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〇一三章 兄妹(1 / 1)
“你们这是干啥,嫌家里太清静了是不是,不嫌丢人?”诸葛叔仁冷言阻止。
不知啥时候,院门内外围了很多人,指指点点,知道当年事的人,在那里说地津津有味,不知道的,也在努力打听。
日子再过地苦哈哈,八卦是永远受欢迎的。
董瑞芝和黎柔蕊刚开始吵,诸葛叔仁就冷眼站在人群后面,自打他记事起,母亲和二婶就老是吵吵,他原本不想吭声,可见俩人越说越离谱,诸葛叔仁才不得不开腔。
他这一声喝,正在对骂的两人立马消了声,但依旧怨毒地互瞪着。
诸葛叔仁上身穿着蓝色长袖衣,下身是同色蓝色裤子,他跟董瑞芝个头差不多,约有一米六五,在北方汉子里,他这个头就过于矮小。
他是诸葛辙的二儿子,长得像诸葛辙,尖脸,窄额,薄唇,眉毛和头发都比较稀,新修的头发短得勉强只能掩盖住头皮,眼睛不算小,双眼透着永远让人猜不透的深沉。
诸葛伯绪在叔伯兄弟里排行老大,老二叫诸葛仲瑾,是黎柔蕊的独生儿子,老三诸葛叔仁,老四诸葛季敏,还有一个最小的诸葛莉,是诸葛伯绪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子。
其实,诸葛伯绪还有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姐姐,是董瑞芝抱养的。
在诸葛伯绪前面,董瑞芝生过两个男孩,都因霍乱没有活过三岁。
当地有个说法,只要抱养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给自家暖炕,自家再生出的孩子就能健健康康的。
前面两个儿子死后,董瑞芝就抱来了姐姐家的女儿,给起名叫诸葛鸾,鸾与暖谐音。
董瑞芝的姐姐嫁给别人做续弦,诸葛鸾是她姐姐的头胎,她姐姐想生个男孩站稳脚跟,女儿给了董瑞芝,董瑞芝的姐夫连问都没有问一声。
就像黎柔蕊说的,对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都这么狠,更别说从别人家抱的。
董瑞芝一辈子生了十一个孩子,只活下来四个。
没有生诸葛伯绪前,诸葛辙对诸葛鸾还算好,随着诸葛伯绪兄妹降生,诸葛辙对诸葛鸾越来越看不顺眼,尤其是有了自己亲生的女儿后,诸葛辙对待诸葛鸾,比对家里的帮佣还差。
十五岁不满,诸葛辙就把诸葛鸾嫁了出去。
诸葛鸾的婆家离下乔村只有八里路,她出嫁后,很少回娘家。
吵架的俩人消停了,诸葛叔仁回头赶热闹的人:“大家回去吧,等下耽误了下地干活,那可是要扣工分的,分不着钱,大人不要紧,小娃子可就要饿肚子了,回吧回吧。”
等人都出了院门,诸葛叔仁把院门关上,先劝黎柔蕊:“婶儿,别气了,我妈就那张嘴,这么多年了你还没习惯,别跟她一般见识。”
“你个没良心的,谁是你亲妈,你帮着个外人,能多你吃呀还是多你穿。”二儿子向着别人,董瑞芝立即不乐意了。
诸葛叔仁无奈地看着董瑞芝问:“亲妈,早饭做了吗?我几天不回家,回家连口饭都吃不上,你就这么对亲儿子的?亲妈就是这么当的?”
家里住的地方不够,已三十五岁的诸葛叔仁,还住在村里的木工组,他自己就是个木匠。
被诸葛叔仁这么一挤兑,董瑞芝讷讷闭了嘴,进伙房去做饭。
进伙房前,董瑞芝还忘不了对着主屋骂一句:“死没用妮子,要你有啥用,就知道闷着个脑袋,人家欺负到头上了你还装死,你还不如让狼吃了算啦。”
唉,真是死性不改,摇摇头,黎柔蕊回了诸葛伯绪的屋子。
院里只剩诸葛伯绪和诸葛叔仁兄弟俩。
诸葛伯绪跟诸葛叔仁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诸葛伯绪回自己屋,诸葛叔仁犹豫一下,进了爸妈住的主屋。
这兄弟俩曾挤在一起睡了好几年,愣是一年到头都说不了几句话。
诸葛季敏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野了,诸葛辙向来阴沉沉神出鬼没,俩人都不在家。
主屋在诸葛伯绪屋子东边,和诸葛伯绪的屋子平齐,内里格局跟诸葛伯绪的屋子一样,西间和当间多了道隔墙,诸葛辙老两口住东间,诸葛莉住西间。
西间没有炕,只有一张单人床,南墙脚有一个简单的煤炉,北墙角是一个大衣柜,沿墙排着一溜儿大瓮,除了床,西间没有坐的地方。
主屋往东,是两间面朝西的伙房,挨着伙房还有一间只够搁得下一张床的低矮屋子,诸葛季敏就住在这间进屋就上床的小屋子里。
再往东,就是下乔村的村委会了。
诸葛叔仁进了西间,诸葛莉正在做软底鞋。
鞋底雪白,鞋面是枣红色灯芯绒布,一看就是给诸葛琳做的。
诸葛琳虽然不会走路,郝秀芹依然坚持每天把女儿收拾的干净利落,天气好的时候,郝秀芹会给女儿穿戴整齐,用平车推着女儿村里村外转悠,给女儿讲诉沿路风景。
诸葛叔仁埋怨:“莉,你在家呀,咋也不说说咱妈和二婶,净让外人看热闹了。”
“三哥,我说话管用吗?”诸葛莉头都没抬。
按祖上的规矩,这兄妹几个是论在家族中的排序称呼的。
这倒也是,母亲强势,妹子柔静,刚才母亲对着屋子骂,就是在骂妹子,要是妹子出去劝架,会得到
母亲更恶毒的诅咒。
“那你没事也别老闷在屋里,多出去串串门,找人说说话。”诸葛叔仁又劝妹子。
诸葛莉摇头:“不去,没话找话有啥意思。”
诸葛莉的长相和个头全随了董瑞芝,比起年老发福的董瑞芝,诸葛莉身材苗条,脸型是鹅蛋脸,大眼长睫毛,她很少干地里活,身上的红衣蓝裤,衬得她白皙的皮肤更显柔润。
她跟着唯一的舅舅在城里念书,高中毕业后,舅舅本来要张罗着给她找工作,董瑞芝却在那个时候和娘家嫂子闹翻了,诸葛莉夹在中间难做,干脆回了家来。
地里活她干不了,跟村里人又没话说,就整天闷在屋里。
诸葛莉不喜欢出去,长得好看也是一个原因,村里的毛头小子老喜欢围着她转,她性子腼腆,被人开几句玩笑就羞得脸红,更别说还嘴了。
“听大哥的意思,琳琳能动了,你要是嫌闷的话,就去大嫂屋里转转。”给妹子出了个主意,叹口气,诸葛叔仁起身去伙房帮母亲烧火。
诸葛叔仁比诸葛伯绪年龄小了一轮,郝秀芹嫁来家里时,诸葛叔仁跟现在的诸葛琳一样大,七岁,已经记事。
郝秀芹婚后十几年都没生,倒是婆婆董瑞芝,接二连三生了几个,只活下诸葛季敏和诸葛莉两个。
诸葛季敏今年二十三,诸葛莉十八。
郝秀芹把诸葛叔仁三兄妹当她的孩子一样疼,诸葛莉最小,跟郝秀芹也最亲。
三兄妹从小就被郝秀芹打扮得令全村人羡慕,诸葛莉的一手好针线,是郝秀芹的传承。
盯着火苗忽悠忽悠串得欢,诸葛叔仁愣愣地一动不动,想着心事,董瑞芝想问问他跟白水村的那个妮子处得咋样了,动了几下嘴,最后还是没有开得了口。
二儿子性子冷,说出的话也能呛死个人,董瑞芝有点怕二儿子,诸葛叔仁不主动说话的话,董瑞芝一般不会去招惹他。
“妈,往后别再说琳琳是憨憨了。”
诸葛叔仁的突然出声,把董瑞芝吓了一跳,二儿子很少跟她说话,即使帮她干活,也是默不出声,你问他话,他能用动作代替的绝不吭声,今天这是咋啦。
董瑞芝忍不住反驳:“她本来就是憨憨,咋就不能说。”
“只是身子弱,现在都能动了,不能断定就是憨憨,”诸葛叔仁给锅锅添了一把柴。
“都七岁了才会动,这还不是憨憨,那啥才是憨憨……”
“妈,你要想我和季敏一辈子打光棍,莉当一辈子老妮子,你就接着出去说,说自己的亲孙女是憨憨。”
诸葛叔仁打断母亲还没说完的话,起身头也没回出了院子,留下董瑞芝呆呆地愣在那里。
诸葛伯绪因是诸葛家的长子长孙,从小被带在爷爷奶奶身边。
黎柔蕊的汉子死的时候,诸葛伯绪三岁,诸葛仲瑾一岁,为防大儿子两口子欺负守寡的二儿媳,诸葛伯绪的爷爷奶奶果断分家,两个老人跟着二儿媳过活,诸葛伯绪依然被爷爷奶奶带着。
一直到要娶媳妇的年龄,诸葛伯绪才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可以说,诸葛伯绪是自小跟着二婶黎柔蕊长大的。
而诸葛叔仁,自小被诸葛辙以长子来教养。
诸葛伯绪回到长房后,才七岁就能当半个家的诸葛叔仁,才信村里人说的是真的,二婶家那个大哥,是自己的亲大哥,自己只是长房次子而已。
本就生性冷淡的诸葛叔仁,变得更加阴冷,猛地一看,他简直就是父亲诸葛辙的翻版。
董瑞芝只是嘴巴恶毒,实际上没有多少心眼,诸葛辙的阴冷奸诈,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
...
...
↑返回顶部↑