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他决定回小城(1 / 1)

加入书签

省城的秋天来临了,似乎已是深秋了。

风迎面吹过来带着清爽的凉意。街上的行人开始将坦露了一个夏天的膀子逐渐遮掩了起来。如果不是气候的变化,整日吆喝卖报的汉国是感觉不到秋天的到来的。省城沿街两行栽植的都是风景树,几乎一年到头都是青绿的,而在农村如果到了这个时候,树上的叶子已枯成一片黄色的汪洋了。

在省城由一个幕天席地的流浪汉变成一个卖报的揽工汉直至在这里扎住了根,开始过起了一种很平稳的像置身于家一样的生活,如果把他和周围人做一下比较,虽然他的穿着较为朴素(这是他的习惯),但他的精神状态已和这些人没有多大差别了,只见他一幅扬眉吐气的样子,就像是在这个城市里土生土长的主人似的,而且他还学会了这个城市的方言,出了门后便时常在嘴上溜了起来,这种溜只局限于有预感遭人“宰”时,而受人宰的对象往往都是外地人,如果是本地人,受宰的机率是很小的。看来这个城市已给他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后便逐渐接纳了他。那么,他还会不会想起小时儿依然骑在牛背上的故事哩?会的。而且想的时候依然和以前一样那般强烈,他以前想是在受冻挨饿时想起的,这时想是在别人住着高楼大厦时想起的,当他看到那些和他一起走进这个巷子的人群算走算稀少,差不多最后钻进了高楼大厦里时,他就会想起他又骑在那头脾气很犟的牛背上驯服牛的情景而渴望起了更高层的生活,如果什么时候能在这个城市里驯服出一套住宅楼来,他想那该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儿啊!这也许是一个很大胆的想,似乎要在想前加上个“妄”字,但他还是很小心地只在心里未说给别人地想了。他想,这个社会给每个人提供的成功机会太多了,那省城的收破烂的有很多都人模人样地抽起了“好猫”,打起了“手机”哩,何况他一个在“职务”上高上一个档次的卖报的;只要逮住了商机能吃下苦,也许这套住宅楼用不了几年就能有他的影子在那里头晃来荡去了。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与渴望,人将会失去生活的航线与动力;有时人还真有必要去妄想一次,也许这种妄想还很有可能实现,会走出四周泥泞的渊地。

汉国有了那个远大的理想的同时,他并没有忘了生活的严肃性,只有自己去真诚地面对它,它才会毫不吝啬地回报自己,如果自己是怀着好高鹜远或好吃懒作的态度去投入到生活里时,生活同时也就会和自己兜起圈子、开起玩笑的。汉国依然是以平常人之心脚踏实地地面对着眼前很平常的生活,只不过他对周围多了一份留心,那是在观察这个城市是不是恩宠地赐予了他一个更具有商机的机会哩。

从目前汉国的境况来看,他现在每个月的收入为六百元左右,已完全有能力在这个城市里建起一个家了。他乍来到这个城市里时是这样做的打算:在这个城市里站稳脚根后,既不向往大款们的富足生活,也不羡慕富翁们的优越日子,只渴望着能把自己融纳到这个城市的大环境里自由自在、平平常常地生活就行了。而现在来看,他已在这个城市里基本上站稳了脚根,还考虑起了新的发展哩。这与他的初衷已完全吻合而有余了。另外,他还有一个初衷,那就是在这个城市安起家后,把石萱也接过来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如果再有一个赚钱的机会让他撞上了,他赚了钱还说不清要把他与石萱的婚礼放在这个城市里举行哩。

如果屈指算算,汉国在这个城市里已生活近乎两年的时间了。其间他一次都没有踏过返途,一方面是处于对那个可憎的姚发元的考虑,另一方面还与他的那个初衷有很大关系,他曾在思想上和自己有这样一个约定:在这个他所向往的城市里不站稳脚根是决不会回去的。现在他已站稳脚根了。看来,他随时都可以让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回归故里了。那么这段时间他是以怎样的方式和家里人联系的哩?几乎都是以信件,而他的家里人也往往是以汉平为代表给他回的信;几乎每次他给家里人写的信都是两封,一个大信封里装着一个小信封,大的是给家里人的,小的则是写给石萱的,虽然他总在信上有说不完的话,一写就是六、七张,但自从她那次来省城看望了他后,她就从未单独给他寄过信,往往都是让汉平替代她表达了,这种突然的变化使他总觉得石萱有什么事像是瞒着自己似的,而且身边的罗婷婷也不知怎的,打那以后也变得怪怪的,时常就看着他发呆,尤其是在生活中几乎对他的关心都有些出了“格”,就拿洗衣服来说吧,外衣外套他可以代洗一下,但他换下来的内衣内裤都被她毫不害羞地拿去洗了,而且洗后还和她的放在了一起,这使汉国每次遇到此类情况总是在罗婷婷面前难为情地抓耳挠腮好一阵子哩,但罗婷婷却像视为平常事儿一样无任何顾忌,汉国常搞不清这两个女人是怎么了,就像活巅倒了似的,什么时候回去了,他一定要向石萱问一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是不是那次来看到他的房子里住着一个女的而犯心病了?

虽然罗婷婷被她救回来不久就精神状态渐渐有了好转,并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还算不低,一个月和他都不差上下哩,但这一年以来罗婷婷却从未表现出从这间小屋里搬出去的意思,汉国与小男孩并没有驱赶她的意图,而是觉得她一个姑娘家挤在两个男人的生活空间里休息时用帘子一隔多不方便,冬天不说了,如果到了夏天,气温高得厉害时,晾个精身子都不方便,尤其到了晚间,一觉醒来透过射进屋子那皓洁的月光,彼此都能透过那薄薄的一层帘子发现彼此被热得精光光地露在外边的身体。汉国常在心里这样想,如果她在外边谈了男友而知道她是这种情况,他的男友会怎样看待她哩?由于他们三个人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组成关系,在生活中也常会闹出一些笑话来。汉国记得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刚跨出楼门,一个不熟悉的巷里邻居便打了这样一个招呼:“哟。没想到你那孩子都那么大了。媳妇原来这么漂亮!”面对这样的招呼,三个人几乎是捧腹大笑。

不论怎样说,这一年多以来与罗婷婷和小男孩生活在一起,汉国还是留下了一段难忘而开心的日子。也许都是在生活中受到不同的遭遇而走到一起的缘故吧。他们之间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推移已建立起一种不寻常的感情,那是用眼睛无法看出来的。只有遭受了同样挫折的人和他们走到一块后才能体察到。最令汉国感到难忘的是,那次不知罗婷婷与小男孩从那儿获知的消息,当汉平在新学年开学急需用钱时,罗婷婷与小男孩子竟悄悄地把三个人共同攒下的钱不等他开口商量就给汉平汇了去。常常地,汉国也在默默地为这份感情添砖加瓦,他和罗婷婷已商量好了,这一学期开学时将送小男孩到就近一所学校去上学,从而结束他的卖报生涯,背过罗婷婷,汉国和小男孩又商量好了,隔壁的一家住户听说要搬走,他和小男孩将打算把那个房子租下让罗婷婷住进去哩。三个人彼此之间都在你关心着我,我关心着你,多么幸福而和谐的一个家啊!

已在省城站稳了脚根的汉国这天卖报回来,突然萌发出一种强烈的回家念头。他想,他真不是诗人,如果是,他这时把自己的这种思乡之情再结合这秋天的环境写出来,那一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哩。

汉国回来后看到罗婷婷正在做饭,小男孩也已回来了,便把自己回家的想法说给了他们。

小男孩听后说道:“‘大个子’。你早都应该回去看看家里人了。快两年没有回去了。你难道是铁石心肠啊?”

令汉国没有想到的是罗婷婷听完竟傻愣在了那里,思考片刻才说道:“你真的回去啊?”

“嗯,看望看望家里人。如果再不回去,还真要让人说成是铁石心肠了哩。”汉国说到这儿又打趣地说,“给二位请个假,不知有没有意见?”

“没有。回去吧。”小男孩爽快地说着。

“如果你要回去的话,我不放心。”罗婷婷说话的口气显得很郑重。

“一个大男人,还怕路上被人拐了,抢了不成?”汉国说着不屑地笑了。

“就是担心。如果你的意要回去,我也要和你一起去。”罗婷婷说。

“婷姐,你如果要去的话,我也要去。”小男孩接了口。

“都走吧。大个子很欢迎你们去大个子的家乡做客。”汉国说完向大家宣布了出发的时间。

时间定为明天早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