,都有好奇心,想知道秘密。?但十个人当中只可能有一个(或更少)在知道了秘密后,愿意花时间去练习,然后再表演出来。魔术并不是不可以教授,但是应该教授予那个肯花时间和努力的人。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图书馆里有教授魔术的书,如果他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借,如果他真的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学习,最基本的付出总是应该的。

(六)不在表演前说出魔术效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除了一些魔术手法有很抽象的名字外,一般的魔术节目很少有名字。因为魔术师不能在表演前说出节目的表演效果。因为那样会使下面的节目失去神秘感。失去了神秘感,魔术就丢失了一半。

(七)不要在同一观众前表演同一套魔术。

如果隔了一段时间,可否再表演同一魔术呢?

如果有三个观众,只有其中一个看过,那么我应该不应该表演?

这条的原意是说,观众也是很聪明的,如果我们把同一个效果在他们面前表演几次,他们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想,?从而猜到这个魔术的表演方法。

这条的目的是令观众没有时间去想。如果某位观众以前曾看过这个魔术,你依然可以表演,但不应该连续地在他面前表演这个魔术数次。

有时,我们会使用同一个技巧,表演同样的效果好几次,?但这并不一定是错的.?前面的几次相同效果的出现,可能会令某些观众心里有一个结论或猜测,当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的时候,第二重的效果完全否定了他们的想法。

(八)要以正途发展魔术魔术是一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艺术。它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但是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魔术是骗人的把戏。我认为,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有不少人在利用魔术骗钱骗物!告诉别人这是特异功能。更有一些人,学习魔术的目的是为了去**,出**。这些都是不正当的。这也就超出了魔术的范围。所谓正途发展魔术,就是利用魔术带给观众欢乐,给表演者信心,让你成为众人的焦点。

全书完----

已结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