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第二章 中国农民文化(3)(1 / 1)

加入书签

“大者,灭地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

归结来说,太平之意为一大二平均,与毛泽东提倡的大公无私是一个意思。所谓大,指天下一家;所谓平,指共享太平。关于“太”,突破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因为只要互不往来,就要分裂,就要产生战乱,理想社会便无从谈起,和董仲舒的大一统政权思想有相似处。关于“平”,接受了老子甘服美食,安居乐俗,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思想,公平劳动,共同享受。黄巾军说:“人无贵贱,皆天所生”,反对不劳而获,贪财聚敛,虽不明确反对儒家思想,但是强烈反对儒家文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经过十几年的传教努力,到公元184年,太平教徒众已发展到三十多万。张角把这些人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首领,决定公元184年3月5日起义。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起义军迅速发展,所到之处,势如破竹。灵帝慌忙纠集各路大军围攻起义军。到该年11月止,黄巾军前后进行9个月战斗,以失败告终。

[ 书客网 ShuKe.Com ]黄巾大起义没有建立明确的政权,但是是有预谋、有纲领、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民起义的典范之一。在当时的大气候下,起义军不可能完全摆脱儒家文化的影响,组织上也讲宗族关系。但与绿林赤眉起义相比,已取得很大进步,敢于自己做王。

最有价值的是起义军提出的太平理想深得民心,成为中国历代农民的主要追求。第三次大农民战争,中国民众思维出现太平萌芽,敢于反对儒家鼓吹的在政治上的不平等,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在人类历史中,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第三次大农民起义,带来的是403年的分离战乱局面,先是三国鼎立,后来是十六国之乱。到北魏末年,全国各地叛乱纷呈,使有志于做皇帝的人们十分忙碌。

公元581年,杨坚称帝,改北周为隋,改元开皇,史称隋文帝。隋文帝革除暴政,整顿吏治,提倡节约,颇得民心,国力增强。按董仲舒的观点,国力大增后就要一统天下,因此,公元587年,隋文帝灭梁的残余,公元589年,灭陈,统一分裂割剧局面。

隋文帝的儿子杨广,极尽奢糜腐化之能事,任意挥霍隋文帝积累的社会财富,搜罗无数美女尽情玩耍,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还发动三次侵朝战争,使民众担负无止境的徭役和兵役,终于在公元612年,爆发了以山东人为主体英雄的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有一本小说描写得较详细,即《隋唐演义》,多数是占山为王,人员繁杂,无统一首领,内讧非常激烈,常常是起义军之间打仗。最有势力的有三派,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领导的农民军,一支是在江淮流域活动的杜伏威领导的农民军。

各路义军的做法基本相同,即劫富济贫,打家劫舍,宣讲义勇。其中“义”字受了墨学的影响,叫做“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农民追求的依然是平均享受,共同创造,互相支助的生活。

隋末农民起义在文化上的成就较低,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气候,主观原因是起义军内兄弟义气太重,秦琼、蔚迟恭、程咬金、单雄信这些人在反儒学的观念上远远不及黄巾首领。客观原因是起义由杨广暴政诱发,杨广本人走到了儒学标准的反面,成为儒学的众矢之敌,使占山为王的农民领袖赳赳武夫之味十足,思想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太平思想呈现稳定态势。

唐高宗李渊,是北周时唐国的贵族门弟之子,趁隋末农民起义的混乱之机,遣其子李世民攻取长安,并收买了部分占山为王的农民军,打败了许多不肯归附的农民起义军,建立大唐王朝。大唐王朝是中国的封建盛世之一,历时290年。

1/4 太平观念

公元874年,唐朝进入晚期,政治腐朽,土地高度集中,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在此基础爆发了第四次农民起义。

山东濮州人王仙芝在874年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数千人在河南长垣起义。次年,黄巢在曹州聚众响应,两支队伍合在一处转战河南、安徽、湖北一带。876年9月汝洲大捷后,起义军分兵作战。878年,王仙芝在黄梅战死,余部投奔黄巢,黄巢又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挥师南下,攻占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势力大为扩张。881年起义军进入长安,建国“大齐”,改元金统,黄巢即帝。884年,起义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