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第三章 国君王文化(8)(1 / 1)
迁都遭到大多数贵族的反对,但是孝文帝将这些人推到两害之中取其轻的境地,使迁都取得了成功。孝文帝之所以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没有激起大臣的暴乱和民众溃散,除了计谋外,另外就是三长制的组织保证。( 注:公元493年,孝文帝亲统30万大军,宣称要攻打南齐帝国,抵达洛阳后,贵族们害怕吃苦,恐惧打仗。恰遇大雨,孝文帝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亲王大臣们纷纷求饶,要取消这次攻击。孝文帝最初拒绝,最后表示让步,但要以迁都洛阳为代价,亲王大臣最后勉强同意。)
迁都以后,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在文化上比汉族落后,决定推行儒学,这是更艰难的事业,也是用政治手段强行推进文化观念的例子。孝文帝要求人们从日常习俗改起。首先,禁止穿鲜卑传统衣服、改穿汉服。其次,规定汉语为北魏的法定语言,禁止说鲜卑语。年龄超过30岁学习语文有困难的人,准许继续使用鲜卑语,但30岁以下的人必须使用汉语。其三,取消鲜卑姓,改为汉姓,凡188姓,都由复音节改为单音节或双音节。其四,从平城迁到洛阳的人,死后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稳定祖先坟墓是稳定都城洛阳的向心力。其五,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所有这些习俗的变化,都为儒学浸入鲜卑人的肌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现在看看俸禄制、三长制和鲜卑族儒化对组织社会的借鉴意义。
孝文帝推行的俸禄制,是为了对付贪官污吏和强暴的,也是社会经济进步后控制和组织官员的必然手段,事实证明这一条有效。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和建国初期,为体现官民平等官兵平等的理想,也一度实行实物配给制,官员们不拿俸禄(工资),可是随着国家的强盛和官员阶层的日益庞大,配给制显得十分力不从心,终于改成了工资制。
三长制是构成金字塔型社会政治结构的典范之一,这也是一种原始的社会行政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利于行政命令和统一组织,因而对商品经济中的一些新型社会结构形成排斥力。如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中,熟人和生人不一样,上级和下级不一样,不论是税收还是罚款,离不开人际关系。但是在商品经济中,原则上,工商管理员与个体户之间,税收员与企业会计之间,不应存在着熟人和上下级关系,大家都依法行事,依章行事。如果一个工商管理员管1000家个体户,他要与各家个体户都形成熟人关系,否则就办成不事的话,那么商品经济也不可能搞活了。商品中的价格,信贷和税收,都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现代理论管理着,须有精确的计算和论证。如果一个社会以金字塔结构为主,以经验推论为决策依据,就难以建设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必须改革。
孝文帝推行儒化时,从日常生活入手。这也似乎说明:要彻底改变一个民族的劣根性,吸收新思想新文化的话,最初的步骤必须改变民众陈旧的日常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坦泰之母。毛泽东的**也具有这样的意义,当时破四旧以后,立共产主义之新风就比较有效,在中国农村和国营工厂的许多地方,毛泽东时代的民风依然是有影子的。当中国领导人首次穿着一色的西服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时候,这代表的就不仅仅是服装问题,而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信号。
3/5 建立成熟的三省六部中央政权
南北朝灭亡之后,隋文帝杨坚再度统一中国,结束400年分裂割剧的混乱岁月,社会步入正轨,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杨坚做了大一统皇帝,第一步是组建中央集权政府。在选拔政府官员的方式方法上,杨坚针对九品中正制度做了改进。
九品中正制度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作品,主要内容是由中央政府中一些有名的官员,兼任他们原籍州郡的“伯乐”,称“中正官”,职责为察访本州郡的士人,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行,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等九级,称九品,然后向中央政府推荐。吏部按照中正的报告,依品授予官职。这种制度在实行过程中,除了推行儒家的名分政治秩序伦理标准,更重要的后果是使宗法关系垄断官僚阶层,致使“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导致官员的日益腐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